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2011年住宿餐饮消费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郑小玲
2011年,罗湖区住宿餐饮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93.09亿元,比2010年的80.25亿元增加了12.84亿元,同比增长16.0%,同比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全年全区住宿餐饮行业实现增加值31.21亿元,比2010年30.18亿元增加了1.03亿元,同比增长3.4%。
一、发展概况
2011年,我区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为目标,以大运会举办为契机,积极引导辖区住宿餐饮企业改进设备、装潢更新,由政府出资对符合条件的酒店外立面进行装修美化,全面提升了罗湖区住宿餐饮行业的整体软硬件设施,有效提高了行业服务水平。大运期间,罗湖辖区有12家酒店作为官方指定入住酒店,共接待大运客人9008人次,包括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为首的27届喀山大运会代表团,中国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内的港澳台贵宾团,新华社、中新社、中青报等国内外各大媒体以及各国技术官员等,赢得了各方参会者及游客的赞誉。
二、主要特点
2011年,在国家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推出、大运会成功举办、商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假日经济及各种节庆活动、商业片区联合促销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罗湖区住宿餐饮消费市场呈现出兴旺繁荣的发展态势。
(一)限额以上企业快速发展。2011年,罗湖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87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85亿元,同比增长22.3%;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02亿元,同比增长26.8%。住宿餐饮限额以上企业不仅双双实现2位数的增长,而且同步达到20%以上的高幅度增长。
(二)重点企业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区前20强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68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总营业收入的60.7%,同比增幅增加了4.4个百分点,比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营业额增幅增加了9.4个百分点。大型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对全区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加。
(三)连锁企业加速网点扩张。2011年,辖区住宿餐饮法人连锁企业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主要表现在单店营业面积的扩张和经营网点的扩张。其中,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全年新增加营业网点36家,营业额同比增长31.3%;深圳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年新增加网点5家,营业额同比增长83.0%。辖区内住宿餐饮法人连锁企业的快速成长不仅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对我区品牌企业的建设,提高罗湖区国际消费中心的声誉带来很好的广告效应。
(四)企业经营效益有所好转。 2011年,全区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1.21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增加值25.97亿元,同比增长12.7%;营业利润亏损企业71家,亏损面达36.0%,和去年基本持平;企业平均利润总额为153万元,同比增长3.4%,企业经营效益略有好转。
(五)餐饮企业集聚经营更为明显。除东门、万象城、人民南这些原有的餐饮集聚片区外,这两年我区新增了喜荟城和京基两大中高档餐饮集聚区。这些餐饮企业有些是自发集聚形成,有些是依托全区商业片区的规划推动形成。这些成行成市、档次分明的餐饮网点集聚,对我区各个功能片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六)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罗湖区餐饮企业和酒店以大运会为契机,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翻新经营网点,更新操作设备,并建立了直接对接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企业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七)食品价格的上涨助推营业额增长。2011年深圳CPI同比上涨5.4%,比上年3.5%的涨幅高出1.9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达11.9%,成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推手,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餐饮业营业额的上升。
三、存在问题
(一)CPI持续高位运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困难。2011年,CPI数据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尽管10-12月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运行态势,特别是食品类涨幅分别为12.5%、12.4%和12.3%,处于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消费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直接挤压了住宿餐饮企业的经营利润,给住宿餐饮企业的经营带来困难。
(二)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堪忧。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触目惊心,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农药残留、地沟油等的出现使消费者对在外面就餐产生了心理阴影,对餐饮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据相关媒体报道,基于品种多样化、人民币升值和食品安全等因素,许多深圳人选择到香港进行消费。仅2011年,深圳人到香港的购物额就达到200亿元,消费资源外流现象需要引起政府关注。
(三)高端酒店同质竞争激烈。2011年,深圳市共有五星级酒店23家,我区实有五星级酒店7家,占全市的30.4%。龙岗区借大运会的举办按五星级酒店标准新建酒店5家,加上已经开业的2家,该区现有7家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和我区数量持平,高端酒店同质竞争不断增强。目前,与其他区五星级酒店横向对比,我区除君悦、瑞吉两所酒店外,其它五星级酒店均建立时间较长,设施相对陈旧,且缺乏历史悠久的国际顶级高端酒店品牌的吸引,对顾客缺乏吸引力。
四、对策建议
一是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加强监测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做好服务;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改革,进行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层出不穷,加上海外代购额每年的迅猛增长,深圳消费源的流失近年来有不断加大的趋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严格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力度。
三是加大国际消费中心的建设力度。高端酒店应该说是国际消费中心的必要条件,建议引进或由原有酒店升级为国际顶级奢侈品牌酒店。一个国际知名的时尚城市,必然是顶级奢侈品牌酒店林立的城区,它对城市消费的升级,提升整个城市的时尚品位有深刻意义。
五、2012年住宿餐饮消费市场发展展望
2012年,住宿餐饮消费市场很难延续2011年的高速增长,平稳发展应该是2012年住宿餐饮消费市场的主基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因素:(1)在“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重点强调“坚持扩大内需,充分发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在规划中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中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36%上升至2015年的42%-45%”。可以看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是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重要政策,这对消费市场持续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2)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2%,高于辖区GDP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在国家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支持下,预计2012年居民收入将会持续增长,这也是保证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3)国家持续调控房价,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对收入分配的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等措施对消费力的释放也将起到的很好的作用。
消极因素:(1)2008年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投资4万个亿,这些投资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等方面,对经济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现救市计划已基本收尾,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已逐渐减弱;(2)目前,国家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宏观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正从传统的来料加工、劳动力集中型向高新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等转变。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劳动力的结构性剩余,就业形势不乐观对消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3)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打击了居民的消费信心。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从去年开始,股票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不仅影响了居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更直接影响到居民手中有价证券的价值,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