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区教育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主要工作和亮点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保证”,党建引领的发展格局全面加强
1.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统一共识、凝聚力量,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罗湖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三是优化基层党建治理,实现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交互式”党建督导创新开展。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强化。推进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政课114节。开展“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活动26期,“红领巾爱学习”系列主题教育10余场。成功召开第六届少代会,全面加强中学共青团及少先队规范化建设。2名学生获评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2名学生获评深圳市鹏城好少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名列前茅。
3.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建立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重点人员廉政档案。完成29所区属公办幼儿园财务收支、公办学校食堂运行管理经费审计整改。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党组织、党员积极参与。
(二)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追求”,跨越发展的精彩蓝图加速绘就
落实《罗湖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罗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年度21项重点任务清单,按月督办。打造全新线下宣传品牌“罗湖教育发布”,目前已举办2期。充分发挥深圳中学名校优势,推动与深中合作办学,推进翠园中学与深中深度合作;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办基础教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正式落地罗湖。
(三)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不断壮大
1.队伍执行力不断提升。一是举办“先锋精神、奋斗文化”集中研讨会,增强罗湖教育人的“九个意识”,“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在教育系统全面点燃,“0107”以来共3.2万人次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罗湖教育“志愿红”在全市传为佳话。二是开展“抗疫”志愿学先进树典型活动。共表彰60个单位、751名志愿者,选树抗疫先进案例36个,开展线上展示,点赞超68万人次。
2.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增强。全面实施“领鹰工程”培养计划。强化校长、园长队伍管理。制定罗湖区教师梯级培养1+N系列方案,分类分层实施系统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实施“苗圃工程”,搭建幼儿园教师成长梯队。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年度教师”评选。
(四)坚持把守正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校园治理的绣花功夫不断提升
1.校园安全防线不断巩固。完成辖区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用心用情做好“三考”工作,确保“三考”工作圆满收官。疫情管控期间开放部分学校应急避难场所,为外卖骑手打造“暖心”驿站,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城市温度。
2.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推进。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和区级心理个案跟踪小组,做好高危心理个案跟踪辅导。组建中高考心理辅导讲师团,开展中高考心理辅导。成立心理健康督导小组,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二是校园欺凌有效预防。制定《关于加强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10条措施》。强化学校及周边日常安全管理,提升师生家长防范意识。与公安、街道、物业等单位建立联防机制,完善反馈渠道。将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纳入重点检查项目,开展专项督导。
3.督导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出台《罗湖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结果运用的意见》,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罗湖区“1+N+1”区域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经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经验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乃至全省分享,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参加省级评选。《广东教育》对学前教育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罗湖模式”进行系列报道。
4.教育创新生态加速形成。深度推进数字化“思乐课堂”研究。开展主题培训活动17场,举行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开展罗湖区首届家庭教育文化周,举行“向美而生”系列家庭教育讲座3场,参与人数逾20万。推动粤港澳教育融合发展,开展“手牵手向前走”线上主题活动,举行罗湖区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美文经典诵读比赛,承办深港澳青少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暨携手同学行动成果展示,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反响强烈,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5.五育并举成效更加显著。成立罗湖区首批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室7间;参加深圳市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一名,布心中学赵龙祥老师代表深圳市参加省赛,获一等奖;承办罗湖区第二届未成年人关爱季启动仪式,开展“向美而生 向荷而行”亲子文明实践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举办“2022年罗湖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月”系列活动。
6.“双减”工作持续推进。联合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专项行动,巩固培训机构阶段性治理成果。出台援企运营扶持申领指南,向66家机构拨付援企运营扶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