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罗湖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20-2022)》的解读

来源: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08-18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战略部署,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罗湖区委、区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行动方案(2020-2025年)》等文件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罗湖区实际,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编制了《罗湖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20-2022)》(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总体方案》进行解读:

  一、编制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广东省、深圳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提出了新规划、新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以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工作的快速推进,罗湖区全力肩负起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主体责任,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区”建设。

  智慧罗湖历经多年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基础、政府行政服务、城区治理、城区公共服务、智慧应用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罗湖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国家、省、市、区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区块链、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飞速发展与应用,对罗湖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推进信息技术在罗湖各领域深度应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力实现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承担着更高的责任和使命。

  二、编制内容

  《总体方案》共分为以下五大部分:

  (一)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罗湖全面振兴和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以“云上新城,智享罗湖”为总体目标,以提升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六个一,六个全”为具体目标,即“一图感知,全时空连接;一库共享,全数据融合;一体运行,全场景联动;一网通办,全业务协同;一站企服,全流程兴业;一屏智享,全方位惠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双一流标杆。

  (二)总体框架

  结合罗湖区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架构,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从数字底座到智慧应用的“1+3+N+X”智慧罗湖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1”即夯实一个数字底座。持续完善大数据服务能力,打造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时空信息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共性能力平台,为各个行业智慧化应用提供基础赋能支撑。

  “3”即建设三大核心平台。建设罗湖智能运营中心;持续完善罗湖区数字政府一级平台;持续升级优化罗湖区政务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i罗湖”。

  “N”即实施N项垂直部门智慧应用。建设和完善交通、医疗、教育、政企服务、水务、城管、应急、住建等各项垂直领域的智慧化应用。

  “X”即开展X项跨领域智慧应用围绕梧桐小镇、渔民村等重点区域,打造梧桐AI生态小镇、智慧渔邨等智慧应用。

  (三)建设原则

  遵循“利旧建新,前瞻布局;统筹推进,统分结合;把握共性、凸显特色;问题导向,服务为先”的建设原则,全面统筹推进罗湖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

  (四)重点建设任务

  《总体方案》立足六大建设主题,规划出28项重点任务:

  一是夯实城区数字底座。深化大数据运营能力;推动重点领域的数据融合应用;建设罗湖区块数据平台;构建共性能力赋能平台;持续提升物联感知能力;加固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构建统一安全运维管理平台。

  二是打造三大核心平台。建设罗湖智能运营中心项目(IOC);升级罗湖区数字政府一级平台;完善罗湖区政务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i罗湖)。

  三是深化政府服务领域应用。推进“政务+”建设;完善政府智能合同监管平台建设;推动财政资金电子支付改革;建设罗湖区集体资产监管平台。

  四是深化民生服务领域应用。深化智慧+交通服务;深化智慧+医疗服务;深化智慧+教育服务;深化智慧+政企服务。

  五是深化城区治理领域应用。建设城区社会事件统一监管平台;推进智慧三防建设;打造上下联动的应急智慧体系;打造智慧警务;打造智慧消防;打造智慧水务;打造智慧城管;打造智慧住建。

  六是探索跨领域智慧应用。推动城区产业智慧化转型和升级,探索智慧社区典型经验,打造智慧渔邨、梧桐AI生态小镇等智慧城市示范。

  (五)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定期召开罗湖区“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导向,落实项目主体责任。三是加强资金保障,保障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投入,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四是保障信息安全,建立信息安全工作机制,明确信息安全工作职责,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三、编制重点

  (一)构建从数字底座到智慧应用的“1+3+N+X”智慧罗湖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夯实一个数字底座。依托现有云资源,持续完善大数据服务能力,打造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时空信息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共性能力平台,为各行业智慧化应用赋能。

  建设三大核心平台。建设罗湖智能运营中心,打造城区智能管理中枢,提升管理效率;持续完善数字政府一级平台,提升办公效率;持续升级优化“i罗湖”,提升群众获得感。

  实施N项垂直部门智慧应用。基于数字底座赋能,建设完善交通、医疗、教育、政企服务、水务、城管、应急、公安、住建等垂直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开展X项跨领域智慧应用。推动城区产业智慧化转型和升级,围绕梧桐小镇、渔民邨等重点区域,打造梧桐AI生态小镇、智慧渔邨等智慧应用。

  (二)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为全面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以责任为导向,落实各主体责任。一是牵头单位负总责,对项目建设最终的质量及应用效果负责,在项目建设全过程提出建设需求、明确相关责任单位、统筹项目总体推进、细化项目需求以达到技术实现的目的。二是在应用推广阶段,牵头单位要加强推广力度,强化应用管理,建立通报机制,保障应用效果,还要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新需求,让系统具有持续生命力。三是牵头单位按照相关时间节点反馈项目进度,项目酝酿阶段每季度、建设阶段每月向区信息化主管部门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四是区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技术实施部门,负责在建设阶段根据牵头单位需求开展系统建设,以技术手段助力需求的实现,在应用推广阶段负责根据牵头单位的要求不断深化、修改、完善系统,保证技术实现。


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0年8月18日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