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莲塘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

来源:深圳市罗湖区莲塘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2-09-08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莲塘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紧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等重点区域规划要求,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取得较好成效。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大力营造积极干事环境

  一是全年工作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较好。2021年初,街道党工委先后通过下社区、进企业开展调研,召开专题研讨务虚会,找准问题、谋划思路。按照区委全会报告、区政府工作报告及重点工作安排,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制定了街道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涵括2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书;对照区绩效考核清单,制定了街道各部门绩效考核责任分工清单,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市委政法委挂牌的莲塘村重点整治工作高效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06-16地块清拆、翠苑家园项目建设已如期完成;市消安委挂牌的消防高风险隐患整治项目加快推进;街道拟定的22个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二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有声有色。组织实施系列学习活动,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不忘初心一百年、牢记使命再出发”主题党日活动、“庆党华诞、对党表白”线上祝福征集、打造党史学习文化长廊、开展“读好书荐好书”读书分享会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政务大厅、各社区充分利用LED显示屏播放党史故事,辖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氛围浓厚持久。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区百项民生实事项目涉及莲塘的四季御园业委会组建工作已经完成,有效化解了居民矛盾;辖区主干道路品质提升已经完成,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40项重点民生项目年底可全部完成。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和“驻点干部进小区”“党员干部入户听诉”等活动,听取收集企业、社区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先后解决企业招工、居民停车、服务办事等方面问题600余个。

  三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创新高效。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选好用好“基层意见领袖”;在小区事务官基层治理模式基础上,推广实施“3+N”双链条双循环基层治理模式,推进小区双事务官、大网格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以莲塘社区软弱涣散治理提升工作获得市委组织部优秀评级为基础,结合莲塘社区商圈、住宅区与城中村多元复合、包罗万象的区位实际,以“12345”工作模式为核心,深入发掘莲塘村自清朝以来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提炼和重塑如炮楼、古树、簕杜鹃瀑布等文化印记,以港人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港籍青少年“香港国安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课堂等一系列促进深港融合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莲塘先行示范社区,跑出“后进变先进,先进变先行”的莲塘加速度。

  四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合理安排街道班子成员分工,实职领导既分管业务也兼任社区第一书记;非实职领导协助实职领导开展工作,适当安排重点攻坚任务,充分调动积极性。加快中层干部“换血”步伐,对符合条件、表现优秀的14名年轻干部提拔重用,干部面貌焕然一新。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完成社区党委、居委会换届工作,“两委”班子成员构成进一步优化;组织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开展“铸魂”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组织开展新任社区两委班子“上任五把火行动”,实际考验两委班子成员执行力、引领力。充分发挥年轻干部能动性、创新力,组建“莲塘街道8090后家园”平台,采取结对培养、集中授课、实地调研、下沉基层等方式,增强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年轻干部到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吃紧岗位锻炼成长。严格落实每月例会工作督办机制,常态进行重点工作跟踪问效、督促整改;开展明察暗访22次,谈话提醒141人次,约谈3名工作人员,诫勉谈话1人。

  (二)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一是服务群众效能不断提升。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措施直接下小区,小区事务官和党员充分发挥好“志愿服务员”“接访调解员”“事项代办员”“基层议事员”四个角色,引领联动小区业委会、居民小组及物业公司做好小区治理工作。行政服务大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厅设置“党史学堂”,用LED屏播放党史故事,书报栏放置党史书刊,让办事群众在等待之余可看可读;充分考虑老年人行动不便等因素,上门开展老年人生存认证上门服务。推出十个系列100余项“红色服务清单”,提供订单式服务。建设300多平米的“暖蜂驿站”和社区“罗小湖驿站”,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临时休息提供场所服务。

  二是重点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围绕民生“七优”目标,全力推进教育、居住、安全整治、民生设施等项目建设。国威路等9条主干道道路品质提升项目已于4月份完成;翠苑花园城市更新项目9月底完成竣工验收,74户回迁居民拿到了新房“金钥匙”;提前完成06-16地块清拆任务,保障了罗湖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东校区9月份按期投入使用;景福花园片区棚改项目、05-20地块人才保障房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港莲路工业区城市更新、冠深地块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东海莲塘富汇城市更新项目主体已基本完成,开始销售;莲塘、坳下村两个城中村综合整治项目2021年上半年完成验收。探索推动日间照料中心、党群服务站、长者饭堂、家庭医生室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立使用,确保民生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推动莲塘口岸经济带建设。开展莲塘口岸东广场环境整治提升,口岸街道调度指挥室投入使用。协调推动莲塘片区空间发展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出台,明确莲塘片区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用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平台,积极争取推动口岸免税城、鹏基、互联网、港莲等老旧工业区改造、西岭北统筹片区更新、国威路东延等项目实施。加大与香港打鼓岭乡事会沟通协商,增强服务港人能力,在臭气扰民问题解决、莲塘河景观优化利用、双边经济发展等方面互通信息、加强协作,打造深港融合发展莲塘示范区。加快辖区产业动能转换,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争取苏宁易购华南总部落地莲塘;积极引进总部企业,优化延伸产业链条,闻泰等著名企业落户园区,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战略实施提供智造空间。

  四是切实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建立街道处级领导挂点辖区重点企业制度,3月份、8月份先后2次大范围走访调研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环境提升、人才住房、子女入学、产品推介等20余个问题。联合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万象丹青·礼赞百年”红色主题中国画作品展,为辖区企业带来一道精神大餐;街道工会常态组织开展“插花”、烘焙等体验活动,不断丰富园区企业员工文化生活。创新搭建“党建合伙人”平台,汇集区科创局、区工信局、区律师协会、各大商业银行、罗湖医院集团等诸多“大咖合伙人”,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贷款融资、政策宣讲等一系列公益服务;探索建立企业青年人才智库,推动两新企业党组织建设,吸收优秀人才进党组织;举办新一轮党建合伙人签约仪式和园区企业高层圆桌会议,为街道产业以及企业发展找问题、谋思路。

  (三)加强城市管理,精心创造宜居生活环境

  一是扎牢疫情管控防线。按照市、区关于疫情防控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社区小区常态化防控、重点人员排查、居家隔离人员管理服务等措施。2020年7月起负责富临健康驿站管理工作,选优配强管理工作人员,创新举措、建章立制、慎小慎微,实现驿站560多天安全运行,进出站旅客近15000人,获赠锦旗90多幅、感谢信1500多封,被市社区小区组评为全市样板示范驿站,相关做法作为工作指引全市推广。1月7日,全市首例新冠疫情在辖区发现,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区直单位、兄弟街道的大力支持,以及街道全体工作人员14个不眠日夜奋斗,特别是封控、管控区居民的理解支持下,疫情感染在辖区实现“零”传播,1月20日实现如期解封,为全市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开了个好头。

  二是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街道重要工作,全面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实行创文与市容环卫指数测评一体谋划、推进、考核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整合创文与市容环卫指数测评点位及评分标准,按照执法责任、监管责任、主体管理责任体系,点位包干到人;组建督查专班,开展动态性督查,及时发现解决相关问题。开展硬件设施补齐行动,针对市、区发现以及街道自查发现的硬件标准不高的问题,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确保辖区创文硬件达标。

  三是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消防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夜查行动,排查消除消防安全隐患;联合交警等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净夜”以及“禁摩限电”专项整治行动,对电动车、摩托车违规行为进行打击。推动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工作,对辖区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检测,并进行全面整改。健全完善街道应急救灾体系,建强应急队伍,配齐应急物资,细化应急举措,做到应急响应及时到位。

  四是精细化治理城区。完成辖区市政道路提升整治,全面启动街道其它市政道路及非市政道路整治提升项目实施。对莲塘、坳下未进行整治提升的路边房屋墙面,进行再利用、再提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和先行示范社区建设,打造莲塘村史文化展示墙。加快完成地铁建设扫尾项目,同步规划实施辖区环境整体提升项目,推动全域环境有效提升。完成盘山道路绿道建设,仙桐体育公园属地管理基本明确。推广以民生微实事项目为载体的垃圾减量分类做法,对公厕、市场等进行微改造提升;加大市容环境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力度,联合区政数局搭建AI城区治理平台,依托AI技术积极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坚决打击违法建筑行为。用好辖区梧桐山、仙湖植物园等生态资源,打造莲塘文化符号,推动莲塘成为网红打卡地,以优质的生活生态环境,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年,在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以及广大党员群众的理解支持下,街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市“双区”建设目标、罗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街道的生态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生活环境离居民期盼还有差距;街道的区位优势未得到充分释放,发展实施路径不甚明晰,有边缘化的倾向;街道的交通动脉未完全畅通,进出莲塘路口有限,交通内外循环仍然不便;街道的产业空间未有效利用,空间环境老旧,产业业态低端,对于街道产业转型升级造成很大影响。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