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2016年从业人员劳动工资情况分析

来源:罗湖政府在线 发布时间:2017-07-27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16年,罗湖区积极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努力提升民生福祉。年末纳入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法人单位2784个,从业人员50.4万人,工资水平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一、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稳居全市第二位

  2016年,我区城镇单位(非私营法人单位)1730个,从业人员40.3万人,城镇在岗职工37.1万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5205元,同比增长8.2%。从全市看,我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排名居全市第二,仅次于南山区。

  二、私营企业工资增速放缓

  2016年,我区规模以上私营企业1054个,从业人员10.1万人,年平均工资55574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2015年下降10.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2.86万人,占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从业人数的28.4%,年平均工资61129元、增长5.7%;制造业从业人员1.70万人、占16.9%,年平均工资46508元、增长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1.10万人、占10.9%,年平均工资60869元、增长-18.6%。

  三、内资单位吸纳人员最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工资最高

  纳入罗湖区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单位中,内资单位吸纳就业人员最多,为39.4万人,占78.2%;外商投资单位吸纳就业人员最少,仅为5.3万人,占10.6%;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吸纳就业人员为5.6万人,占11.2%。从单位平均从业人员看,外商投资单位最多,单位平均从业人员为389人;内资单位为178人;港澳台商投资单位为131人。从工资水平看,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年均工资97649元,略高于内资单位的95306元,外商投资单位年均工资最低,仅为71096元。

  四、批发零售业吸纳就业人员最多

  纳入罗湖区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单位中,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吸纳就业人员最多,分别为77130、63957和59505人,占比分别为15.3%、12.7%和1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最多,为1135人,其次为金融业和建筑业,分别为1066人和780人。

  五、行业间工资差距仍比较突出

  从行业看,2016年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仍然突出。排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97302元、223805元和173231元。排名后三位的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分别为39981元、45055元和59090元,行业极差257321元。

  注:

  1、本文数据为平台初步汇总数,最终数据以市统计局公布数据为准。

  2、城镇非私营单位:辖区内纳入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