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索 引 号:11440303007542021W/2018-00016 发布机构: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发布日期:2018-04-24

名 称: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的通知

文 号:罗城管通〔2018〕288号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的通知

来源: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发布时间:2018-04-24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监察大队、各街道执法队、各科(室、办):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已经局领导审议通过,现正式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18年4月24日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行政执法公示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增强本局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国办发〔2017〕14 号)、《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试行)》等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局的行政执法公示工作。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是指本局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登记、行政裁决、行政检查等行政职责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公示,是指本局通过一定载体和方式,在行政执法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

  主动向当事人或者社会公众公开、公布有关行政执法信息,自觉接受监督的活动。

  第四条行政执法公示应当遵循主动、全面、准确、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二章 公示的范围

  第五条 行政执法事前环节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主体信息:本局名称、本局机构设置、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和执法人员姓名、

  执法证号等。

  (二)职责信息:本局职能、执法岗位责任等。

  (三)依据信息:实施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裁量权适用规

  则、委托执法协议等。

  (四)程序信息:行政执法流程图以及行政执法程序。包括行政处罚的步骤、程序等;

  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数量、程序、期限、费用等;行政强制的方式、条件、期限、程序等;行政征收的权限、补偿标准、数额、程序等;行政征用的程序、补偿标准等;行政给付的条件、种类、标准、程序等;行政确认的事项、条件、数量、程序、期限、费用等;行政检查的步骤、程序等;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事项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申请书、示范文本等。

  (五)清单信息:权力和责任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重

  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等。

  (六)监督信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方式和期限等;投诉举报的方式、

  途径、受理条件等。

  (七)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规定应当事前公开的其他行政执法信息。

  第六条行政执法事中环节应当公示下列信息:

  (一)行政执法人员身份: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执法活

  动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穿着城管制式服装、佩戴执法标识。

  (二)执法窗口岗位:在执法窗口明示当班工作人员信息。

  (三)当事人权利义务:依法告知当事人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执法决定,享有陈述、申辩、申请听证、申请回避、救济途径等法定权利和依法配合执法等法定义务。

  (四)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规定应当事中公示的其他行政执法信息。

  第七条 行政执法事后环节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行政执法结果:双随机抽查情况及抽查结果,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信息;

  (二)上年度作出的行政执法数据和相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数据;

  (三)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规定应当事后公开的其他行政执法信息。

  第八条行政执法结果公开可以采取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摘要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检查登记表等行政执法决定书全文的方式。

  第九条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摘要的,应当公开行政执法决定书的文号、案件名称、当事人姓氏或者名称、违法事实、法律依据、执法决定、执法主体名称、日期等。

  第十条行政执法决定书全文公开时,应当隐去下列信息:

  (一)法定代表人以外的自然人名字;

  (二)自然人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通讯方式、银行账号、动产或者不动产权属证书编号、财产状况等;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动产或者不动产权属证书编号、财产状况等;法

  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隐去的其他信息。

  第十一条行政执法结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公开:

  (一)当事人是未成年人的;

  (二)案件主要事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

  (四)公开后可能危及系列案件调查处理的;

  (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不得公开的其他情形。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行政执法案件信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执法主体认

  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以公开。

  第十二条本局各执法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公开上年度行政执法数据。

  第十三条本局各执法部门应当加强行政执法公示后的舆情预判跟踪,主动引导,及时解疑释惑,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

  第三章公示管理

  第十四条本局行政执法公示信息的内部审核和管理制度按照“谁执法、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应当被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并公开。具体分工如下:

  监察大队负责其承办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信息的录入和公示;各业务科室负责其承办的行政许可、行政服务、行政检查等执法信息的录入和公示;各街道执法队负责其承办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信息的录入和公示。局办公室协助各部门按照规定方式公示执法信息。

  监察大队、各业务科室、各街道执法队统称为执法事项承办部门。

  第十五条本局行政执法信息除在本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统一平台公布外,还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公开:

  (一)发布公告;

  (二)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本单位网站公布;

  (三)办公场所设置的公示栏或者电子显示屏公布;

  (四)办公场所放置的宣传册、公示卡公布;

  (五)其他方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方式公布。

  第十六条事前公开、事后公开的行政执法信息,承办部门自信息生成或者变更之日起7 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第十七条事前公开的行政执法信息发生变化时,承办部门应当及时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调整更新。

  第十八条行政执法决定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其他原因被变更、撤销或者被确认违法的,承办部门应当及时将变更、撤销或者确认违法决定的作出机关、文号、日期、内容等相关信息进行变更公示。

  第十九条当事人认为与其自身相关的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内容不准确,申请更正的,承办部门应当进行核实。对公示内容不准确的信息,应当及时更正并告知当事人;不予更正的,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和救济途径。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受委托实施行政执法的组织的行政执法公示,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2018 年6月1日起施行。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