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发布机构:发布日期:2011-08-02

名 称:深圳市罗湖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罗湖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罗湖政府在线 发布时间:2011-08-02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11年4月18日)

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

2010年,罗湖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建设“功能罗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本区生产总值(GDP)1006.88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同)8.3%。第一产业增加值0.15亿元,下降30.0%;第二产业增加值95.79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910.94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为0.0:9.5:90.5。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0.6亿元,增长10.2%,占全区GDP比重达61.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650.8亿元,增长7.2%,占GDP 64.6%,占第三产业71.4%,贡献率为57.6%;高端服务业增加值571.9亿元,增长9.3%,占GDP 56.8%,贡献率为65.1%。

表1  本区生产总值构成(初步核算)

指    标

绝对数

亿元)

比上年增长(%)

比重

(%)

上年比重(%)

本区生产总值

1006.88 

8.3 

100.0

100.0

第一产业

0.15 

-30.0 

0.0

0.0

第二产业

95.79 

6.2 

9.5

8.9

    工业

79.75 

5.1 

7.9

7.3

    建筑业

16.04 

12.7 

1.6

1.6

第三产业

910.94 

8.5 

90.5

91.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9.05 

24.2 

4.9

4.1

    批发和零售业

168.03 

13.2 

16.7

16.0

    住宿和餐饮业

27.12 

6.8 

2.7

2.8

    金融业

386.91 

10.5 

38.4

38.9

    房地产业

96.39 

-6.1 

9.6

10.1

    其他服务业

183.45 

5.3 

18.2

19.1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5元,增长11.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5%,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5%。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

表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以上年同期为100)

3.5

  # 食品

7.7

      烟酒及用品

2.1

      衣着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4.6

      交通和通讯

-0.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6

      居住

3.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15亿元,比上年下降30.0%。水果种植面积8110亩,增长1.4%;产量223吨,下降9.0%。水产品产量2585吨,下降5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46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8.81亿元,增长8.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67.72亿元,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94.45亿元,增长60.0%。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7%,降低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 济效益综合指数188.4%,降低3.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5.56亿元,上升11.1%,其中利润总额29.40亿元,增长12.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53857元/人,下降2.0%。企业亏损面20.5%,上升1.0个百分点。

表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类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78.81 

8.5 

  # 轻工业

 418.29 

8.9 

    重工业

  60.52 

5.9 

  # 民营经 济

 260.43 

5.7 

国有经 济

  19.37 

-4.4 

    港澳台及外商独资

 116.15 

29.8 

    与港澳台及外商合资

  72.77 

-10.3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8.56 

-9.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7.95 

3.5 

    医药制造业

   1.53 

-3.0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53 

-7.3 

    饮料制造业

   2.15 

-20.0 

  # 高新技术企业

  37.54 

4.4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882.96 

-4.5 

冷冻水产品

万吨

0.85 

-32.5 

饮料酒

万升

8436.35 

-3.1 

服装

万件

2061.86 

51.0 

天然皮革制手提包(袋)、背包

万个

195.80 

2.9 

多色印刷品

万对开色令

114.97 

-25.4 

玩具

万元

465.20 

-47.2 

塑料制品

万吨

1.90 

5.1 

锂离子电池

万只(自然只)

11.58 

103.6 

电话单机

万部

270.73 

41.0 

电子元件

万只

289.18 

26.2 

万只

405.39 

12.3 

万只

6.63 

143.8 

汽车音响

万部

58.09 

20.8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1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78亿元,增长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7%;房地产开发投资38.33亿元,增长5.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更新改造投资3.52亿元,增长19.2%;其他投资1.56亿元,增长20.4倍。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0.52亿元,比上年下降70.7%;第三产业投资72.66亿元,增长9.2%。

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住宅投资16.13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8.69万平方米,下降11.7%,其中新开工面积4.15万平方米,下降90.7%。商品房竣工面积0.24万平方米,下降99.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3.00万平方米,下降19.1%。商品房销售面积17.10万平方米,下降51.0%。

表5  房地产开发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亿元

38.33 

5.0 

  # 住宅

亿元

16.13 

-18.3 

商品房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208.69 

-11.7 

  # 住宅

万平方米

118.27 

-16.6 

  # 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4.15 

-90.7 

商品房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0.24 

-99.2 

  # 住宅

万平方米

0.24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万平方米

23.00 

-19.1 

# 住宅

万平方米

5.59 

-38.4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7.10 

-51.0 

  # 住宅

万平方米

10.21 

-70.4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41.04 

-48.0 

# 住宅

亿元

24.67 

-6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22.94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9.60亿元,增长11.0%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总额分类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5%,汽车类增长52.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下降10.2%。

表6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分行业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食品、饮料、烟酒类

61.51 

18.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64.23 

16.9 

日用品类

17.15 

37.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9.56 

16.5 

中西药品类

3.23 

14.3 

文化办公用品类

1.42 

17.2 

家具类

1.32 

21.1 

通讯器材类

5.94 

8.1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4.11 

-10.2 

汽车类

112.20 

52.8 

 六、对外经 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5.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进口总额84.12亿美元,增长28.8%;出口总额191.33亿美元,增长22.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07.21亿美元,增长22.5%。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38.45亿美元,增长22.5%,占出口总额的72.4%;加工贸易出口17.86亿美元,增长160.5%;其它贸易出口(其中98.5%是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35.02亿美元,下降5.4%。从十大类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额看,增长最快的是家具、高新技术产品和服装,分别增长69.7%、32.4%和28.6%。从出口市场看,传统的香港、北及欧洲市场持续增长,分别达54.1%、18.9%和17.7%。东盟、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拓展加快,其中东盟增长12.5%、拉丁美洲增长53.0%。

表7  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275.45

24.0 

1、进口总额

84.12

28.8 

    # 一般贸易

72.56

21.2 

      加工贸易

7.24

88.3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

4.23

173.4 

    # 内资企业

68.70

27.5 

      # 民营企业

40.57

28.1 

    # 亚    洲

54.33

35.6 

      # 中国香港

2.48

12.3 

      欧    洲

13.43

14.8 

      北 美 洲

6.43

-6.5 

      非    洲

1.84

-30.4 

2、出口总额

191.33

22.0 

    # 一般贸易

138.45

22.5 

      加工贸易

17.86

160.5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

34.51

30.6 

    # 内资企业

177.23

19.5 

      # 民营企业

129.38

20.5 

    # 亚    洲

112.50

24.0 

      # 中国香港

50.47

54.1 

      欧    洲

31.19

17.7 

      北 美 洲

22.26

18.9 

      非    洲

9.87

-1.1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5个,比上年增长26.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3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8.66亿美元,增长105.5%。生产性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共新签项目107个,增长67.2%;合同外资金额4.24亿美元,大幅提高3.5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83亿美元,占全区的38.6%。香港仍是外资主要来源地,贡献了全区84.3%的新签项目和97.4%的合同额。全年新批单次增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个。

表8  外商直接投资分行业情况

指      标

新批项目

(企业)数

合同外资金额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绝对数(个)

增长
(%)

绝对数
(亿美元)

增长
(%)

绝对数
(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总计

325

26.5 

8.66 

105.5 

7.32 

# 制造业

5

66.7 

0.14 

-22.9 

0.04 

建筑业

2

 

0.00 

533.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

50.0 

0.04 

-92.4 

0.0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

150.0 

1.18 

 

增加

1.22亿美元

0.49 

批发和零售业

181

9.0 

2.45 

49.8 

2.83 

住宿和餐饮业

12

33.3 

0.11 

94.4 

0.02 

房地产业

1

-80.0 

1.28 

50.5 

1.5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6

49.0 

1.61 

68.4 

1.7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6

136.4 

1.45 

6476.0 

0.6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

 持平

0.00 

-89.0 

0.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0.31 

611.4 

0.0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63.28亿吨公里,增长46.2%。旅客周转量60.54亿人公里,增长10.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13.98亿元,增长17.2%。

表9  货物和旅客周转量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63.28 

46.2 

铁路

亿吨公里

0.84 

-16.6 

公路

亿吨公里

31.67 

16.4 

水运

亿吨公里

130.77 

56.7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60.54 

10.1 

铁路

亿人公里

36.34 

6.1 

公路

亿人公里

23.86 

16.4 

水运

亿人公里

0.34 

37.8 

全年纳入统计范围的宾馆、酒店等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78.93万人次,增长12.6%;平均房价为335.36元/天,增长2.0%;客房收入10.02亿元,增长10.3%;客房平均入住率为62.2%,提高5.4个百分点。旅行社组团国内游客196.47万人次,增长58.9%。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102.64万人次,增长50.1%。年末辖区拥有星级酒店5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旅行社11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6家,国内旅行社87家。旅游景点(景区)3个。全年旅游企业实现旅游收入79.70亿元,增长40.6%。

表10  旅游业接待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

278.93 

12.6 

  国内游客

204.90 

13.8 

  入境游客

74.03 

9.6 

    外国游客

41.05 

17.4 

    港、澳、台游客

32.98 

1.2 

旅行社组团国内游客

196.47 

58.9 

旅行社接待国内游客

102.64 

50.1 

旅行社外联接待入境游客

97.52 

31.0 

旅游景点(景区)接待游客

198.88 

-3.8 

 八、财政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7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税收收入34.05亿元,增长14.9%。在税收收入中,营业税9.55亿元,增长7.8%;企业所得税8.21亿元,增长34.1%;个人所得税4.58亿元,增长9.0%。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7.67亿元,其中投入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经费为42.19亿元,占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8.5%。 

表1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6.73 

6.7 

  # 税收

    34.05 

14.9 

    # 增值税

     3.12 

19.2 

      营业税

     9.55 

7.8 

      企业所得税

     8.21 

34.1 

      个人所得税

     4.58 

9.0 

      房产税

     5.70 

8.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47.67 

-7.6

  # 一般公共服务

     6.82 

-4.2

公共安全

     7.06 

3.1

教育支出

    11.10 

3.9

科学技术

     0.30 

1.2

文化体育与传媒

     0.36 

-1.5

社会保障和就业

     4.57 

17.0

医疗卫生

     2.08 

-19.9

环境保护

     0.15 

-20.9

城区社区事务               

     7.47 

-31.7

全年国地税之和(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和海关代征税)为251.21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国税79.16亿元,增长7.8%;地税172.05亿元,增长8.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218所,与上年持平。其中,高等教育学校2所,普通中学1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58所,幼儿园140所。各级各类学校(园)毕业生3.98万人,招生4.94万人,在校生18.0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园)有教职工1.1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85万人。高等教育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分别有0.06万人、0.27万人、0.25万人和0.25万人。

    表12  各级各类学校(园)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学校(园)数

218

持平 

  高等教育学校

2

持平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1

-50.0 

  普通中学

17

持平 

  小学   

58

持平 

  幼儿园

140

0.7 

专任教师

万人

0.85

4.9 

  高等教育学校

万人

0.06

2.3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万人

0.02

15.1

  普通中学

万人

0.27

3.8 

  小学   

万人

0.25

4.2 

  幼儿园

万人

0.25

2.2

在校学生

万人

18.05

1.5

  高等教育学校

万人

3.52

-0.8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万人

0.53

6.0 

  普通中学

万人

4.52

2.3 

  小学   

万人

6.49

1.2 

  幼儿园

万人

2.99

3.5 

注:1. 统计时点为每年9月。

    2.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及深圳的实际情况,将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合并统称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  

 截至年末,全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与上年末持平,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比上年末增长66.7%。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889件,增长18.7%,其中,发明专利310件,增长0.3%;实用新型专利631件,增长27.2%;外观设计专利948件,增长20.6%。专利申请授权量1601件,增长48.9%。全区共有43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高交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区有115个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获得立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各类业余艺术表演团体496个,区级文化馆1座,文体广场124个,博物馆、纪念馆4座,电影院、影剧院7座。公共图书馆(包括街道及社区图书分馆)104座,总藏量(不包括市级图书馆分切给区的数据)124.71万册(万件),其中总藏书量123.63万册(万件)。电视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承办了第六届“文博会”的6个分会场。

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224间(含私营和个体卫生机构),比上年末增2.3%,其中,医院22间,妇幼保健院1间,疾病控制中心2间。设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50间。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161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88人,注册护士4115人。全年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完成诊疗总量1176万人次,其中门诊和急诊诊疗量依次为802万人次和94万人次。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124张。公立医院每诊疗人次费用为208元,每出院者费用为10306元。年末辖区千人医生数指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千人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分别为4.51人和4.66张。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8671例,死亡2人。其中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3058例,死亡2人,死亡率0.23/10万

表13  各类卫生机构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一、卫生机构数

224

2.3 

1、医院

22

持平

# 综合医院

10

持平

专科医院

11

持平

中医院

1

持平

2、门诊部

47

11.9 

3、私人诊所

83

3.8 

4、企事业内部医务室

56

-6.7 

5、妇幼保健院

1

持平

6、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

2

持平

7、卫生监督所

2

持平

8、健康教育所

2

持平

9、其它卫生事业机构

9

12.5 

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50

-13.8

三、卫生技术人员

10161

2.8

    # 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988

1.4 

      注册护士

4115

5.1

四、总诊疗人次

万人次

1176

5.0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4124

0.4 

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

%

91.0

提高1.0个百分点

出院病人治愈率

%

56.0 

降低3.0个百分点

出院病人好转率

%

36.0 

持平

出院病人未愈率

%

1.2 

降低0.3个百分点

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0

降低15.8个十万分15.8

公立医院每诊疗人次费用

208

4.5

公立医院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

10

持平

公立医院每出院者费用

10360

8.1

注: 1. 医院包含公立医院及私营医院。

     2. 2007年起健康体检人次纳入总诊疗人次的统计范围。

3. 年末辖区千人医生数和千人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的分母按上年度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计算。

年末拥有健身路径242条,其中新址新建11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者占调查总数的35.1%,全区国民体质测定合格及以上比率为82.9%,其中达到优秀的占13.1%。年末体育系统共有运动员356人,专职教练员11人。体育健儿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牌79枚,其中金牌28枚,银牌28枚,铜牌23枚。

    十一、居民生活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45元,增长11.0%。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0%,提高1.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为12.3%。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0.6辆、家用电脑110.7台。全年居民现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24.57平方米。

十二、劳动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36.01万人(不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上年末增加1.09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5.67万人,增加1.08万人;其他从业人员0.34万人,增加0.01万人。在岗职工中从事第一产业的0.09万人、第二产业8.41万人、第三产业27.17万人。第一、二、三产业的在岗职工人数之比为0.3:23.6:76.1。全年促进11294名本市户籍失业人员就业,增长4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5%,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9.8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0096元,增长3.1%。

表14  在岗职工人数和工资收入情况

           指       标

年末人数

年平均工资

绝对数

(人)

增长

(%)

绝对数

增长

(%)

全区在岗职工

356694

3.1 

60096

3.1 

一、按执行会计制度类别分组

 

 

 

  1.企业

308689

3.2 

53905

2.6 

  2.事业

22001

4.2 

101354

12.0 

  3.机关

25792

1.5 

98053

-0.7 

  4.民间非营利组织

141

27.0 

23410

14.4 

  5.其他

71

33870

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1.农、林、牧、渔业

996

-0.1 

27921

-11.5 

  2.采矿业

0

持平

0

持平

  3.制造业

37881

4.1 

28471

6.1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83

1.8 

123713

15.9 

  5.建筑业

41754

7.8 

41088

18.0 

  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755

-5.4 

45949

8.8 

  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367

21.0 

62589

28.4 

  8.批发和零售业

50658

16.8 

38375

11.7 

  9.住宿和餐饮业

31494

11.9 

27741

8.4 

  10.金融业

35320

-23.5 

161321

13.9 

  11.房地产业

29917

-1.6 

42244

10.0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9645

20.3 

42588

6.3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5406

4.5 

66219

9.3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844

-2.3 

47254

5.3 

  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839

2.6 

32018

13.8 

  16.教育

12403

5.1 

85261

9.8 

  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10283

5.5 

101867

14.1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45

-3.5 

68677

3.1 

  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8004

3.0 

94901

-1.2 

注:在岗职工调查范围为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含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23.36亿元,增长19.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43万人,增长20.3%,其中职工参保人数63.03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1.4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69万人,增长17.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9万人,增长14.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3.86万人,增长16.4%;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79万人,增长10%

年末拥有社区服务中心(不含街道一级)125个。社区服务设施(不含办公设施)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文体广场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拥有社会福利中心1所,床位300张,年末入住老人263人。社会捐助中心接收社会捐赠1172.30万元。截至年末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为880元/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50元/月。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379人,下降22.1 %。年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266人,下降12.2 %。

                    表15  社会保障相关标准            单位:元/月

指    标

本年末

上年末

最低工资标准

1100

1000

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

880

80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450

415

十三、市政建设和环境保护

辖区土地面积78.36平方公里。年末道路总长208公里,立交桥16座,人行天桥36座。全年清运生活垃圾37.1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5164.02公顷,绿化覆盖率为65.5%。园林绿地面积为4943.6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1509公顷,拥有公园93个,其中市政公园13个,社区公园80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3%,比上年降低2.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I级和II级的天数为355天,减少10天。其中,I级216天,增加11天;II级139天,减少21天。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1.28,增长0.8%。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09毫克/立方米、0.046毫克/立方米和0.055毫克/立方米,依次下降18.2%、提高4.6%和提高1.9%。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87.2%,降低2.5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57.3分贝,与上年持平;主要交通干道噪声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69.6分贝,下降0.2分贝。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0%,与上年持平。

十四、安全

全年共发生交通(一般以上,下同)、生产安全、火灾等各类事故133起,比上年下降28.5%;死亡19人,下降54.8%;受伤58人,下降38.3%;直接经 济损失176.98万元,下降52.6%。其中交通事故67起,死亡18人,受伤58人,直接经 济损失36.20万元。

表16  安全事故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事故起数

133

-28.5 

  死亡人数

19

-54.8 

  受伤人数

58

-38.3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176.98

-52.6 

一般以上交通事故

 

  事故起数

67

-38.0 

  死亡人数

18

-48.6 

  受伤人数

58

-35.6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36.20

-15.1 

火灾事故

 

  事故起数

59

-18.1 

  死亡人数

0

减少2人

  受伤人数

0

持平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92.78

13.8 

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起数

1

-80.0 

  死亡人数

1

-80.0 

  受伤人数

0

减少4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48.00

-80.9 

森林火灾

 

  事故起数

6

500.0 

  死亡人数

0

持平

  受伤人数

0

持平

  烧山面积

M2

270.00

80.0 

十五、其他

全年万元GDP建设用地为3.5平方米,下降6.4%;水耗为12.7立方米,下降10.0%;电耗为383.3千瓦时,下降5.8%。

年末有律师事务所53家,比上年增长15.2%。执业律师503人,增长14.8%,其中,专职律师488人,增长15.9%;法律援助律师10人,与上年持平。全年法律援助案件有498件,下降11.6%,其中,法院指定法律援助140件,下降31.0%;公民申请法律援助358件,下降0.6%。拥有公证处1家,与上年持平,办结各类公证10060件,下降36.6%。

全年登记结婚7245对,比上年下降21.9%;登记离婚1500对,增长6.5%。年末注册登记的社团有136个,增长1.5 %。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 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本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出口交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及出口的相关指标增速按同口径计算。

 4.生产性服务业采用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包括金融服务(金融业),流通服务(不含客运的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批发业),信息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商务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五部分。

现代服务业的测算采用省统计局的标准,包括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九个行业,

依照深圳市统计局《关于高端服务业的行业界定标准》(暂行)的规定,高端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门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高端旅游等。由于服务外包暂无切实可行的统计方法,该部分数据暂缺。目前市统计局正在制定高端服务业统计办法,将来统计口径可能有变化,此历史数据也会相应调整。

 5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要等国家批复,本公报暂不公布2010年人口及相关指标数据,最新数据将在《罗湖统计年鉴(2011)》上公布。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达20人及以上(参考指标)的批发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达60人及以上(参考指标)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达40人及以上(参考指标)的住宿餐饮企业。

7.交通运输邮电数据由市统计局统一下算,其中铁路和水运按企业注册地划分,公路按各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割,邮电业务量按报告期各区居民通讯费用支出总量占全市的比重分割。

8.建筑业增加值按在地口径核算。

9.旅游业统计范围为纳入市、区旅游局在统范围的旅游业企业。

10.社保参保人数指年内曾参加过保险的人数,增长速度按同口径增长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为符合相关标准的本市户籍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为符合相关标准的本区户籍人员。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