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始终高举旗帜,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
一是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为年度学习主线,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心主题,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结合局工作实际,除采取集中学习、实地参观学习外,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微晨读、微测试、微电影”三微学习活动,全面加强了党员思想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到心里、落到实处。2021年,共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5次(含邀请专家学者进单位宣讲4次),实地参观学习4次,持续“微晨读”活动267天,“微测试”活动196天,“微电影”活动29天。
二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细里走、往严里走,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注重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全局上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2021年,我局共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27次,其中支部书记讲党风廉政专题党课1次,邀请专家学者进单位开展宣讲活动6次,开展反面典型教育活动8次,分析案例14个,切实筑牢了防腐底线,引导全局上下向善向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充实疫情防控应急力量的号召,先后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具体防疫工作安排,并迅速动员局党员干部、职工等近30人分别下沉马山社区、凤凰社区及松园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把“红色堡垒”筑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持续保持“查违铁军”本色,勇当“战疫先锋”,对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再强化、再落实、再推动,助力疫情防控保平安。
(二)全面落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做好做优“传帮带”业务指导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决定》(深府[2021]18号)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深府函[2021]213号)的有关规定,自2021年9月1日起,对违反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的行政执法权调整由街道办事处以自身名义行使。为了让各街道更好承接查违执法工作,我局一是落实落稳“传帮带”业务指导。对街道以自身名义开展的执法案件协助审查,提供法制意见供街道参考;在搜索证据、政策依据、技术标准等诸多方面对街道予以指导和帮助。二是组织开展规划土地监察业务培训。讲授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后规划土地监察办案的基本方法,掌握改革后查违分工等问题,充分答疑解惑。协同市规划土地监察局先后开展3次业务培训,邀请街道查违执法员全程参与,内容涉及到行政执法、卫片图斑、复议诉讼、历史遗留等各个方面,扫清街道业务难点和痛点,有效提升街道查违人员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三是精准施策督促街道规范化执法。为摸清改革后街道执法工作现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于10月中旬对辖区部分街道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及时发现街道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予以解决,让街道平稳有序高效承接查违执法工作。
(三)严查严控“控增减存”,严守违建“零增量”“负增长”底线
一是稳步推进“减库存”任务。根据今年全市任务分配,我区2021年违建拆除消化任务为211.44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区统筹运用执法拆除、城市更新、完善合法手续、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处理等多种处置方式对各类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消化,共拆除消减各类违法建筑共计912处,建筑总面积约214.22万平方米,完成率101.31%。其中拆除存量库内违建746栋,面积58.4万平方米;拆除存量库外违建38栋,面积2.12万平方米;旧屋村认定50栋,面积1.15万平方米;已完善合法手续78栋,面积152.55万平方米。我区已连续六年超额完成拆除消化任务。
二是严守违建“零新增”底线。我局持续以违法建筑“零增量”“负增长”为目标,统筹各街道执法力量,畅通举报渠道,对城中村、水源保护区、生态控制线等违建易发区域实施重点监督,坚决遏制各类新增违建产生。截至目前,我区无新增违法建筑,保持了违法建筑“零增量”。
(四)精准落实卫片执法工作,确保各专项行动稳中求进
1.组织落实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2021年,我区共收到部、市自然资源部门下发的2批次卫片图斑共411宗。其中,部卫片一批次共4宗,经认真核查,4宗卫片图斑2宗为合法;1宗为临时用地;1宗为实地未变化;未发现违法图斑。市卫片一批次共471宗,均已按要求开展图斑核查工作并提交市规划土地监察局审核,根据目前核查判定情况,认定合法图斑239宗,其它图斑(实地未变化)215宗,已整改图斑1宗,剩余违法图斑16宗。
2.全力推进存量违法用地清查整治专项行动
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存量违法用地系统下发的图斑情况,2013年-2021年上半年涉及我区图斑共67宗,面积为511.56亩。
根据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区第一时间制定并印发《罗湖区2021年存量违法用地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担任第一责任人、区长担任直接责任人的工作专班,统筹全区2013年以来违法用地清查整治工作。
经核查,图斑性质主要为合法用地图斑和其他用地图斑,其中违法用地图斑30宗,面积61.49亩。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区已完成整改提交核销图斑29宗,面积60.73亩,整改率达到98.76%。
(五)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做实做细法制审核及业务指导。2021年,共审核案件执法案件160余次,涉及案件约99宗;审核合同约27份。并通过电话告知、微信解答、粤政易反馈、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街道开展业务指导。
二是按要求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2021年,我局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6宗,均全力配合区复议办进行行政复议,积极提供执法案卷、证据材料,详实提交答复材料。目前行政复议案件无被撤销的情况。今年以来,我局行政诉讼案件共计17宗,其中适用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共9宗,适用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共8宗。以上需开庭审理的案件共11宗,目前已开庭审理的共11宗,我局全部出庭应诉,其中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4宗,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7宗,全面落实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制度。
三是依法实施信息公开。今年以来我局共收到7宗信息公开申请,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回应申请人的诉求,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服务作用,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有效促进依法行政。
四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21年,我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持续落实“三项制度”。为有效提升案件办理的合法性及规范性,一是出台《深圳市罗湖区规划土地监察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规定》,实施双重法制审核机制,即每一个案件由街道法制审核人员进行法制审核后,再由我局进行法制审核,实施案件办理“双保险”;二是全面落实全过程记录,对现场检查、勘验、调查询问、送达、强制拆除等执法过程通过拍照、录音或录像的方式予以记录,完善案卷材料,固定证据;三是制发《罗湖区规划土地监察执法音像记录用语指引》,详实地指导执法员该如何进行执法记录,让执法员在执法过程表述更加规范流畅。同时制发《录音录像制作说明》,让街道制作录音录像资料更为规范;四是要求各街道在相应执法程序完成后及时通过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进行公示。
五是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一方面强化内部培训注重实效。2021年,集中组织开展3次科室内部业务培训,协同市局开展1次业务培训;罗湖区2021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100%,考试优秀率100%,圆满完成2021年度学法考试。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对外普法提高成效。结合“地球日”、“宪法宣传周”等契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次,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把法律法规的种子“播种”到广大群众的心里。
(六)精简优化临地临建审批程序,加速历史违建合法进程
一是严格按规定落实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审批监管。我局坚持规划控制、功能管制、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实行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今年以来,我局共核发临时用地许可52宗,面积12.49公顷;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6宗;完成3处土地复垦方案审批。同时持续开展安全巡查,全年共开展日常巡查检查30次,确保临时用地、临时建筑、过期临时建筑全覆盖,作出书面整改意见58份,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
二是完善临时用地到期收回流程。我局坚决对到期临时用地落实清理恢复原状后收回措施,对符合入库管理的储备土地实行收回入库管理,对不符合入库的土地现场拍照留存证据,要求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回复,确保临时用地“有出有回、原状收回”。2021年共核发《临时用地到期收回通知书》共71份,收回临时用地22处,面积为8.22公顷。
三是加快库内历史违建合法手续办理进度。今年以来,我区对库内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摸排,发现我区库内违建存在报建手续不全或不动产登记手续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我局尊重历史,逐栋分析原因,并通过实地走访,一家一户引导权利人完善报建或不动产合法材料;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馆查阅档案,收集不动产权证书、规划验收合格证以及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的查询单进一步完善合法手续,消化了一大批存量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截至11月底,共完善约143万平方米的合法手续,大大加快我区本年度拆除消化任务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