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财政局(国资委、集资办)2007年工作总结

来源:罗湖政府在线 发布时间:2008-01-1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对财政工作者来说,200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年财政、国资、集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年,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功能罗湖”产业优势,推动财政收入取得历史性丰收的一年;是以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为指针,落实“三个倾斜”,为罗湖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一年;是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财政职能得以进一步强化的一年;是充分发挥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职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一年;是狠抓内部管理,推行阳光工程,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年。

  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局班子团结协作,全局干部职工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结果,区委、区政府多次对财政、国资、集资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现对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住“功能罗湖”产业优势显现的机遇,推动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丰收

  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30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4.85%,比上年增加85055万元,增长42.9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25814万元,全区财政总收入40890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1.04%,比上年增加83852万元,增长25.80%;全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7764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5.42%,比上年增加82192万元,增长27.82%,加上上解支出30891万元,全区财政总支出40853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0.99%,比上年增加83790万元,增长25.80%。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68万元,连续二十六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预算外政府专项资金收支方面,全年预算外政府专项收入2788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预算外政府专项支出2177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49%。

  今年以来,我区财政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全年预算收入增幅居全市六区之首,这也是我区近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大丰收。经济决定财政,近几年罗湖财政收入从增长乏力到不断突破新高的转变,反映出罗湖经济的内生增长力不断增强,正逐步由投资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拉动型经济,这正是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功能罗湖”、“效益罗湖”主线,发挥政府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环境、主动做好服务的结果。

  为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税收变化情况,加强分析,及时反馈,确保收入按进度完成。我们多次到市区财税部门及辖区纳税大户走访调研,了解税收动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对影响税收的各种因素逐项分析,在力争准确预测的同时,积极推动各项税收稳步增长。

  二是主动与各征收部门沟通、协调,强化收入征管。国税部门紧抓主体税种征收,清理漏征漏管户;地税部门克服新系统上线和领导班子交流的困难,加强第三产业税收征管;各街道、公安、城管、租赁、环保等部门各尽其职,超额完成了非税收入任务。

  三是主动向上级政府及财税部门反映我区情况,积极争取财力支持。我们将积极向市里反映我区罗湖人均财力仍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实际情况,争取到市对我区年终一次性补助1亿元。

  二、以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为指针,落实“三个倾斜”,为罗湖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以提升民生净福利水平为导向,积极推进“双年”工作,全力保障资金实现向基层基础、民计民生和重点支柱产业倾斜,把有限的财力投向扶持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改善老旧社区和“城中村”和“插花地”基础设施建设,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社会保障等急需和必需支出上。重点解决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以及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年区财政预算安排基层基础和民计民生支出共23.11亿元,占年度区财政预算总支出的74%,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年预算内对社区建设和街道财政的投入达到3亿元。通过加大对基层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强化了基层组织社区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

  在编制我区2007年度预算过程中,局领导班子带领相关科室深入调研,跑遍了所有街道和几十个行政事业单位,了解部门困难和资金需求;从清理大量的基础信息入手,结合部门预算草案的编制,多次逐类逐款对收支预算草案进行修改,努力使预算编制符合实际需求。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一般性经费开支,强化预算约束刚性,从严审核和管理专项资金、临时请款,并做好跟踪检查;努力完善财政支出管理的各项配套措施,健全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

  为做好财政超收资金的安排工作,我们结合财政部和市财政局有关今年财政超收安排的指导性意见,充分考虑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确保正常运转、解决民生民计、建立预算稳定调节机制等三项原则进行安排,得到区领导和绝大部分单位的认可。

  三、深化改革,规范管理,财政职能得以进一步强化

  我们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为龙头,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财政管理职能。

  一是进一步规范街道财政管理,使街道收支更加细化、透明。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筹划,今年6月1日,我们联合区监察局、区会计核算中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街道财政管理的通知》,对街道的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资金管理、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将街道预算外资金纳入区财政专户,并将街道预算内外收支编入一本预算之内。目前,十个街道全部按要求实现了规范管理。

  二是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严格支出管理。在预算编制中,结合新的收支分类科目要求,对教育费附加、农林水等专项资金细化到项目。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控制一般性经费开支,从严审核专项资金、临时请款,努力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各项配套措施。

  三是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按照市财政局部署,从9月份开始进行市区联动的教育费附加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2004年至2006年区教育局所属53家学校的2亿多元教育费附加资金进行专项绩效评价,在各学校完成自评的基础上,对6所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初步评价报告已经完成。

  四是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加强票据管理工作。完善了财政票据管理操作流程,规范了票据的领购和核销,做到防患于未然。对2006年以前领用的票据进行了全面清理核销,对医院、街道、租赁管理局的票据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查与调研。

  五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资产登记手续。2007年,我们开始对政府投资项目中,已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工程,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同时,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资产登记流程》、《政府投资项目资产登记表》及《政府投资项目资产移交表》,并对相关流程做出了规定。

  六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保证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公开。今年我们编制了《2007年深圳市罗湖区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2007年政府采购计划》等制度,明确了政府采购范围,提高了政府采购的效率。同时,在全市六区中最先将“区属医院的医疗耗材项目”加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确定将“无纺布类、检查类、胶片类、试剂类、试管类以及注射器类六类用量较大的医疗耗材”纳入区政府集中采购。

  七是继续按照“三个集中”原则,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对资金支付、银行账户管理、会计核算均实行集中管理,确保了资金支付的安全和高效。

  八是服务辖区财会人员,严格代理记账审批管理。按照规范管理、服务至上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和会计系列考试考务工作,全年组织1万多人次参加各类考试。做好代理记账机构审批和会计从业资格审批两项行政审批工作,严格按照《深圳市代理记账机构管理办法》和《深圳市会计条例》进行监督管理。

  四、充分发挥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职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一)多管齐下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为从制度上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我们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意见》和《罗湖区经营性国有资产收支预算编制办法(暂行)》、《罗湖区属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规定(暂行)》、《深圳市罗湖区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暂行)》、《罗湖区属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暂行)》等四项管理制度,已按相关程序报批。

  按照区领导的要求和市财政局的部署,于今年3月至6月开展了全区资产清查工作,汇总了区属170个单位的资产清查报表,初步摸清了全区行政单位家底。

  为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与区相关部门共同处理了鸿寅、新纪元、莲塘房地产、合丹医药、罗湖物贸、罗湖区农牧发展公司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妥善协调处理了今年1月和11月北京甲乙丙公司两次就罗投担保借款追加罗湖区政府为被执行人的诉讼案件。并以此为契机,对历史原因形成的财政周转金进行了梳理。

  (二)积极引导,大力扶持,指导股份合作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为规范股份公司运作,加强换届选举指导,我们代区政府草拟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体股份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意见》以及《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已由区政府批准实施。按照区领导要求,我们深入摸查全区29个股份合作公司的基本情况,及时排查各公司存在的问题,以简报形式定期向区有关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今年已有19家股份合作公司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占今年换届选举27家股份合作公司的70%。

  同时,2007年安排股份公司扶持项目21个,总投资2618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500万元,股份合作公司配套资金1118万元。为增强股份合作公司凝聚力,我们策划组织了第四届股份合作公司文化体育节,并取得圆满成功。

  五、规范内部管理,推行阳光工程,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学习型机关。我们通过完善局长办公会、局务会决策机制、设立局长信箱等方式,加强了民主集中制和政务公开;通过进一步健全局内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了内部运作机制;通过科室调整和岗位轮换,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经过全局共同努力,内部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我们通过制定《机关干部学习制度》,建立提高干部素质长效机制,鼓励干部投入到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组织全局干部参加各类必选和自选培训外,调动各科室力量,邀请市财政、深大、党校等专家学者就财政管理、财政改革等课题进行专题培训7次。积极开展信息调研工作,全年在市、区各类信息专刊上发表文章、信息10余篇,其中一些还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还组织力量参加各种专题研究,在茂财杯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申请并完成了一个广东省财政重点科研课题。

  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工作作风建设。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党风廉政建设任务逐项分解,责任到人,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融入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廉政教育读本、观看廉政教育片,针对其他区出现的一些公务员违法违纪现象,及时组织学习,教育干部职工引以为戒。积极组织参加纪律教育月、排头兵实践活动,在区纪委组织的“说说身边勤廉事”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

  三是以党建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凝聚力得到加强。今年,我局进一步健全党组织建设,根据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了局党总支,下设机关和离退休两个支部,支部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离退休干部工作得到加强。我们积极开展驻挂社区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组织慰问生病住院的老同志和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动员干部积极参加扶贫助困和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局工会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区机关各项体育活动,举办球类比赛等,出现了全员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潮,营造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氛围。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