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来源:罗湖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3-01-2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提请印发了《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作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起草背景

  “十三五”时期,罗湖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推广罗湖医改经验,巩固扩大改革成效。

  “十四五”时期,迎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重大战略机遇期,深化医改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绘好“十四五”发展蓝图,对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全面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着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优化我区卫生健康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居民健康需求适应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明确我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创新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我区卫生健康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 年)》《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深圳市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总体要求

  《规划》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主要目标:居民更健康。到 2025 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力争提高50% ,人均预期寿命在 2020 年基础上提高 1 岁。主要癌症早期检测率达到 60% ,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提高到 50% 。高血压规范管理率、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提高至 65%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 1 个百分点。 65-74 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下降至 15% 。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到 2025 年,“医防融合”“医教融合”“医养融合”等改革举措进一步发挥战斗力。对居民进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获得最好的健康收益,切实减轻医保费用和个人自费压力等。

  三、主要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区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狠抓工作落实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持续深化罗湖医改为引领,从“大卫生、大健康”角度出发,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健康为导向的医保制度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辖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探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认真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用制度形式予以固化,加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工作交流和融合,完善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升“平战结合”能力。进一步调动全区卫生健康人员积极性,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奋力谱写健康罗湖建设新篇章。

  《规划》具体包括12个领域,涉及持续深化罗湖医改,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升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妇幼健康和新时期家庭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卫生健康综合监管,推动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深港医疗卫生合作等方面。

  为了确保《规划》顺利组织与实施,制定了7大保障措施,分别是:(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二)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责任,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向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倾斜。(三)完善财政补助体系,低三级医院门诊补助,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补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事定费”的方式,制定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实施方案,并建立补助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占比,切实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四)强化部门联动,区财政局加强经费保障和监督。区委编办和区人力资源局做好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区建筑工务署、区住房建设局等部门做好重点项目建设。民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共同推进医养融合。其他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协助实施规划。(五)完善监管体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指标,完善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六)注重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和卫生健康文化建设,促进医务工作者廉洁行医,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等制度。增强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塑造卫生健康行业新形象。(七)加强行业宣传,加强对重大卫生健康政策、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突发事件的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卫生健康行业良好形象,营造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加强党对深化医改工作的领导,将医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尊重和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形成更多原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二是科学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充分发挥医改效果监测管理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医改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机制;认真开展医改中期和末期规划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三是强化宣传,合理引导预期。做好政策解读和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医改、支持医改、参与医改的良好氛围。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