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罗湖区工业持续深度调整,效益初现好转。全区11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4.23亿元、下降12.7%(现价同比增速,下同),主营业务收入485.19亿元、下降11.5%,实现出口交货值100.93亿元、下降8.9%,占辖区工业总产值的21.3%、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创造增加值78.01亿元、增长19.3%,利税总额44.44亿元、增长30.1%,期末从业人员39427人、下降5.3%。
一、黄金珠宝规模萎缩,经济效益初见好转
2016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和城市更新改造影响,罗湖区黄金珠宝制造业内部竞争加剧,企业生存空间大幅缩减。年底,规模以上黄金珠宝制造业77个,较上年减少9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77.21亿元、下降21.8%;完成出口交货值23.65亿元、下降47.2%。与此同时,黄金珠宝制造企业深挖内部潜力,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效益好转,创造工业增加值26.02亿元、增长3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4%,创造利税总额9.48亿元、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21.3%,人均工资达4006元/月、增长1.6%。
二、前20强企业规模降幅收窄,效益成效显著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前20强企业经营持续调整,但调整幅度较上年收窄。前20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8.75亿元、下降12.9%、降幅比上年收窄41.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20.9%、增幅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0%、提高了1.0个百分点,利税总额31.00亿元、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69.8%、降低了13.0个百分点。
三、主要行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稳步增长
2016年,罗湖区工业总产值排前四位的行业分别为“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黄金珠宝生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5%、11.2%、10.6%、10.0%。四大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28.09亿元、下降13.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3%。近年,罗湖区工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0年开始逐年提升,2014年达到峰值84.0%,之后急速回落,2016年为58.5%;而其他三个行业比重则稳步提升,罗湖工业从一业独大逐步向多产业齐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