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发布机构: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日期:2023-01-04

名 称: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湖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文 号:罗府〔2022〕41号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湖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来源: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04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罗府〔2022〕41号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罗湖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4日

罗湖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为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罗湖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战略机遇,顺应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践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做强巩固金融业优势和能级,推动商贸业、专业服务业提质升级,培育软件信息、高端旅游、健康服务、数字创意等新兴成长型行业,实施服务业七大行动和四大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1+2+N”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引领湾区、面向全国的具有卓越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城区和示范标杆城区。

  二、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高辐射、高增值、高品质和强带动力、强竞争力、强创新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更加显著,建设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城区和示范标杆城区迈出坚实步伐。到2025年,发展实力大幅提升,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突破75%,形成两个超千亿支柱产业、若干个百亿级十亿级产业集群;质量显著增强,服务业税收占比超过85%,地均产出超出全市平均水平2倍;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引育全国服务业500强企业3家、服务业上市公司5家,总部企业达到35家。

  三、实施七大行动

  (一)金融业巩固提升行动

  打造湾区金融服务中心。提速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建设,打造富含“公园”要素的国际化金融集聚区,引进持牌金融机构不少于25家、区域性总部不少于5家。支持金融企业资源优化整合和外溢发展,鼓励金融总部做大做强;发挥保险龙头企业集聚优势,打造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布局金融新业态,大力引进财富管理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国际资管机构,建设蔡屋围风投创投产业园。(牵头单位:区金融服务署)

  打造金融跨境创新示范样本。拓展数字人民币深港消费先行示范应用场景,开展港澳居民跨境支付结算便利化等试点,探索数字人民币离岸运营服务及商业银行面向港澳居民开展个人消费贷、经营贷等业务。探索扩大跨境资产转让范围、人民币险资回流机制,支持开展外商投资试点,打造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引进中国香港保险机构设立代表处,联合内地保险机构开发创新保险产品。推动与境外征信机构合作,开展金融机构征信查询、征信互认等试点。(牵头单位:区金融服务署)

  “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建设创新金融和科技总部基地,推动商业银行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实体和数字人民币实验室,丰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加快发展黄金金融,支持供应链金融为黄金珠宝上下游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依托“黄金回购平台”开展回购业务,年回购不少于10吨。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等业务,探索建设碳金融创新实验室。(牵头单位:区金融服务署)

  (二)商贸业提档升级行动

  打造顶流“五大商圈”消费矩阵。开展万象城三期改造、一二期业态升级,建设国内顶尖的“世界品牌橱窗”,打造蔡屋围国际消费街区。引入中国香港企业、商铺,汇聚消费、文化等元素,建设都市国际范与市井烟火气共融的人民南“港味商圈”。加快东门步行街改造,打造兼具多元时尚潮流的东门活力时尚商圈。建设中国水贝珠宝大街示范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水贝“湾区宝都”。加快笋岗片区品质提升,布局都市时尚消费产业,构建辐射湾区的笋岗新罗湖会客厅。(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引育一流领军型商贸企业。提升批发业能级,聚集一批对上下游产业链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链主企业,新增百亿级批发企业3家,跻身全市批发业50强企业达10家。实施“新零售商提速计划”,推动零售企业向智慧化、场景化、体验式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融合发展“线下+线上”业务,网络零售额占社消零比重提升到20%。建设国际进口冷链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打造国际进口冷链食品产业集群;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培育10亿元以上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5家。加快设立深圳黄金运营中心;用好珠宝玉石保税服务(贸易)平台,加快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建设,3年实现珠宝玉石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初步建成国际性珠宝玉石产业中心。(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构建潮流时尚消费新高地。支持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布局产品创新中心和全场景体验中心,引进不少于50家全球消费品牌。全面升级“罗湖购物节”品牌,举办罗湖购物季暨“夜间时尚消费节”,建设东门、贝丽北路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打造夜间消费示范区。以“珠宝+创意+网红”为抓手,举办水贝珠宝节等活动,培育黄金珠宝时尚消费热点;建设珠宝品牌直播电商数字化集聚基地。打造集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体验展销于一体的汽车文化中心,聚集知名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新锐品牌。(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三)专业服务业攀高跃升行动

  实施湾区服务商提质计划。引导人力资源企业提升高端业务占比,推动中高端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等新业态集聚,完善人力资源全产业链,引育10亿元以上企业不少于2家。加快蔡屋围、湖贝高端商务区建设,依托集聚优势,推动会计管理、设计咨询服务国际化,引进会计、审计、管理咨询服务机构不少于15家,打造“湾区服务枢纽”品牌。聚焦市政、能源、低碳等领域,发布城市发展“机会清单”,集聚一批知名工程设计咨询企业。支持头部律所做大做强,鼓励腰部律所做精做专,到2025年律师事务所达到120家。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资源与黄金珠宝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一站式”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局、区住房和建设局、区司法局)

  实施专业特色楼宇“优巢引凤”计划。建立专业特色楼宇一体化、一盘棋发展机制,以“一楼一品”引导行业集聚,打造特色楼宇不少于10栋,“亿元楼”45栋。出台专业特色楼宇扶持政策,对入驻专业特色楼宇的重点企业进行奖励扶持;投入不少于15亿元,开展会计、法律等专业楼宇示范建设。推动高端楼宇与高端产业融合,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集团总部、地区性总部及功能型总部。做优楼宇综合服务,设立楼宇服务专员,提供“一站式”服务。(牵头单位:区企业服务中心、区商务局)

  实施深港专业服务合作计划。探索建设专业服务业跨境特殊经营区,吸引港澳专业服务业机构开展业务。打造“拼船出海”公共服务平台,为服务贸易提供专业支持。引进熟悉内地、港澳法律执业者,设立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司法局)

  (四)软件信息业扩容倍增行动

  推动产业规模倍增。加大行业头部企业招商力度,对行业百强企业落户给予奖励扶持;瞄准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和新兴技术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导龙头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双软认证”企业,引育若干独角兽、瞪羚企业。加快推进软件服务总部大楼、5G智能终端大厦等建设,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软件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倍增。(牵头单位:区科技创新局)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产业化布局,新增3家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个人工智能创新示范项目。推进产业数字化示范应用,聚焦商贸物流、金融、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开放应用场景,形成场景供给多元态势。(牵头单位:区科技创新局)

  培育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开源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云创生态体系。支持企业建设软件研发中心、鸿蒙欧拉生态中心,参与欧拉、鸿蒙等开源系统软件建设。高标准建设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到2025年新建3家以上高水平新型研究机构和创新载体。(牵头单位:区科技创新局)

  (五)旅游业振兴领跑行动

  大力发展高端定制旅游。推动旅游企业整合国内旅游资源与跨行业资源,开发面向追求品质生活人群的主题性、个性化定制游。鼓励出入境旅游业务骨干企业,设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个性化、专属化、限量版产品,开拓东南亚沿线市场和欧美高端市场。依托罗湖三大口岸优势和旅行社集聚,建设大湾区旅游总部集聚区和集散地,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标杆。(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促进“旅游+互联网”深度融合。支持旅游科技企业整合分销国内外高端酒店等核心旅游资源。鼓励旅游龙头企业联合OTA平台打造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旅游产品在线预订和交易支付,建设国内领先的旅游产品、线路互联网交易中心。(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重塑中高端酒店形象。推动符合条件的酒店城市更新和升级改造,加快智能设备、智慧系统等数字化应用,打造不少于10家特色酒店、轻奢酒店。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酒店连锁总部,推动住宿业向连锁化和品牌化发展。(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商务局)

  (六)健康服务业创优争先行动

  打造湾区医美消费集聚“名片”。推动罗湖医院集团医疗美容服务辐射大湾区。吸引国际医疗美容机构聚集,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医美联合体,发展个性化、定制化医疗美容项目,抢占整形美容、医学抗衰等领域的高附加值环节。建立罗湖医院集团医疗美容质控中心;打造医美创新联盟,搭建美容产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科技创新局)

  前瞻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推广单分子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诊断,鼓励企业发展细胞治疗、肿瘤诊断等高端医疗服务。加快中欧创新药物与精准健康研究院落地。依托辖区医疗资源,引育医疗器械领军型、高成长性研发及商贸企业。成立大健康产业集团,丰富健康检测、高端医疗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大梧桐生态区建设,打造“都市慢生活体验区”。(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科技创新局)

  探索深港医疗合作模式创新。争取将罗湖区人民医院纳入跨境医疗服务转介医疗机构。探索允许使用已在港澳获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开展先进治疗方法试点。(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

  (七)数字创意集聚培育行动

  提升创意设计输出影响力。推动国家元宇宙中心落地,打造元宇宙产业园。实施“德必水贝WE项目”,引入全球知名艺术设计院校资源,建设“元宇宙”品牌服务平台和产业基地。建成“金啤坊”艺术街区,举办深港双城双年展(深圳),打造创意设计品牌IP。大力发展珠宝等时尚设计,举办珠宝设计大赛和时尚设计会展发布活动。建设黄金珠宝首饰工业设计研究院。(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商务局)

  孵化动漫游戏电竞IP。推动动漫基地提质升级,集聚动漫、游戏、电竞领域领军企业,打造动漫游戏电竞IP文创产业基地。引入大型电竞赛事和知名电竞俱乐部,开展“电竞嘉年华”等娱乐消费活动。(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四、实施四大工程

  (一)产业空间保障工程。完善土地空间供给机制,用好总部遴选和重点产业遴选,积极推进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试点。强化更新项目与产业联动,实现空间与产业发展导向适宜匹配。推进蔡屋围、湖贝、清水河等重点片区建设,加快玉龙片区开发、大望梧桐片区土地整备等,释放12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和3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打造“产业空间一张图”,实现空间供需精准对接;推动企业“联合体”购楼,积极建设产业社区,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牵头单位: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区企业服务中心、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笋清-东晓片区)分指挥部)

  (二)政策体系引领工程。完善“1+3+N”产业发展资金政策体系,建立产业资金专项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3年累计投入30亿元,精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构建“1+4+N”人才政策体系,建立“罗湖优才卡”服务清单制度,为人才提供全要素服务。搭建遍布全球的引才网络,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熟悉国际商务运作规则、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完善产业基金投资制度体系,与创投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投资、引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形成“以基金育产业、以基金引资源、以基金促升级”的良性循环。(牵头单位:区企业服务中心、区人才工作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快罗湖、文锦渡口岸改造前期工作,推进深圳火车站改造升级和罗湖北站建设,提速地铁5号线西延等项目建设;推动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战略通道和骨干路网规划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内畅外达”。提升蔡屋围等重点商务片区基础设施品质,推进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物联网智慧化改造,鼓励老旧低效商务楼宇开展绿色低碳、科技场景应用等升级改造。挖掘地下地上空间,新建不少于10个立体停车库。(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区住房和建设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

  (四)城区品牌营销工程。发挥罗湖人文、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讲好罗湖故事,叫响“红岭金融”、“水贝珠宝”等城区品牌,形成一批支撑“罗湖服务”品牌体系的具有辨识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制定整体宣传营销方案,打造体现国际化水平的“罗湖服务”品牌视觉形象。加大对城区营商环境的宣传推介,举办红岭金融论坛、水贝黄金珠宝论坛等专业论坛,展示城区魅力。(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局、各相关产业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区发展改革局统筹负责服务业发展,各产业部门抓好各自主管领域行业发展和行动计划落实。区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市区总部企业和专业特色楼宇总统筹,负责规划建设、培育发展等工作。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行业牵头部门要根据分解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施工图,定责任、定进度、定要求。区统计局负责做好服务业统计监测工作。

  (三)严格督办考核。区委(政府)办负责常态化督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加强督查结果运用,督办督查结果作为各责任部门年度绩效考评依据,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管理。

  附件:罗湖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任务分解表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