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罗湖政府在线 发布时间:2017-05-1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面推进罗湖振兴发展,辖区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发展好于预期,实现了“开门红”,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本地生产总值(GDP)491.73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为:0.0:4.6:9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21亿元,增长9.1%,增速与全市持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3亿元,增长0.2%。

  ——固定资产投资额55.04亿元,增长36.6%,增速全市第一,完成区预期目标220亿元的25.0%、市下达任务226亿元的24.4%。

  ——国地税之和(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135.63亿元,下降6.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2亿元,增长11.3%,比预期6.7%的目标高4.6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494.93亿元,增长2.4%。其中,出口354.32亿元,增长10.4%;进口140.61亿元,下降13.3%。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主要行业表现各异

  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区GDP增长8.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最好开局。在主要行业中,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和批发零售业共拉动我区GDP增长9.6个百分点,有效弥补了房地产业负拉动1.2个百分点,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体情况如下:

  1、金融业增长有所加快。一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8.50亿元、占GDP比重40.4%,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

  2、非营利性服务业高速增长。一季度,财政八项支出增长273.4%,在此拉动下,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8.80亿元、占GDP比重12.0%,增长21.8%,比上年同期加快16.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7.6%。

  3、营利性服务业持续高速增长。一季度,受益于规上营利性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3.3%(1-2月数据),我区营利性服务实现增加值65.86亿元、占GDP比重13.4%,增长13.5%,创近5年来的新高,已连续5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1.2%。

  4、批发零售业增长有所放缓。一季度,我区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5.98亿元、占GDP比重15.5%,增长3.3%,比上年同期放缓1.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7%。

  5、房地产业出现大幅下滑。一季度,受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下降31.1%的影响,全区房地产业增加值43.96亿元、占GDP比重8.9%,下降10.0%,拖累GDP 1.2个百分点。

  (二)增长动能持续调整,结构质量稳步提升

  一季度,其他服务业(含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增加值增长1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8%,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为近9年来新高,连续3年超过商贸业,仅次于金融业,成为近年来拉动我区经济增长主要动能之一。从行业看,商务服务业延续近6年两位数增长势头,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增长15.3%,占GDP比重达6.0%,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0.6%,比商贸业高出5.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为0.0:4.6:95.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内部持续高端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比GDP增速快2.6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比重75.6%,同比提高2.1百分点;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增长10.5%,比GDP增速快2.0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比重70.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经济质量稳步提升。每平方公里GDP产出为6.2亿元,同比增加0.7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7倍,居全市第二。每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7.4%、10.8%和11.0%。

  (三)新企业增添新动力,创新发展势头良好

  新企业贡献明显,不但弥补了退库企业的影响,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6年,我区新增“四上”企业创历史新高,达339个,营业收入409.35亿元(2016年数据),是92个退库企业带走营业收入42.04亿元(2015年数据)的9.7倍。一季度,批发零售业新增企业销售额增长40.9%,对限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增长贡献率达33.9%;住宿餐饮业新增企业营业额增长25.8%,对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贡献达80.4%;1-2月,商务服务业新增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5.1%,对规上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贡献率为6.9%,为行业发展、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

  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区有R&D支出的企业89家,R&D支出10.02亿元,R&D人员4557人(企业平台数),分别是2015年的6.4,4.7和4.5倍。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在0.6%左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良好。全区19个商业供应链实现销售额67.57亿元,增长254.7%,高于限上商品销售额平均增速241.0个百分点;纳入统计的商业综合体4家,一季度营业额25.64亿元,增长9.3%。

  (四)城市更新助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04亿元、增长36.6%,增速全市第一,连续14个月超过30%。其中,地价28.3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1.5%;市区两级政府投资7.5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3.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4.68亿元、增长120.8%,非房地产完成投资20.36亿元、下降17.2%。新入库项目17个,完成投资8.12亿元,占全区投资的14.8%,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5.1%,投资额超亿元项目达6个。

  一季度,在报城市更新项目22个,完成投资44.35亿元,增长60.0%,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80.6%。

  (五)商品消费平稳增长

  一季度,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21亿元,居全市第二,增长9.1%,增速与全市持平。从限上企业看,零售市场回暖,新增企业拉动强劲,网上零售出现下滑。一季度限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3.7%,比上年同期加快5.0个百分点;新增企业零售额增长82.3%,对限上批零企业零售增长贡献率达54.7%;限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下降15.7%。

  从主要商品看,汽车零售表现良好,增长11.7%;与时尚、高端消费和文化消费和居住类等相关商品零售亮点纷呈,服装类零售增长12.8%,金银珠宝类增长67.1%,书报杂志类增长13.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2.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7.5%。

  (六)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一是批发业前20强企业销售额298.22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的57.5%,增长51.6%,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速23.4个百分点,对限上批发业增长贡献率达119.5%。

  二是零售业前20强企业销售额145.97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的82.2%,增长1.4%,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速1.1个百分点,对限上零售业增长贡献率为193.3%。

  三是商务服务业前20强营业收入(1-2月)26.0亿元,占全区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0.7%,增长42.5%,拉动规上商务服务业增速22.9个百分点,对规上商务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86.3%

  四是住宿餐饮业前20强企业实现营业额10.02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的55.8%,增长5.3%,拉动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增速2.8个百分点,对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贡献率为319.8%。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