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机关物业办紧紧围绕服务疫情防控、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政府物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工作,全力落实区委区政府物业资产盘活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助企惠民纾困租金减免工作,发挥政府物业对全区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强有力支撑作用,为全区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物业保障。
一、全力推进政府物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工作。
2021年11月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办全力推进政府物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完善工作,1.0版本已建成投入使用。
(一)一网打尽全覆盖。按照2月9日时任区委书记刘胜同志提出的“责任、覆盖、规范、效益”的八字方针和德繁区长提出的“底数清、一张网、一网打尽”的部署要求,全区所有政府物业(包括区机关物业办管理物业和非区机关物业办管理物业)全部纳入系统管理。目前,已录入121.41万㎡1503处物业(区机关物业办在管物业已全部录入),建立了涵盖物业来源信息(上传产权接收协议及接收确认书869份、委托管理协议309份、现场照片202张)、产权信息(录入1503处物业地址、面积、功能、办证情况)、经营使用信息(录入350处出租物业的承租户、出租面积、出租期限、租金价格等信息并上传物业租赁合同、物业出租审批表、招租信息、公示信息等物业出租资料)完整详尽的基础数据资料库,并预留了与区保障性住房系统、区国企物业系统的对接端口。
(二)一站管理全流程。一方面,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融合“业务场景+流程化”概念,打造对政府物业从资产管理、租赁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另一方面,每个阶段都有留痕并可追溯历程,如租赁审批板块细项中的可租赁面积设置、租赁权限分配、单元划分、租赁分配、租赁审批均实现全留痕、可追溯线上管理。
(三)一图呈现全景式。将全区所有政府物业在首页地图“一张图”全景式呈现出来,通过索引或缩放的方式可查找到所有物业,并且点击物业图标可以呈现出物业详细信息。同时,全区物业总数、总面积、出租总面积、空置总面积、产业用房等重要信息均通过图标的方式在首页呈现。
(四)一表导出全要素。通过后台数据台账功能可以将物业所属街道社区、产权情况、出租面积、空置面积等全要素物业信息通过“一张表”的形式导出。同时可按照物业名称、物业类型、所在街道、社区、楼栋等不同要素精准钻取所需数据。
(五)一键查看全动态。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治理开发设计出手机移动终端模块领导看板,便于区领导实时动态掌握物业总体情况和使用经营情况,充分发挥政府物业对全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层基础和社会民生的支撑保障作用。
(六)向科技要效益。(1)开发了预警监测模块。对租金异常(租金低于评估价)、租期异常(租期超过5年)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物业在系统中进行预警监测。(2)开发物业巡查模块。一是物业巡查打卡功能。物管员点必须通过定位获取巡查物业的定位信息,只有定位在楼栋坐标100m范围内才算有效,能够有效的监督物管员落实安全巡查检查。二是物业安全巡查整改功能。领导通过手机端可以随时掌握物业巡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未整改情况,便于督促未整改安全隐患整改到位,确保政府物业安全。
二、加快推进助企惠民纾困租金减免工作。
全力落实《深圳市罗湖区抗疫助企惠民纾困“十条”措施》部署,秉着“既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不漏一户给予减租,又确保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一家都不能减”的要求,我办对于如何甄别符合条件减租企业穷尽办法,下足功夫。
(一)对于如何确定小微企业,由于工商网、小微企业网和税务部门有不同的认定,考虑到工商网、小微企业网相对静态(一两年不变),而税务部门是动态的(每季度更新),我办请求区税务局协助甄别承租对象是否为小微企业,认定更加精准。
(二)鉴于《“十条”措施》对外公开版没有明确位于罗湖辖区外的区属政府物业的承租人以及位于罗湖辖区的物业但承租人注册地不在罗湖的承租人不给减免租金,而内部操作版又要求须在罗湖实地经营的承租人才能减免,故造成我办对以上两类承租人是否给予减租把握不准。我办专门报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并最终明确一并减租。
(三)“创新型产业用房除外”没有一刀切,而是甄别是否享受了创产用房政策,不管承租物业是否为创产用房,只要享受了创产用房政策的就不给减租,没享受的在符合其他减租条件的情况下就给予减租,真正为企业纾困解难。
我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减租工作,分四批次完成符合减租条件租户的减租公示工作,符合减租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计203家,减免租金合计2399.69万元。目前,我办减租工作基本完成,对于个别承租户对小微企业认定存在争议的,我办持续跟进,确定一家,减免一家。
三、推进城市更新,全力做好公配物业配建、政府物业复建拆赔工作。
(一)以我区民生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公配物业配建工作。一是对东门街道物资大厦城市更新单元、罗芳村城市更新单元、田心村城市更新改造等3个项目专项规划约2.8万㎡的公共配套设施提出意见。二是与区城市更新局、开发单位正式签订东门街道湖贝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一期(A1地块)的实施监管协议。三是就冠深地块城市更新单元、景福花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边检总站二大院棚户区改造项目、湖贝蔡屋围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单元、布心村水围村等多个项目的公共配套设施(含创新型产业用房)的方案设计稿(位置及平面布局图),与区属各职能部门、开发单位进行多轮沟通、反复协调,提出意见。四是与开发单位充分沟通协调,就“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布心片区01-05地块共计16948.07㎡公共配套设施签订移交协议书(意向移交),确认公共配套设施实际交付时间。五是完成笋岗医院拆迁赔偿协议,与华润公司协商谈判相关回迁事宜,已征求完相关单位意见,拟报区政府审定。六是草拟爱国大厦政府物业复建整合安置协议,已征求完相关单位意见并与华润公司协商一致,已将相关材料报区政府,拟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二)加快推进湖贝、蔡屋围统筹片区城市更新单元内政府物业复建签约工作。湖贝片区:1、继续与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罗湖交警大队)、市公安局沟通谈判,完善修改复建协议,并函请上述单位尽快与我区签订复建协议。2、重新梳理原已签拆迁赔偿协议的区属政府物业,并根据市政府2022年5月17日批示精神,召集区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国资局等相关单位及华润公司,就政府物业复建签约进展及存在问题展开座谈。蔡屋围片区:1、完成与省公安厅第九处政府物业调剂移交协议、与京基公司复建整合安置协议的签订工作。2、与市公安局、京基公司就市公安局所属物业展开谈判,起草相关移交复建协议。3、走访市公安局、市住房保障署、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龙岗区财政局等5家政府单位,沟通协调政府物业复建事宜。
四、推进物业购置工作,为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建设提供物业支持。
(一)推进深业智丰大厦1栋第4层物业购置工作。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购买智丰大厦1栋第4层2488.03㎡作医疗用房。
(二)推进城建大厦25-50层购置物业相关工作。就地铁11号线二期红岭南站施工影响城建大厦项目施工效率,是否同意城建大厦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及最终交付的时间在原协议基础上相应顺延并免除城建置地公司的赔偿责任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评估。按照区政府最新要求,与深圳市城建置地发展有限公司商谈签署备忘录事宜。
(三)做好城建梅园学校及社会停车场(建筑面积63374㎡,包括学校建筑面积 55464.80 ㎡,社会停车场建筑面积 7909.20 ㎡)代建回购工作。
五、发挥政府物业平台作用,服务我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一)为区招商引资提供空间保障,协助产业部门引进并留住企业。一是以情稳商。依托罗湖商务中心等产业平台,配合区产业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为马士基、青岛啤酒、渣打银行、平安证券、英大财险、世联地产等重点企业做好服务,确保优质企业引得进、留得住,罗湖商务中心入驻企业年度纳税额连续多年超过5亿元。如我区纳税大户青岛啤酒虽然在区外建有自有物业,仍将注册地和纳税贡献留在罗湖。二是以商引商。通过走访存量企业、拜访相关行业协会等加大招租力度。如通过服务好丹马仕物流引进了丹马仕船运、德国汉堡等相关企业。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改造,优化营商环境。对水贝华达园珠宝平台中央空调、户外电梯、逃生通道进行维修改造,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加快空置物业招租。一是每月将产业用房空置信息报送给区工信局、区科技创新局、区金融服务署、区文体局、区住建局、区企业服务中心等产业部门,以便产业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将除产业用房以外的其他空置物业在深圳联交所或者深圳交易集团罗湖分公司进行公开招租。成功引进华润置地公司租赁一楼2028-2、3号商铺共621㎡。
六、多措并举,解决基层基础和社会民生物业需求。
(一)租赁社会物业。一是续租金稻田路紫荆花园A座2楼物业作为东晓街道木棉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房。二是续租翠云路中设大院侧3层物业作为东晓街道绿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房。三是续租罗湖村93号综合楼5楼物业作为南湖街道罗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场地。
(二)收回到期经营性物业。为解决我区小学学位紧张问题,支持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我办全力积极与租户协商,在租赁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推进文锦中学物业6、7号门店及春风路一楼、 二楼半层物业收回工作。
罗湖区机关物业管理办公室
2022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