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增速低位运行 全年走势不容乐观
——罗湖区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8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25.75亿元,增长1.7%; 非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7.10亿元,下降0.6%。按市分解给我区的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87亿元计算,上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的49.3%。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运行。前5个月,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累计增幅逐月回落,从2月的10.8%一直回落至5月的0.3%,累计下降幅度达到10.5个百分点,至6月份,回落幅度有所企稳,增长0.7%,累计增幅比1-5月提高0.4个百分点。但从各月投资增幅走势看,我区投资增速仍然是在低位中运行,低于全市增速10.4个百分点,为各区最低水平。
2012年上半年各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及计划完成情况
各区排名 | 2012年任务分解 | 上半年投资增速排名及完成情况 | |||
投资额(亿元) | 增速(%) | 投资额(亿元) | 增速(%) | 计划完成率(%) | |
全市 | 2457 | 15.0 | 919.1 | 11.1 | 38.4 |
1、坪山 | 185 | 36.9 | 75.3 | 32.5 | 40.7 |
2、光明 | 206 | 18.9 | 87.2 | 32.0 | 42.4 |
3、南山 | 316 | 6.7 | 126.7 | 14.9 | 40.1 |
4、宝安 | 721 | 18.0 | 265.1 | 9.1 | 36.8 |
5、龙岗 | 667 | 16.9 | 203.9 | 5.7 | 30.6 |
6、盐田 | 94 | 5.5 | 43.9 | 3.0 | 46.7 |
7、福田 | 181 | 0.4 | 74.2 | 1.6 | 41.0 |
8、罗湖 | 87 | 7.4 | 42.9 | 0.7 | 49.3 |
2、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幅度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一直高居50%以上,今年上半年各月累计增速波动幅度较大,其中降幅最大的是2月,下降12.8%;升幅最大的是6月,增长1.7%,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波动而变化。6月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带动下,全区投资增速止跌回稳,增速较1-5月微升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区在建房地产项目16个,累计完成投资25.75亿元,增长1.7%,其中续建项目中,增幅最大的为合正荣悦府和京基金融中心两个项目,分别增长219.9%和14.3%; 受工程收尾及资金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淘金山湖景花园二期、东郡广场、德宏天下华府三个大型房地产项目分别下降76.8%、62.1%和14.5%。
3、跨区项目投资大幅下降。近五年来,跨区项目在地铁二、三、五号线及丹平快速路的拉动下,完成了较大的投资量,为我区近几年来能够顺利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今年随着地铁二、三、五号线的相继投产运行,跨区项目投资占全区非房地产项目投资的比重由去年上半年的53.9%下降为今年上半年的23.4%, 减少30.5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额仅为4.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6%。按这样的走势,如我区在下半年没有大型的跨区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产生较大的投资量,那将会对我区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会有较大的影响。
4、投资资金来源远低于投资增速。从上半年全区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情况看,资金到位情况并不理想,上半年全区在建项目到位资金为77.79亿元,同比下降13.3%,低于投资增速14.0个百分点。除国内贷款资金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外,企业自筹资金与其他资金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国内贷款资金增长84.6%, 自筹资金下降33.1%,其他资金下降8.2%。从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达49.8亿元,同比下降22.1%,其中,国内贷款9.27亿元,增长52.5%;企业自筹资金18.38亿元,下降12.9%;其他资金1.32 亿元,下降85.5%。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0.70亿元,下降87.6%;个人按揭贷款0.62亿元,下降82.1%。
二、影响投资增长的几个因素
1、项目、土地和资金争取的难度加大。目前,市里的扶持资金主要集中到重大项目上,企业立项难度大于往年,贷款比较困难,投资动力下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我区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2、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劲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我区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仅有3个,且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偏小,三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只达到15.0亿元,与前几年计划总投资达到60亿元、34亿元和25亿元的京基金融中心、华润中心二期和东郡广场这些大项目相比,近年来我区房地产项目呈现投资规模小、后劲不足的特点。
3、项目建档手续不完善影响统计上报。国家统计局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制度方法进行了改革,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严格审核入库制度,未及时上报新开工项目入库所需资料或是资料不全,均无法纳入统计;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实行“一套表”网上直报系统后,按照“先入库、后有数”,“要进库、走程序”的报送原则,新增建设单位每季度入库一次,可能存在新项目投资统计相对滞后的情况,需要相关各部门和项目投资主体单位的足够重视。
4、部分年计划投资较大的项目推进缓慢。已列入去年我区十大开工项目中的水贝国际珠宝交易广场、特力-吉盟工业区改造和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在《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出台后,建设单位必须要重新调整专项规划,这样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打击了改造积极性。这批项目进展缓慢,对我区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5、项目审批程序繁琐耗时较长。在推动项目进展过程中,许多项目建设单位反映,行政审批程序较多,进展缓慢。例如,更新单元规划从市规土委技术委员会审批后,要经过规划公示,上建环委会议审批,到正式批复更新单元规划,约6个月;《用地方案图》核发要通过市规土委分局业务办公会议、处室业务会、委员会主管副主任业务会及主任办公会四次会议,约6个月;《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复后,项目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开展建筑物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规划报建等。
三、加快投资力度的对策和建议
1、关注重大投资项目。要对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积极跟进,了解项目进程和计划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上下联动全力推进项目的建设,力争通过重大项目稳固我区整体投资的增长。
2、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和新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对任何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都要做到目标、任务、措施、时间、责任五落实。坚持一手抓在建、一手抓前期。对在建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稳中求快,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早日竣工;对新开工项目,尽快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环评等工作,加强协调服务,确保按时开工、及时入库;对拟开工项目,抓紧落实配套资金,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加快完成规划、用地、环评等审批手续,确保尽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3、加强部门联系,落实部门责任。一是项目责任单位要牵头组织召开项目建设情况分析会议,及时掌握投资进程和存在问题;二是发改局、住建局等部门要按相关文件要求,及时把办理的项目抄送至统计部门,使项目统计信息来源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