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2018年,罗湖区本地生产总值(GDP)2253.6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下降27.3%;第二产业增加值81.65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2170.74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6.3%,提高0.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1亿元,下降27.3%;工业增加值52.47亿元,增长0.2%;建筑业增加值29.51亿元,增长7.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04.74亿元,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79亿元,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83亿元,增长5.5%;金融业增加值778.40亿元,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210.61亿元,增长5.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34.05亿元,增长10.3%。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2018年,罗湖区服务业结构向高端提升。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服务业的73.0%和68.4%,分别提高0.3个和1.1个百分点。新动能进一步提升。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1%,快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6.3%。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居全市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2%,增速快于GDP3.9个百分点,为2013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密度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每平方公里GDP产出28.62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4倍,居全市第二。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和电耗分别下降6.5%、6.8%和4.6%。每平方公里建成区单位数超过1800个,密度居全市第二;每平方公里个体户超过1000个,居全市第一。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8年,罗湖区固定资产投资281.48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达22.9%,连续41个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其中,棚改固定资产投资76.66亿元,同比增加63.16亿元,占投资的比重为27.2%,是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更新投资131.68亿元,占投资比重为46.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
2018年,罗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达1310.26亿元,增长7.5%。从限上批零企业的商品零售类别看,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通讯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书报杂志类、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68.7%、34.1%、18.4%和12.2%。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