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罗湖区教师培训中心)预算草案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为贯彻执行国家、省、市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要职责:
1、负责我区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和业务指导。
2、负责制定我区教育科研发展规划,指导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等工作。
3、 负责课程改革研究,提出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使用教材的意见,承担地方教材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编审任务,负责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4、负责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负责全体教师每年继续教育学时登记验证工作。
5、负责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和高端培训。
6、负责指导、推进和管理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校本培训。
7、负责全区名优教师梯队选拔、培养及管理等工作。
8、承办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编制及交通工具情况
本单位事业编制35人,在编33人;离退休人员23人。实有公务用车壹辆。
三、2015年执行情况
2015年我单位项目执行情况:
1.开发“通识课程”项目,推进课程综合改革。成立了小学通识课程研发项目,制定研发流程、编制课程标准、制定推进方案、构建框架体系。完成了教材初稿编写和试讲。
2.聚焦课堂,尝试以“习本课堂”为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开展第二届“罗湖区智慧杯高效课堂”比武活动,获奖教师在深圳市优质课、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成绩突出。尝试以“习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建“习本课堂”专题网站,开发“习本课堂”数字化教学应用平台,开展教学实践。
3.形成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的自觉校本教研新局面。第一期“高效课堂小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启动第二期“智慧课堂小课题研究”。
4.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手段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开展中小学教育综合效益评价,着手开发 “阳光指数”测评工具。一年两次对部分中小学的艺术素养进行抽测,体育学科则外购服务开展体质健康测试。
5.打造 “智慧研训平台”,创新教科研方式。“智慧研训平台”涵盖23个学科子网站、8大专题项目网,浏览总量已近72000人次,8个项目网站共发表近24000篇文章(其中资料近14000篇)。
6.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高端培训、名师大讲堂、专项培训、常规培训、名师工作室、校本培训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 “名师培养对象—骨干培养对象—青年骨干培养对象”梯级培养模式。
7.创新教研方式,开展“观口前移、课例教研”视导。组建学科核心研究团队,推进“课例教研”,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8.加大对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扶持力度,切实落实均衡教育。
9.打造特色教育,实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体艺”。发挥研习基地、教师特色工作室作用,深化艺术素养评价,推进“四点半学校”建设。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结合校内外资源,整体设计心理课程。
10.办好《罗湖教育》杂志,继续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四、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
本单位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包括:
按照“三课、二评(平)、一建”发展策略,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评价为向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原动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化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强化课改重心,推进“习本”研究和通识课程实践。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形成自觉的校本教研氛围。开展教育创新行动研究,加快特色学科、特色学校建设。实现“一校一特色,一生一体艺”。借力智慧研训平台,促进工作实效。加强队伍提升,加快名师、名校长培养步伐。坚持民办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2016年部门预算收支总体情况
一、收支预算平衡情况
2016年,本单位总收入1,519.1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436.47万元,上年结余结转82.66万元;总支出1,519.13万元。收支预算平衡。
二、支出预算情况
为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和任务,2016年,本单位预算支出1,519.13万元,较上年增加460.47万元,增长30.31%。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77.4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02.1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65.02万元。
三、“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情况
2016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共3.92万元,比2015 年减少7.85万元,增长-66.6%,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预算0万元,比2015年增加0万元。
2、公务接待费预算0.77万元,比2015年减少7.85 万元(说明:2015年的公务接待费原预算8.62万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开支这笔款项)。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15万元,比2015年增加0万元。
四、2016年部门预算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