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0
嘉宾: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彭立东
主持人:现场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有哪些感受?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与收听收看庆祝大会的市民朋友一样,我也十分激动,十分振奋。特别是作为罗湖区的代表,能在现场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感十分荣幸,倍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深圳创造的辉煌成就,用“五个历史性跨越”概括浓缩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巨变。这幅宏伟画卷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建设者、创业者的故事汇聚而成的,是由一代又一代特区人的青春热血奋斗凝聚而成的。我们现在的努力和奋斗将书写特区新的历史。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句话:感恩这个伟大时代,感恩这座伟大的城市。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策源地,也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加强创新驱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更多“春天的故事”谱写罗湖新篇章。
主持人:特区建立40年来,罗湖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前二十年,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主战场,可以说是高歌猛进、一马当先,诞生了多项“中国第一”,包括: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个物业管理小区等等。罗湖还是“深圳速度”和“深圳高度”的代表,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享誉全国,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大厦分别是深圳不同时期的第一高楼。罗湖还留下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小平同志南巡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可以说,深圳改革开放的故事一大半发生在罗湖,曾经罗湖就是深圳的代名词,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缩影。后二十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深圳的建设向全域铺开,发展的形势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罗湖经历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也是一个能量积蓄的时期,期间我们的城市更新、罗湖医改等等也创造了非常多的亮点和成绩。当前,面对“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和综合改革试点等重要契机,40年一个周期,罗湖即将迎来如特区建立之初的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必将实现重新崛起、全面振兴。
主持人:今年以来,罗湖是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迅速有效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的许多举措在全市都是率先出台的,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区、街道、社区和小区四级防控责任体系,区领导分片包干联系2-3个社区。抽调5000余名干部职工下沉到1080个网格,组建3-5人网格突击队,最大限度配强社区三人小组。开发社区小区疫情防控态势感知系统,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小区层面分级分类精准防控。积极帮助推动2家企业转型生产口罩,产品稳定投放市场,为全区乃至全市防疫物资供应稳定作出贡献。罗湖还打了几场硬仗,比如“8.14”水贝盒马疫情出现后,我们果断处置,科学、精准防控,以最快速度第一时间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短短几天做了超过46万份的核酸检测,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今年2月份就在全市率先推出《深圳市罗湖区政企共济共战疫情十条措施》,包含“五个亿元计划”和“五个专项服务”十条措施。直接公示发放资金超过3.5亿元,受益企业5000余家。自3月下旬以来,我们还率先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2020深圳线上购物节”,举办汽车消费季等专题特色活动,累计核销消费券205万张,核销金额5884万元,直接拉动消费5.52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约9.37倍。前些天,罗湖区再次开启“2020礼享罗湖”系列促消费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这也是全国首次面向公众测试数字人民币,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5万个。根据调查,罗湖的促消费举措在全市测评中满意度最高。金融业是罗湖的支柱产业,我们以金融领域的多个“率先”,为深圳金融战疫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率先在区级层面设立风险代偿资金池;率先联手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稳企业保就业;率先引入首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率先落实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我们举办15场“惠易罗湖”系列融资对接会,推出“餐饮业战疫贷”等创新产品,为辖区中小企业新增和续贷超过75亿元。
主持人:罗湖在攻坚克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我们在全国首创“政府主导+国企实施+三房建设”的棚改新模式,顺利推进“二线插花地”棚改,破解“中国棚改第一难”。我们在全省率先采用零星房屋征收方式,停滞10年的木头龙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开工。今年成功拆除清水河片区占地面积最广、建筑体量最大、涉及租户最多、执法难度最高的违法临时建筑共发达货运市场,清水河油气库深燃集团6.49万平方米土地成功收回入库,为清水河片区开发建设扫除重要障碍。以安全整治为切入点,推动烂尾23年的东门大厦盘活开工复建。全力推进赣深铁路笋岗动走线征迁,全面关闭布吉农批海鲜市场。教育新村三角地城市更新项目实现100%签约,成为全区第一个按照城市更新全流程完成100%签约的项目;船步街片区棚改项目实现15天内签约户数、套数和面积“三个99.7%”,创造深圳老旧住宅小区棚改速度新纪录;边检二大院项目签约启动3天实现业主签约率99.19%等等。
主持人:站在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罗湖对于未来发展有哪些总体考虑和计划安排?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第一,以大规划引领大发展。通过构建“一主两区三带”的总体发展新格局,即以深南东路为总部经济主廊道,打造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文化生态休闲区两大片区,全面推进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三大产业带发展,构建起全方位发展的战略布局。第二,以大片区推动大建设。我们做了一个统计,2005-2014年10年间,罗湖年均固定资产投资不到78亿元;2015年启动城市更新以来,近5年年均固定资产投资约234亿元,为十年前的3倍。未来十年,罗湖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增长。其中,包括四大千亿片区:第一个是蔡屋围-湖贝片区,第二个是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第三个是笔架山河片区,第四个是深港口岸经济带,这四个片区总面积达1216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35%。四大千亿片区,再加上数十个百亿级项目,罗湖的全面振兴、精彩蝶变,将指日可待!第三,以大战略实现大跨越。罗湖毗邻香港,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罗湖是香港人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最像香港的地方,我们要打好香港牌、湾区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将加快推动罗湖火车站和罗湖口岸的改造,在这里引进高铁,地铁1号线、9号线、11号线、17号线、25号线将在这里交汇,地下全部打通,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快推动实现与港东铁的互通。未来,从这里到广州中心区只需65分钟,从这里将非常便捷地到达港东线各站点,到香港中环只需45分钟,通过五条地铁线将通达深圳各区。可以说,这里将是连接广深港的战略要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节点,名副其实的“湾区枢纽”,也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发动机。通过大战略、大规划、大片区,实现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未来我们将高水平建设深港社会协同发展示范区、生命健康创新发展集聚区、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消费体验中心,把罗湖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
主持人:梧桐山片区目前生态、文化营造、交通方面的推进情况如何?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梧桐小镇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一个地方。梧桐山是深圳最高峰,是大家向往的一个都市桃源,我来罗湖工作后去了不下十次,就是为了研究如何将这一片的交通、人文环境等品质塑造得更加完善。目前,这个片区的自然环境已经非常好了,未来还将引入酒吧、咖啡馆、民宿、创意设计工坊、共享办公空间等等,我们力求将其打造为整个深圳的后花园。对于市民关注的交通问题,目前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已经开通,未来我们将计划修一条匝道直接通入大望村;也初步形成了大望桥改造方案,预计明年开始动工,两个月即可完工,此项工程对周边环境和水源基本没有影响。
主持人: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距离居民较近,如何缓解和改善?
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彭立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罗湖老旧住宅比较多,小区公共区域比较小,垃圾分类投放点产生的臭味和污水等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一直非常注重合理设置集中投放点,一方面要求街道、物业和业委会等多方协商决定,力求设置合理,另一方面积极尝试用科技手段和改善管理方法去解决卫生问题。这个方面已经有所创新和突破。今年我们在长岭村建成了全省首个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在怡景社区花园建成了地埋式垃圾分类投放点,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地埋式垃圾桶在使用的过程中全程不见垃圾,大大减少占地面积,还能优化投放点景观效果;另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点配备自动喷淋消杀系统,能在地下密闭空间生物除臭,持续高效消杀,臭味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再次就是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具备温度监测、自动灭火系统、生命探测预警系统、垃圾满溢自动报警等多重智能功能。通过数据分析可提取分类投放曲线,了解每个时段的居民投放情况,还增设了垃圾称重、垃圾来源小区身份识别系统,实现对垃圾来源、投放时间及产生量的实时监控及溯源。目前,我们辖区10个街道都在逐步推广建设。
主持人:罗湖的部分天桥已经施工完毕,为何已加装电梯的天桥还没有启用电梯?
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彭立东:罗湖很多的过街天桥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设计标准比较低。经过认真调查及考虑,区政府决定对辖区内12座人行天桥进行更新提升,加装遮雨棚,对于有些距离较长的天桥加装了垂直电梯。由于电梯属于特种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并获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证书,以及第三方维保公司、管理公司到位后才可开通使用。10月底前,加装电梯的天桥基本可完成所有流程的交接,再办部分手续即可投入使用,请市民耐心等待及谅解。
主持人:感谢刘智勇区长,谢谢各位嘉宾的参与,谢谢各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