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湖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12-29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罗湖抢抓战略新机遇、全面振兴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先锋城区的攻坚期。罗湖必须积极对接全市发展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圳市罗湖区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区第七届党代会和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战略目标,依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产业体系、总体布局、重点工程,是区委区政府推动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罗湖各产业专项规划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1.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十二五”期间,罗湖经济综合实力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本地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1036.34亿元提高到2015年1728.4亿元,年均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02.54亿元提高到1033.8亿元,年均增长11.1%;每平方公里产出GDP是全市平均水平2.5倍;万元GDP水耗、电耗均为全市的三分之二;综合能耗保持全市最低。

 2.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4.8:95.2,服务业占GDP比重达95.2%,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71.7%和70.0%。其中,金融、商贸、商务服务等产业实现增加值1131.5亿元,占GDP的65.5%,重点产业支柱作用日益显著;黄金珠宝、文化创意、旅游等特色产业辐射效应逐步提升,获评全国唯一“黄金珠宝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荣获“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旅游景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增长39.5%;互联网产业总产值565.7亿元,增长27%,电子商务企业达10495家,实现交易额2500亿元,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3.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初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罗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1%,商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8%,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网点(零售、餐饮和批发)总数年均增长3.67%、商业网点营业面积年均增长15.12%,形成由蔡屋围、东门、人民南组成的“金三角”等商业旺区,商业空间布局日趋完善。整合“诚信联盟”、“48小时无理由退货”和“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商户评比活动,连续三年统筹举办“礼享罗湖”大型系列消费节庆活动,创新推出一站式移动消费服务平台,消费环境逐步优化。

 4.“实体经济+互联网”融合加深

  电子商务应用渗透不断提升,2015年罗湖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市近八分之一,网络零售额占全市近三分之一,跨境交易额占全市约二分之一,网络零售额相当于同期社消零的约50%。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产业主题电商园区,相继建成中国(深圳)电子商务产学研基地、深圳(罗湖)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深圳国际珠宝电子商务产业园等6个主题园区。“商贸+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黄金珠宝+互联网”、“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外溢发展。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1.经济“新常态”孕育罗湖发展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特征、供给条件乃至竞争环境、资源配置模式等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投资、出口等传统增长动力正逐渐衰减,新消费新供给新动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个性化、多样化、网络化消费渐成主流。罗湖以服务和消费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契合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求。新常态下,罗湖要探索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新期待,通过创新消费市场有效激活消费潜能,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2.深圳创新优势支撑罗湖产业升级

  创新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圳获批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向引领式创新和全面创新迈进,2015年全市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5%。深圳雄厚的创新资源将为罗湖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撑。依托深圳丰富的创新资源,罗湖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提质增效的根本路径,加速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深圳东部高新区,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全面增强罗湖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促进罗湖产业加快向高端升级。

 3.“东进”战略助推罗湖“二次发展”

  罗湖在“东进”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连通“东西”的纽带功能、服务“软硬”的辐射功能、融合“新老”的聚集功能、对接“内外”的桥梁功能。“东进”战略的实施,为罗湖“二次发展”创造重大的历史契机和强大的区域支撑。罗湖要当好“东进”先锋,面向东部,在区域一体化中提升发展定位、开拓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全面加快城市更新,强化罗湖对于促进全市东西均衡发展、带动服务东部的能力和作用,成为东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东进”的有生力量,在融入“东进”、服务“东进”中强化中心城区的地位和功能。

 4.城市更新助力罗湖“凤凰涅磐”

  市委市政府下放城市更新审批管理权限,罗湖率先开展城市更新试点,为罗湖加快重点片区开发和项目建设,全面打造“一中心两基地”,实现跨越式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未来五年,罗湖将通过城市更新打破瓶颈制约、打开发展空间,实现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安全生产的系统联动、整体提升,实现老城区“凤凰涅磐”。

 5.消费升级引领罗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市政府赋予罗湖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总部基地”的发展定位,将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重大任务交给罗湖。申建“国家消费型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既是罗湖的发展方向,也是抓手和路径。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强化消费转型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协调互动,助力罗湖探索消费领域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释放消费潜能。

  “十三五”期间,罗湖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罗湖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在新常态下又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新挑战:一是空间紧约束依然严峻。城市更新大规模空间释放还需要时间和过程,新旧空间转换正处于阵痛期。二是创新动力仍然不足。传统优势产业正在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创新要素集聚度尚低,新旧动能正处于转换期。三是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环境提升和民生改善还处于爬坡期。四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都将成为罗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圳市建设“二区三市”,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和罗湖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先锋城区的目标,主动对接深圳发展湾区经济、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和实施“东进战略”重大机遇,以“消费引领、创新开路”为导向,以申报“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围绕消费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建设,构建“3+3+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一河六圈两带”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提升罗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原则 1.高端引领,质量第一

  坚持高端引领,着眼于世界水平、国际视野,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财富分配的制高点延伸。坚持质量第一,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发展模式。

 2.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内生动力强、开放型、国际化的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3.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加强政府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4.先行试点,循序渐进

  结合罗湖各行业发展特点,挑选若干发展基础较好、示范条件成熟、试点意义重大的功能区或分片区予以重点支持,率先开展项目审批、财政支持、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政策先行先试,为全区各行业繁荣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巩固金融、商贸、商务服务业三大重点产业,推动黄金珠宝、文化创意、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形成消费经济和创新科技双轮驱动的“3+3+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河六圈两带”产业空间布局,使罗湖成为具备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和面向全球的“现代服务业输出港”。

  到2020年,GDP达到2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三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65%以上,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5%以上;商贸业实现增加值6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400亿元;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黄金珠宝、文化创意、旅游等三大特色产业增加值3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提升至 10%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其中,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电子商务产业交易额突破9000亿元,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超过20000家;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力争培育孵化出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三、构建"3+3+N"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罗湖要巩固金融业、商贸业、商务服务业等三大重点产业,壮大黄金珠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等三大特色产业,培育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形成“3+3+N”现代产业体系。

 (一)巩固发展三大重点产业 1.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

  (1)确保龙头企业发展空间。建立空间增量与企业需求联动机制,完善蔡屋围片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建设,及时了解重点金融企业的空间需求,实时与城市更新空间增量释放进行匹配,量身定制产业空间,预留优质办公场所。

  (2)促进银行业务创新。鼓励中小型银行机构积极丰富拓展业务条线种类,利用证券业务牌照开放的政策红利,寻求获取多业务牌照,组建面向深港的区域性金融控股平台,扩大行业辐射影响力。鼓励区内银行突出强化特色理财业务,吸引各类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完善财富管理生态链,建立财富管理示范中心。积极对接前海自贸区,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做大跨境人民币等新型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金融企业搭建支付、商贸、生活、信息互联网平台,加速罗湖区银行类金融业务移动化、互联网化。

  (3)推动保险业服务模式变革。鼓励保险机构建立保险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开发商贸、外贸、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新险种,推动保险机构特色业务集聚。大力推进保险行业与互联网等战略新兴行业跨界合作,鼓励保险机构建立保险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建设健康大数据中心,研发新型保险产品。促进保险资管与银行、证券、基金等投资机构深度对接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

  (4)鼓励创新金融发展。培养发展创新金融新业态,吸引券商的资产管理子公司、银行的持牌专营机构等次总部金融机构。在证券经纪、基金外包、证券投资咨询、新三板等方面完善多层资本市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券商直投、公司债等创新业务的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消费型保险产品,降低消费者一次性支付压力,刺激消费需求释放。

  (5)促进金融业依托互联网创新升级。推动金融业向互联网平台化、标准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依法发起设立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和网络基金销售等网络金融机构。支持第三方支付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跨境支付、移动支付、虚拟支付等领域取得突破。稳步推进互联网征信、网络理财、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在云端布局财富管理中心,构建互联网云财富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汽车金融、珠宝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效拓展电子商务供应链业务。以移动支付 、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建立罗湖区支付、商贸、生活、信息互联网平台,加速罗湖区银行类金融业务移动化、互联网化。

 2.促推商贸业转型升级

  (1)升级新兴消费载体,优化商业空间布局。依托布吉河休闲、蔡屋围金融商业、湖贝现代综合商业、笋岗特色商贸、水贝-布心珠宝时尚、人民南口岸消费、东门大众消费等主题片区,统筹推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在传统商圈融入现代设计新理念,注入文化、时尚、创意、休闲、绿色等新元素,拓展消费升级新空间。

  (2)培育发展新型消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推动消费产品及服务时尚化、个性化、定制化,重点培育以健康、美容、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为代表的消费新热点,打造新消费体验中心、文化时尚创意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3)营造一流消费环境,打造商贸业罗湖标准。应对内地居民海外购物热潮,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在市场信用、质量监管、权益保护、交通改善等重点环节加强消费环境营造,提升罗湖消费市场品质、安全和美誉度。

  (4)突出区域及民族特色,吸引境外消费。突出中国元素、区域特色,集聚国货精品、地方特产,体现城市气质、特区精神,培育特色消费内容、消费文化,打造中国特色主题消费体验集聚区,吸引境外人士来华消费。

 3.加快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

  (1)建立产业集群。依托城市更新项目产业空间,以专业园区和主题楼宇为载体,大力引进商务服务业企业,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引领,以投资与资产管理、法律、会计、咨询、市场调查等重点领域为支撑的现代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推动商务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不断增强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

  (2)增强重点领域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信息技术外包、物流中心、数据共享中心、流程外包等辐射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高端商务服务业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来罗湖发展。鼓励资产管理、旅行社服务、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优势领域企业承接湾区经济项目,在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3)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商务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动组建行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实施服务标准体系,积极推广实施各类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二)壮大发展三大特色产业 1.引导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

  (1)实现制造智能化升级。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先进装备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生产制造工艺和设备,推进产业制造智能化发展,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终端零售环节逐步运用3D贵金属打印、3D数据获取等新技术,实现高端产销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借助互联网+推动行业管理和营销模式升级,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开展O2O销售模式,大力发展C2M(消费者直连制造商)经营模式,依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定制化、个性化制造,创新生产消费模式。

  (2)推行“精品制造”。推动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建立设计研发中心,提升设计研发水平。鼓励企业提升已有商业模式,发展“工坊”、“景观工厂”等高端形态的精品生产形式,专注精品开发研制,拓展高端定制市场。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珠宝技术人员弘扬工匠精神,扎根行业,专注工艺,提升技术水平。

  (3)挖掘黄金金融属性。依托产业基础,立足黄金商品与金融双重属性,探索设立黄金银行,或在商业银行黄金业务、黄金珠宝产业基金、黄金金融衍生品等领域,探索黄金金融创新业务实施路径,开展特色黄金金融服务,实现企业存金,民间藏金等业务环节的突破,提升黄金流动性。

  (4)擦亮“罗湖珠宝”品牌。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发展战略,将罗湖打造成品牌集聚、培育和输出管理基地。通过深圳珠宝节、文博会深圳珠宝集聚区分会场、深圳珠宝区域品牌中国巡展等活动平台,提升“罗湖珠宝”品牌知名度,推动形成“买珠宝,到罗湖”的品牌氛围。

  (5)推动行业规范化经营。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地方以及行业标准编制工作,重点开展鉴定评级、制造工艺、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研制,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探索建设申请、预警、鉴定、维权援助、纠纷调解、行政执法、仲裁、司法诉讼一体化的珠宝知识产权维权平台,提高维权案件的处理速度,降低维权成本。

 2.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1)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在重点发展工艺美术、珠宝设计、古玩艺术交易、动漫游戏等传统细分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影视版权、新媒体、数字出版、文化电商等新兴细分产业。

  (2)培育文化创意品牌。提升工艺美术城、珠宝城、古玩城、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优化梧桐山休闲文化区发展环境,打造中国影视版权产业基地。规划建设艺术品拍卖交易产业基地,尝试引进国内外知名拍卖公司和画廊,设立分支机构,建设艺术品拍卖交易市场。提升蔡屋围片区文化功能,树立“精彩罗湖、创意高地”的城区文创产业品牌。

  (3)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与时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整合黄金珠宝、工艺美术、服装等时尚产品资源,优化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梧桐山艺术小镇空间布局,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依托艺展中心、古玩城等专业市场,打造高端工艺礼品B2B专业平台,完善工艺礼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强化罗湖高端工艺美术品聚集地的地位。发展线上展示与线下实体体验相结合的文化资源服务模式,加强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资源开发、共享和管理,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4)扩大文化消费和文化贸易。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市场化的消费补贴机制,引导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做好文博会罗湖分会场的承办工作,强化交易功能,结合“礼享罗湖”等节庆活动,扩大与香港及“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把罗湖打造成为内地与香港及国外文化贸易的连接器,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向世界。

 3.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

  (1)建设旅游产品研发和定价中心。依托旅行社聚集的优势,引导设立旅游产品研发基地,不断推出个性化、高端化旅游产品,强化罗湖旅游产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借助口岸区位优势,打造港澳旅游产品交易市场,并逐步扩展至东南亚、中东、日韩游等区域旅游产品,形成亚太区域旅游产品定价中心。

  (2)提升旅游集散功能。实施“以点带线,以线覆面”的旅游集散服务工程,在深圳火车站、银湖、文锦渡长途汽车站规划建设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完善罗湖、文锦渡、莲塘口岸和重要商业区等地方的区域性游客服务中心,健全各景区的小型游客服务中心功能,为游客提供咨询、购物、餐饮、住宿、公交集散服务。

  (3)营造品牌优势效应。发挥罗湖旅游企业在品牌、标准和业务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行业自律、自建、自管创新机制,完善和细化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大型旅行社进一步发展,塑造一流服务品牌。

  (4)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力促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企业业务链合作、细分市场资源整合等方式,实施国内外资本、业务、品牌、渠道的整合,推动企业快速扩大业务的范围和深度。加大推动旅行社细分市场创新力度,鼓励旅行社发展全域游、入境游、香港游、出国游以及改革开放特色游、人文游等业务,提升市场份额。探索发布国内旅游细分市场指数,增强罗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5)推动智慧旅游建设。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线路规划和交通、住宿、门票预订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支持传统旅游服务提供商开展特色电商业务,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深度挖掘旅游服务各环节数据资源,有效匹配个性化旅游需求,形成旅游产品的后台服务基地和业务分拨中心。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1.确定产业发展重点

  进一步挖掘互联网产业细分领域优势,引进培育一批特色互联网企业。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作为核心载体,把握城市更新增量空间,着力引进和培育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用好罗湖各类创客空间、产业联盟等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到罗湖集聚。培育孵化出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库,强化对辖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深化产业应用领域

  重点发展互联网应用服务,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与电子商务等。深化生命信息大数据应用,试水高端健康医疗服务,拓展养老健康服务。

 4.强化产业研发体系建设

  积极引入国家和省市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计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产业创新驱动力。

 四、打造“一河六圈两带”产业空间布局

  抓住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消费热点的机遇,着力发展消费型经济,规划发展布吉河休闲黄金水岸、蔡屋围金融商业核心区、湖贝现代综合商业区、东门大众时尚消费区、笋岗时尚特色商贸区、水贝-布心珠宝时尚集聚区、人民南口岸消费区,构建“一河六圈”国际消费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发展一校(综合性大学)、三谷(天谷、智谷、创谷)、多园区,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发挥罗湖、文锦渡、莲塘三个口岸优势,联动人民南和深南东片区,建设“口岸经济带”。

 (一)构建“一河六圈”国际消费格局

  依托罗湖较为成熟的商贸服务业基础,加强消费业态布局与城市更新空间的协调发展,加快形成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业态先进的现代化商业体系。

 1.布吉河休闲黄金水岸

  探索城区河流治理、沿岸商业开发协同推进新模式。净化布吉河水环境,提升沿岸商圈的生态、人文、景观价值,植入创新创客、文化创意、精品酒店、商业展览、品牌体验店、滨水酒吧街、高端餐饮等全新业态,形成“亲水”城市会客厅,打造高端商务中心、新产品发布展示中心,发展“水岸经济”。

 2.蔡屋围金融商业核心区

  探索城市更新、高端商业协同推进新模式。推动蔡屋围片区更新改造,主要发展金融总部基地、高端商业、休闲旅游,大力发展购物中心、特色主题商场、品牌体验店和概念店等新型商业形态,发展艺术画廊、小型剧院、民间博物馆等文化体验式消费,强化商业设施、文化场馆之间的集聚性与连通性,形成品牌集聚的国际知名商业区。

 3.湖贝现代综合商业区

  探索城区旧村与现代商业相融合的更新改造新模式。推动湖贝旧村保护性改造,以超大型综合体建设为依托,打造以高端商业为主导,活化旧村岭南文化元素,融合时尚潮流、传统文化、绿色生态、前沿生活风向,汇集垂直型购物中心、总部办公、会议展览、复古街区、社区公园等多元业态,打造深圳新的城市地标、商业名片和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观光体验综合体。

 4.东门大众时尚消费区

  探索街区景观化、业态体验化的商业经营新模式。引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建造相互连通的拱廊顶棚,重构商业空间动线,盘活空置商业物业,营造全新商业业态,提升步行街整体品质,打造融汇购物、休闲、美食、娱乐等元素的购物休闲娱乐中心。

 5.笋岗时尚特色商贸区

  探索消费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新模式。统筹推进片区文化创意、特色商贸、创新金融、高端商务产业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打造都市创意总部基地、时尚工艺创意文化中心和时尚服饰设计中心。促进金融产业、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消费、理财、融资、投资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金融中心。

 6.水贝-布心珠宝时尚集聚区

  探索黄金珠宝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模式。推进片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综合环境提升,围绕黄金珠宝产业链,发展高端珠宝、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技术研发等特色服务,打造以研发、展示交易、精品制作和体验旅游为主,辅以特色商业、教育培训、主题酒店、时尚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

 7.人民南口岸消费区

  探索交通枢纽、人流集散地与本地消费圈融合发展新模式。改造升级口岸和火车站片区,延伸客流集散功能,实现交通枢纽、住宿餐饮、休闲购物等复合功能相结合。完善片区立体交通体系,开发建设二层平台以及地下商业,构建消费动线,实现与周边片区的商业连通、人流串行。推进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和商业物业盘活,进一步强化片区的食、住、购、娱、游功能,延展和打造完整的消费链条。

 (二)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

  立足于弥补罗湖科技创新的短板、助力全市科技创新均衡发展,坚持“创新开路”,自银湖沿北环、泥岗路、布心路向东延伸至莲塘沿线区域,通过老旧工业区改造,建设创新载体,着力发展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凝聚创新要素、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形成“一校、三谷、多园区”空间格局,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东部高新区。重点发展以下片区:

 1.科研院校

  选址银湖片区,引进知名院校合作办学,筹备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汇聚国内外名校名师资源,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以科研教育为引领,通过与城区、产业相融合,打造新兴产业创新策源地。

 2.天谷

  选址清水河片区,加快清水河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供产业发展空间,引进掌握卫星应用核心资源的知名、龙头企业,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形成,打造国家级卫星应用产业基地。

 3.智谷

  选址布心片区,重点布局“智能、智造、智创”三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智能硬件、数字感知、视效创意、工业4.0等细分产业,打造信息技术总部基地、智慧城市产业基地、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示范区。

  4.创谷

  选址莲塘片区,借助莲塘口岸开通和东部过境快速路建设的契机,重点布局互联网产业与创新创业,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聚集发展,实现“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发展,打造互联网总部基地、电子商务核心集聚区与双创示范基地。

  通过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多元化、梯次化并衔接有序的空间布局,推动创客团队、初创企业、成长企业、龙头企业梯次聚集。

 (三)推动形成口岸经济带

  规划建设沿一线快速路,通过绿道、步道、廊道,串联罗湖、文锦渡、莲塘三个口岸,联动人民南和深南东片区,吸引跨境电商、专业服务、科技研发等产业资源集聚,打造国际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口岸经济带”。

 五、实施七大产业重点工程

  按照罗湖“3+3+N”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目标,实施金融业创新工程、商贸业高端发展工程、商务服务业腾飞工程、黄金珠宝行业引领工程、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工程、旅游业品质优化工程、新兴产业培育等7大工程,实施36个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发展。

 (一)金融业创新工程 1.打造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

  坚持“强存量、引增量、提质量”巩固金融业支柱地位,以集聚私募投资基金集聚为突破口,引导红岭路沿线城市更新项目与创新金融机构对接,优化红岭路沿线金融业发展软、硬环境改造,推进红岭路沿线存量物业开展综合整治,打造促进创新金融发展的园区平台,吸引金融发展配套服务机构入驻,带动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信托等机构集聚发展,形成创新金融产业带。

 2.建设深圳(罗湖)互联网金融产业园

  通过笋岗片区城市更新带动产业功能的提升与发展,积极引进国内互联网金融机构,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业态,打造成为以服务消费为特色、支撑罗湖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总部基地。

 3.搭建罗湖财富管理中心

  以发展私募投资基金为突破口,实现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信托等机构集聚发展,打造完整的财富管理生态链,建立金融、科技、产业互相促进、互为支撑、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

 4.探索成立黄金银行

  根据黄金金融属性,盘活企业黄金库存。开展系列黄金产品业务,形成集黄金交易、存储、兑换、提取、抵押、支付、融资、理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黄金管理平台。

 5.构建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普惠金融”领域,探索互联网企业构建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稳妥实施系统架构转型,鼓励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提供基于金融云服务平台的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

 (二)商贸业高端发展工程 1.申建“国家消费型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

  重点开展“四项探索”:一是复兴传统商业中心,二是构建互联网时代消费中心,三是吸引我国居民境外购买力回流,四是吸引境外人士来华消费。构建购物休闲娱乐中心、高端商务中心、新产品发布展示中心、新消费体验中心、文化时尚创意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全球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等“八大中心”。初步构建消费、投资、出口良性互动,消费、产业、城区升级协同推进,消费拉动、创新驱动同向发力的新体制、新机制,打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一公里”。

 2.培育跨界融合新兴消费平台

  引导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型、服务型业态,品牌专卖店升级为旗舰店、品牌会所、沙龙等高端定制业态,品牌企业结合新技术、新设计开展反向定制,大力培育和引进个性化消费服务模式和服务品牌,实体终端开展基于O2O线上线下的商品众筹、社区团购、按需定制等新型消费业态。推动商贸业和互联网、文化、艺术、时尚跨界融合,打造包括复合书店、画廊咖啡吧、艺术购物中心、室内主题公园、私人博物馆等更具体验的复合型商业业态。聚焦生活服务、商贸服务、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体教育、绿色消费等重点领域, 加快培育适应新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3.构建三大“智慧商圈”

  以东门、人民南、深南三大商圈为核心,依托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实体店铺建设“智能店铺”、特色商街或城市综合体构建“智慧商圈(商城)”。建立潜在客户分析系统、消费习惯及商品组合排布交叉分析、活动控制及触摸科技、智能购物、3D试衣等智能化运用以及跨界融合的新消费体验场,构建“智慧商业”体系。推动政府、商业大数据脱敏使用,形成辖区人流量、人流轨迹、行为习惯、消费偏好等商业大数据分析,探索线上会员管理互动、消费需求预判、产品信息推送等精准营销商业模型,强化“智慧商圈”数据支撑。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建设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强化“智慧商圈”交通支撑。

 4.打造口岸跨境消费活力带

  发挥地缘优势,串联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以及在建的莲塘口岸,构建消费动线,丰富消费内容,完善消费设施,增设购物离境退税商店、进境免税店、市内免税店。打造民族特色产品集聚区,同时满足内地居民和境外人士的产品和服务消费需求。试点增值税离境退税和消费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体系,增强对境外人士消费的价格吸引力。

 5.塑造商贸服务“罗湖标准”

  实施“深圳标准”认证及标识制度,打造区域商业诚信品牌。探索消费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记录制度,加快形成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信息可查询、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并有序向社会开放溯源信息。建立诚信典型“红名单”、严重失信“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优化违法惩戒、失信惩戒执行体系。实行“一窗受理、全程跟进”消费投诉处理工作模式,试点成立小额消费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整形美容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符合国际惯例的消费纠纷仲裁制度和流程。

 6.营造国际化消费空间

  推动国际化生活、国际化旅游、国际化购物的友好环境建设,规划建设由“步道+河道+绿道+廊道”组成的慢行系统,构建安全舒适、串联互通、低碳绿色的立体交通系统;积极引进和承接国际会展、国际赛事、影视拍摄、国际论坛落户罗湖;扩大国际通用信用卡适用范围,增设国际货币汇兑便捷窗口;深入开展“市民讲外语”活动,促进外语标识规范化,改善城区国际语言环境;广泛开展涉外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国际化素养。挖掘罗湖国际消费中心的特色魅力,形成以生活方式、时尚潮流、创新文化为内涵的“魅力罗湖”消费主题。制订并实施面向全球的罗湖形象宣传计划,树立精致精品精彩城区品牌形象。

 (三)商务服务业腾飞工程 1.塑造知名企业品牌

  大力引进企业管理服务等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支持知识密集型境外商务服务业企业在罗湖设立分支机构。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自有品牌。依托国内外大型展会平台,展示、推介区内商务服务业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商机,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企业开拓外部市场,通过服务粤港澳地区,树立区域龙头地位。

 2.形成商务服务产业集群

  以龙头企业领军,创建云服务外包、会计审计、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采购与营销服务、广告服务、人力资源等集聚的专业园区和主题楼宇,鼓励物业经营管理主体改造内部环境及周边配套,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吸引同类商务服务业企业入驻。

 3.加强深港商务服务业合作

  充分挖掘CEPA协议带来的机遇,发挥深圳作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区的优势,完善对香港商务服务业企业、中高端人才的服务环境,促进深港两地商务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业务,吸引香港专业服务机构落户罗湖,搭建内地企业面向国际的服务通道。

 4.完善产业配套支持体系

  增加公共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对商务服务的采购力度,制订鼓励生产、流通企业释放商务服务需求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市场运行和行业发展监测体系。

 (四)黄金珠宝行业引领工程 1.推进黄金珠宝工业4.0智能化改造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并与科技公司研发运用VR、信息化等技术建立互联网智能门店样板项目,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现智能化虚拟试戴展示,实现020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配送、服务、支付、补货的智能化;通过大数据管理,实现市场偏好和客户行为信息的采集和数据挖掘。

 2.建立珠宝设计人才孵化平台

  建立人才档案库,搭建人才信息管理平台和企业人才对接平台。联合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搭建人才交流和技术培训平台。鼓励企业与行业协会组建面向设计师的产品展示、交易的商业化运营平台。

 3.设立珠宝学院

  联合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专门珠宝学院,提供珠宝首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摄影等多样化学位课程,培育珠宝行业管理及设计高端人才。

 4.集聚国际珠宝行业机构

  吸引国际知名珠宝行业协会或机构在水贝片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国际珠宝行业机构集聚区,加强信息交流,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

 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化建设

  调动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性,建立珠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珠宝知识产权资本化运营。支持行业机构和企业参与国家、地方等各类标准编制工作,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

 6.提升水贝布心片区整体环境

  以产业升级引领城市更新,进行片区总体规划设计,统一片区城市景观设计,打造珠宝文化艺术大道;实施布心路下沉、增加地下环道及地面微循环等,改善片区交通;做好智能安防规划,确保片区安全;建设珠宝主题公园、街头珠宝文化广场等,完善公共配套。

 (五)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工程 1.打造文化核心区

  提升蔡屋围片区文化功能,借助城市更新机会,优化提升深圳大剧院、深圳罗湖书城等文化地标的功能和形象,融入更多中国文化元素打造城市文化综合体,重点发展高端工艺美术、空间设计、包装设计等为代表的内容产业。规划建设视效创意园区,促进影视、版权、广告类企业集聚发展。

 2.推动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高端化发展

  促进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专业市场结成战略联盟,共同营销、抱团发展。加快集聚区由传统卖场向原创设计、展示交易升级,引进高端创意设计机构进驻,打造片区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片区在全国时尚风向标的地位。

 3.升级发展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

  重点扶持以影视动漫、新媒体技术、网络视听内容产品、演艺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娱乐文化产业。办好深圳动漫节,打造动漫基地整体“品牌”效益,推进基地内原创作品商业化。

 4.加快发展梧桐山艺术小镇

  推动龙头企业强强联合,重点发展影视剧制作、视效产业、版权交易等,引导影视产权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合力打造中国影视版权产业基地。推进创意产业园建设,全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设计师进驻,完善梧桐山艺术小镇的业态,提升产业档次和消费层次。

 (六)旅游业品质优化工程 1.创建都会旅游目的地

  整合商业、美食、娱乐、文化、景点等资源,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系列都会特色旅游项目,形成罗湖都会旅游品牌。打造“动感罗湖”深南大道灯光夜景秀,加快布吉河沿岸“滨水景观走廊”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罗湖都会旅游地标。在人民南片区及周边集聚旅游企业,整合旅行社业务、酒店和景点优势资源,推广全域旅游,集中展示和呈现罗湖区旅游业优势、品牌及实力,满足国内外旅游者服务需求。

 2.打造旅游产品创新和定价中心

  积极引入大型旅游电商平台落户;加强对区内现有旅行社的支持,引导设立旅游产业公共研发基地,引导企业联合开发创新旅游产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推动建立旅游产品同业交易市场,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打造区域旅游产品创新和定价中心。

 3.挖掘罗湖旅游资源

  推进罗湖旅游协会成立,形成合力,推动现有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引进互联网+,挖掘罗湖老城区改革开放印记,推动罗湖珠宝旅游、金威啤酒厂城市更新工业遗址项目,水贝-布心片区周边的洪湖婚庆主题公园、翠竹生态文化公园、围岭珠宝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以及仙湖植物园、东湖水库观光祈福等一批人文轻旅游线路。

 4.优化罗湖旅游环境

  优化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公共智能停车场所,加快区内酒店升级改造,建立城市旅游标识系统,活化志愿者U站;建设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支持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参与文明共创合作。

 (七)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1.扩容莲塘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推进莲塘片区旧工业区城市更新,提升片区整体环境和产业氛围,引进具有规模效应的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企业,推动互联网产业园二期产业布局与招商引资,集聚互联网总部、研发与应用企业,打造互联网总部基地、电子商务核心集聚区与双创示范基地。

 2.营造电子商务产学研综合生态圈

  依托已有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智慧城市产业园、国际珠宝电子商务产业园、产学研基地等现有园区企业资源,推动校企合作、联动,建设电商校企孵化基地;结合城市更新,建设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示范区,逐步打造电子商务产学研综合生态圈。

 3.规划建设卫星产业园区

  以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为龙头,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清水河规划建设国家级卫星应用产业基地。

 4.深化生命信息大数据应用

  培育和发展生命信息服务,提升生命信息大数据的采集、挖掘、整合、分析、应用能力,支持发展生命科学合同研发服务等新业态,建设生命科学园区。

 5.试水高端健康医疗服务

  发展生物医药、精准医学、BT-IT-DT融合等产业,规划建设高端医疗城、生命健康产业园、中医特色诊疗集聚区等载体发展,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国际招商,鼓励医疗健康服务机构与国际知名医疗服务机构合作。联合三甲医院和涉外医院,发展特色专科、中医馆、健康管理中心,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应用可穿戴设备及移动互联终端,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开展慢性病在线健康监测和诊疗服务。

 6.打造医学美容园区

  集聚优势资源,规划建设人民南医学美容园区。建立“罗湖区医学美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医学美容、抗衰老、假体耗材、化妆品、修复品、办公、医美文化、餐饮、康体等诸多元素为一身的“医美一站式”消费中心。举办国际医学美容大会和高峰论坛,强化罗湖医学美容产业的品牌效应。

 7.拓展养老健康服务

  整合梧桐山、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生态资源,打造健康管理和养生休闲服务基地,重点发展疗养度假、中医养生、照护康复等特色服务。引导“候鸟式养老”地产合理开发和有序发展,拓展养老健康服务消费链条。

 六、规划实施保障 (一)明确规划实施机制

  分解有关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理推进罗湖区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目标的监测预警,强化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及时发展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二)加快城市更新进度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职能清晰、分工明确、权责统一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通过项目整合、流程并联、信息共享、主动服务等方式,对原来的审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重构,简化城市更新审批流程,提高城市更新审批效率。探索政府出资设立城市更新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规模化投资。

 (三)健全人才建设机制

  落实“菁英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财政上优先保证人才发展的资金投入,探索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科学使用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培训进修、科技服务等人才类财政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杰出人才奖励和重点人才工程建设。

 (四)落实产业扶持政策

  强化相关产业政策联动协同,以政策创新和关键政策突破为抓手,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土地保障、配套建设等方面,落实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向市政府争取罗湖重点产业发展在对有关项目规划及建设方面实施先行先试的自主权。

 (五)做好监管评估工作

 建立规划实施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实施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动态监控评估相关任务执行落实情况,真实反映年度经营结果与规划目标的差距,并落实整改和总结经验。根据客观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对规划目标及任务做出适当调整,指导下一年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