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发生多起本土疫情,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立即响应,快速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局党组书记石兴中同志多次组织全局各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引领在前,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注入更多“政数”力量。
一、创新大数据和智能技术赋能,助力科技防疫
在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区政数局多措并举,创新科技防疫手段,助力精准防疫。
一是推动入境邮快件管理“全闭环”。在各集中消杀取件点设置取件二维码,提供取件扫码登记服务,并联动区大数据平台、“i罗湖”、视云平台、应急排查等多个系统,推动取件人登记信息、消杀过程视频记录、应急排查核酸检测结果等数据互通互联,实现“一件”一档,并将核酸检测跟踪任务实时自动下发至街道,构建取件登记、快邮件消杀、取件人核酸检测结果跟踪全业务闭环管理体系。
二是完成文锦渡跨境司机接驳点信息化改造。布置WIFI、建设门禁系统和开发视频算法,建成无接触管理系统,提升文锦渡接驳点智慧化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电子哨兵”“场所码”全覆盖应用。成立罗湖区健康码自动扫码系统部署专班,由冯健副区长任组长,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结合各类场所疫情防控围合管理需求,部署推进落实“电子哨兵”应用工作,强化罗湖区内小区、重点场所围合管理的智慧化技术支撑。汇总场所码“扫码打卡”数据,按街道下发打卡数据和活跃场所数据,助力街道做好人员配置和督导。
四是利用网络底数支撑全区“扫楼”应用。开发扫楼小程序“罗湖区居住人员信息登记系统”,助力开展“查人头、验核酸、补信息”扫楼,支持网格员核查人员核酸信息时,同步修改网格库人口迁入、迁出情况做到“一天一更新”,提升全区人口数据精准度。
五是拓展多功能视频应用助力防疫管控。推动视频浏览、云台控制、预置位设置、轮巡设置等应用,实时动态监测疫情监控区、核酸检测区、出入境交通要点等辖区重点区域情况。
六是应用全区CIM功能优化“三区”管控。依托深圳市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以三维地图的形式,对封控区及管控区进行划线、标注,为罗湖区疫情专项及流调演练提供可视化支撑。
二、强化全区网络和平台支撑,做好防疫保障
面对疫情出现多点散发的突发情况,区委和现场指挥部的联调联动,通信保障也是加快应急指挥的有力举措。
一是全力保障区委、艺嘉和各现场指挥部联调联动。优化区委和艺嘉、东门、清水河、南湖和黄贝等防疫前线指挥部、各街道一线防疫现场等网络,电脑,大屏投影、视频会议等全区防疫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运行正常。
二是优化畅通全区政务网络。负责全区政务网络运维保障,协调运营商畅通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的移动网络,7X24小时做好临时核酸、疫苗服务点政务网络维护和保障工作。
三是协助建立区委临时流调场所。搭建应急排查信息化环境,部署国产台式和笔记本电脑,开通流调场所有线和无线网络等。
四是做好全区政务短信平台运营维护。针对部门发送疫情防控信息推送量大、发送时间集中、发送成功率要求高、验证码接收时间要及时等需求,全力协调三大运营商对于我区政务短信平台进行提速和保障。
三、坚持党员带头亮身份,全面支援“三区”防疫
自1月31日以来,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员干部发扬哪里需要去哪里的“螺丝钉”精神。截至目前,由党员领导干部带领20余名职工干部组成“抗疫先锋队”,不间断下沉翠竹、南湖、黄贝街道等多个街道,冲锋在前深入“三区”,充实一线防疫力量。
不论深夜清晨,不论寒风冷雨,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第一时间做好登记,督促每一位经过卡口进入小区的市民扫码登记“场所码”。
一遍又一遍地排查大数据,一遍又一遍的耐心沟通,快速排查,精准流调,争分夺秒以“空间抢时间”。
支援社区的各干部职工服从社区工作安排,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助、配合默契,完成任务效率高,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同时,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做法,提出意见建议,助力提高工作效率。
“疫情在前,使命在肩”。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领导干部及职工们始终坚守在职责岗位前,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防疫屏障,以实际行动诠释罗湖“先锋精神、奋斗文化”,为全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努力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