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应急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罗湖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6-3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应急局党委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实现生产安全事故“0”发生,未发生因灾伤亡事件,辖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局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意识形态“三个责任制”,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群众路线开门教育30余次,高标准完成机关支部集中换届。“清单制”督办重点任务,高效办理督查、建议提案及民生诉求214件。加强保密培训和管理,强化廉政提醒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完善请休假、出国(境)、合同管理、政府采购等规章制度及内控机制,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之基。

  (二)责任落实织密安全防线。修订《党政部门(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明确改革后部门职责边界。完成街道应急管理履职事项“三个清单”梳理,构建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建立省管、市管工程项目联系监管机制,推动14个项目落实属地监管。制定印发《罗湖区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处理办法》,推动526家工贸企业建立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三)化解风险深化隐患排查。对48处高风险区域实施处级领导挂点包联。建立多部门联勤联动联合协调机制,系统整治东门片区安全隐患,推动解决罗沙路交通乱象。深入开展电动车突出风险全链条治理,查处电动车违法行为5万多宗,新增充电设施250处,完成120公里标志标线施划。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开展“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全区累计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29项,全部闭环完成整改,其中挂牌督办119项。

  (四)服务创新提升监管效能。推行工贸企业“综合查一次”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轻企业负担。实施“预告式执法”382次,激发企业排查隐患主动性。优化危化品审批流程,率先推行送证上门服务。实施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强化经营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衔接。强化安责险事故预防功能,督促保险机构开展事故预防服务270家次,辖区高危企业100%投保。

  (五)补齐短板夯实防灾基础。坚持预防为主,全区601处地下空间基本配备防汛物资,识别51处台风暴雨重点防护对象并健全预案、完成物资储备。建立“一灾一复盘”机制,全市率先出台商铺外摆及户外游乐设施防风防暴雨方案,明确汛期盘山公路封停条件和安全管控职责,督促落实春风隧道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落实防汛物资。完成1.4万余株树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隐患树木293株。落实2027处地质灾害隐患和危险边坡分类管理,28处边坡治理工程完成4处。

  (六)应急准备强化救援能力。完善区级“1+70+20+N”预案体系,规范八类基层组织(单位)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更新调整区级应急管理专家库,12个组别共入库专家134名。以区委档案大厦负三楼试点开展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补齐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短板。新建26个应急管理服务站,22个加油站形成“点—圈—面”应急处置互助网。

  (七)科技赋能安全智慧防控。强化城区安全风险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2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纳入自动化监测范围,森林火险预警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比华利山庄边坡试点应用“智能地动”技术开展地面坍塌防治。4家应急科技企业落地赋能辖区安全应急能力。

  (八)宣教结合筑牢安全共识。构建“1+3+N”安全培训体系,推动党政干部、居民、企业职工3类群体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完成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培训以及空调安装维修作业、防高坠、地质灾害、燃气安全宣传等系列宣传,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月”,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20余万人参与受益。制作主题海报、警示微视频、科普资讯推文260余篇,实现日日有科普、周周有专栏、月月有视频,有效增强公众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区应急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深化机制改革,健全防灾体系,推动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提升城市本质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助力“三力三区”建设。

  一是加大谋划力度,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评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十四五”规划,科学编制“十五五”专项规划。调整应急委员会成员,梳理党政部门及驻区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厘清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职责交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出台《罗湖区地质灾害隐患和危险边坡维护管理工作指引》。

  二是聚焦突出风险,强化闭环整治。动态更新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点,推动隐患精准监管和动态消除。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深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更新各类生产经营场所常见隐患及排查工作指引,抓好“十五”运会、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安全防范。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培育治理生态。开展涉企执法专项整治,提升监管执法的规范性、实效性。持续推进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落实,探索建立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标准及规章制度,提升实战能力。健全地面坍塌防治监管链条。总结推广黄贝岭社区安全韧性社区经验做法,完成年度10个社区创建任务。

  四是强化综合保障,提升处突能力。完成新一轮区级专项预案修订,全面起底专业队伍现状,更新应急处置资源,修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修订,强化应急演练。打造森林消防“一专多能”专业队伍,健全“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配套章程及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推动6个室内避难场所验收纳管,开展人防工程兼做应急避难场所工作创新。加速行业自建系统数据汇聚融合和预测预警,建立无人机应急协调工作机制。

  五是坚持共建共享,筑牢防治防线。推动28个科普体验点建设,力求实现小区、城中村和工业园区安全文化廊全覆盖。深化安全宣教体系,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发挥物业管理等四类主体“第一现场”信息通达的优势,畅通报送渠道,构建基层信息报送群防网络。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