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罗湖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监督取得良好成效。
一、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在落实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各项要求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审计干部铸“魂”塑“形”。始终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落实“第一议题”和“党员领导干部领学督学”机制,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次、党组会议19次,支部党员大会4次,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成果,转化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确保审计队伍思想不偏航、理论不落伍。通过传达学习、研究讨论、挂图作战,反复探索罗湖审计与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内核的融合、贯通、衔接,形成“学习-研讨-总结-提升”的良性循环,为干事创业注入“强心剂”。
(二)协调区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同向而行形成工作合力。选派审计骨干9人次参加区委巡察、纪委监委办案、组织部专项检查等工作,及时向纪委监委、组织部门转送线索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推动将审计及整改情况纳入干部述职评价、绩效考核、督查督办的重要内容,助力区委组织部“知事识人、序事辨材”,构建“由事及人”的干部管理评价模式。2022年5月,区纪委副书记带队到我局开展调研,围绕绩效审计、大数据审计等方面情况深度交流,通过共议共商、同步跟踪等方式,实现监督效能“1+1>2”的层级跃升。
(三)坚持政治统领重大决策部署工作落地落实。为推动市考区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对涉及我区问题的反馈意见严谨把关,提高整改成效。选派干部百余人次投身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白+黑”“5+2”冲锋在前,协助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物资转运、疫苗接种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打通社区防疫末梢环节,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与民进罗湖基层委员会、热心企业等携手,多次向社区送上“防疫爱心大礼包”,为社区防疫注入正能量。因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相关事迹被审计署、广东审计厅、新时代新罗湖、晶报等媒体宣传推广。
二、坚持审计“监督+服务”,聚焦创优提级,全力服务工作大局。
(一)全面“经济体检”,有力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聚焦可持续、促改革、防风险,开展罗湖区2021年度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区财政局及各有关单位落实“六稳”“六保”、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等工作情况,对区级财政、59个一级预算部门共计206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计,涉及财政收支215.5亿元,揭示了财政预算、财政财务收支、专项债券、政府投资项目等9个方面问题,深挖出部分单位存在“沉睡账户”,推动销户率达到100%。
(二)“数字化”赋能,有力促进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利用数字赋能全力打造“一纵双横多面”研究型审计工作模式,首次覆盖我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过汇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金财系统等数据,创新设计近50个资产审计数据模型,提出了建立我区国有资产跨单位调剂、共享共用机制、为资产设定唯一代码等审计建议,形成了《审计显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四不”难题须重视》专刊信息,在区长批示下与区财政局协同推进问题解决,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堵塞机制漏洞、规范体系管理、防范廉政风险。
(三)“调研式”监督,有力促进重点领域规范管理。围绕提升政府物业效能开展调研,摸清了我区自有、区属国企、租入等各类物业底数和现状,深入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系列措施,调研报告获得区委书记专项批示,作为2022年度全区重要重点工作。围绕防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重点关注核酸检测、安保服务、物资采购等情况,及时报告问题、促进完善制度,推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财政局等更新机制,为今后的防疫工作节省大量财政资金。首次对全区电瓶车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建议区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业务指引,填补我区相关制度管理空白。
三、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护航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
(一)以全过程“监督探头”,推动城区建管品质效益双提升。持续做好“水污染治理”、“一馆一中心”等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监督,涉及总投资约60亿元,党组书记多次带队一线调研,对项目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施工质量、资金管理、投资绩效等提供全流程全周期服务,做到监督在先、防范在前、立纠立改,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专题报告,在区长批示下,联合区住房和建设局、区建筑工务署成立了三人小组,对“一馆一中心”动态监督、靶向监督。
(二)以问题整改推动“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区环境品质优化。在审计监督中,发现绿化管养服务监管机制存漏洞、关键监管措施执行不到位等9个问题,通过整改促使相关部门堵塞漏洞、完善机制,从源头上提高区绿化建设养护水平,相关问题已引起市相关部门重视。发现我区相关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问题,通过整改追回资金,引起市相关部门重视,经摸排发现相关风险为全市范围问题,借鉴我区成果在10个区中开展倒查整改;促成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招投标、奖惩、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措施,从源头和制度层面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三)以绩效理念贯穿监督始终,保障政府投资项目质量和效益。以政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导向,在住房保障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调查中,深入揭示我区住房保障领域政府投资项目在前期勘察、质量安全控制、造价管理、房源分配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针对性建议促使严格施工管理、加强造价管理、提高保障性住房流转效率;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中,对审计发现的13处建设质量安全问题立行立改,并推动相关单位印发合同履约评价管理相关办法,有力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