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办将以“产业提升年”以及职能转型为契机,突出产业空间拓展及保障服务工作职责,联通产业空间供需两端,推动建立产业发展与空间资源联动工作机制,加大产业空间资源调控力度。
(一)统筹建立健全产业空间供给端数据库
一是完善产业空间“一张图”、“一张表”。全面梳理汇总我区所有产业空间情况,在政府物业、国企物业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产业空间”模块,实时更新录入辖区产业空间的信息,通过该系统的电脑端、手机端“一张图”实时、全面掌握全区产业空间出租或出售信息,同步制定产业空间信息“一张表”,建立产业空间台账。二是打造产业空间“可招商库”。优化企业服务平台(罗i企)的“寻空间”板块,将产业空间台账信息定期导入“罗i企”平台或打通物业信息系统与“罗i企”平台的数据互联,打造在线罗湖产业空间“可招商库”。三是夯实产业空间保障基础工作。全面梳理区政府、区属国企闲置的写字楼、商业、厂房等物业,通过改造、装修后提升为契合我区产业发展的利用空间;按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的模式推动老旧工业区提质增效;针对重点楼宇、工业园区,引导物业管理方或出租方有序做好空间规划,打造连片产业空间;通过新建产业用房、城市更新改造、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及项目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等方式,多渠道供给产业空间。
(二)统筹建立产业空间需求端数据库
一是做好产业空间需求统筹工作。由我办定期收集汇总产业部门、各招商先锋队、各招商部门的产业空间需求,统筹汇总全区产业空间需求。二是做好产业空间需求数据治理和与现有空间供给的匹配工作。针对各招商主体提出的产业空间需求从产业业态、用房地理位置及楼层需求等进行分析,从产业集聚发展、楼宇产业布局以及招商引资和商办去化联动进行供需匹配,为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做好重点引进企业空间“一对一”服务。针对重点企业或者对产业空间有特定要求的企业,可提供“一对一”服务。
(三)信息赋能,持续推进产业空间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优化政府物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数据治理,理清政府物业底数。计划从三个方面对该系统做进一步优化升级:1.优化业务模块功能,对系统中现有业务流程操作的便利性、可靠性、准确性提高要求,同时对系统权限进行优化,让街道、社区共享政府物业信息资源;2.充分发挥系统数据底座作用,额外开发集合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公开等功能的产业用房数据模块,打造罗湖产业空间数据库;3.精简系统移动端界面,重点突出数据统计功能,为政府物业查找和筛选提供更为便捷的使用体验。二是抓好物业信息可视化优势,打造罗湖区物业空间、产业空间“数字沙盘”。计划就该系统应用场景方面作如下三个方面工作:1.进一步优化已开发测试的“物业空间”场景应用,在现有基础上,结合罗湖区行政划分,将物业分布情况有选择地投射在地图上,形成“物业数字地图”;2.根据现有开发进度,同步开发“产业空间”场景应用,将物业筛选查找等场景模块平移进来,并作针对性优化;3.探索全区物业数据多维度统一代码操作路径,实现多个政府平台物业数据互通。三是突出产业空间保障和服务功能,研究产业空间政企服务平台设计方案,助力罗湖招商引资工作。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立产业空间服务平台,在区企服中心已开发“罗i企”小程序基础上升级优化,在平台后续建设方面建立长效运营机制;2.全面梳理产业空间数据,通过试点推广等方式开展对产业用房信息的采集、审核、评价及发布等工作;3.建立产业空间供需反馈机制,将产业空间信息同步至各产业部门、招商先锋队、各街道办,同时针对产业空间需求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反馈。
(四)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守正创新,通过社会化运营或过渡性安排调整使用功能等方式利用空间资源
一是在社区配套物业满足辖区居民使用需求及保留原规划功能的前提下,根据辖区招商工作的需求,做好社区配套用房等非产业空置物业临时调整为产业发展用房工作。二是最大化利用区属物业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区属物业空间的价值。三是配合区文体局做好综合文体中心的社会化运营工作。四是配合区民政局做好罗湖区民政事务中心市场化改革工作。
(五)系统谋划,定点推介,全力做好A6地块大楼产业空间的招商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A6大楼招商工作。加强与华润公司对接沟通,针对A6地块大楼产业空间的优势开发制作招商宣传册、宣传视频,与区企服中心等部门共同开展全球招商工作,通过开展“空间开放日”等活动,定点宣传推介A6地块大楼产业空间,鼓励企业提前入驻、同步装修。二是完成A6地块大楼物业管理公开招标工作。做好湖贝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一期A6地块大楼竣工交付后物业管理的衔接工作,推进完成大楼物业管理公开招标等工作,使物业管理单位提前介入,利于日后A6大楼投入使用。
罗湖区机关物业管理办公室
2025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