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局将以“四个先锋”“六大变革”为核心,打造“三力三区”的具体安排,抢抓机遇,持续攻坚克难、再造优势,推动机关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区发展大局。
(一)持续推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抓品牌,抓学习、抓共建、抓活动,打造“党建+机关后勤”机关事务特色党建品牌,各支部以业务为基,创新“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通过推进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推动纪检监督体系建设、抓好廉政机关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抓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廉洁型机关建设。
(二)锻造专业化后勤保障队伍。多方面多途径抓好各类培训,定期组织厨师、会务、安保、司机队伍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和“最佳厨师”“最美服务员”“最好司机”等评选活动。持续组织开展业务、法规培训,建立专业化的后勤队伍。
(三)“一把手工程”领航,提升招商引资“含金量”。设立“一把手工程”,巩固招商引资成果,及时跟进服务落地企业纳统工作,切实“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推动深圳市新国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西红柿传媒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闼闼同创工贸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落地,持续提升产业“含金量”。
(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机关建设“含新量”。按照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要点,积极推动新能源建设,推动罗湖管理中心大厦近零碳建筑项目,光伏车棚、照明系统改造、超充建设等工作,助力打造“超充”城区,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光伏建设、超充建设和照明系统改造。
(五)打造“智慧机关”,增加机关建设“含智量”。探索智慧机关建设,联合区政数局,整合现有的网上食堂、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平台,逐步增加后勤服务保障、消防安全、物业管理、安保管理等智慧机关模块,完善“互联网+机关后勤”模式。
(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是从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膳食保障、资产管理等重点方面着手,制定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的相关措施。二是建立全局“三公”经费管理内部齐抓共管机制,严格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三公”经费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七)积极探索“共享模式”,深化机关事务管理革新。一是共享办公,全面清点全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资源,将空闲资源集中转变释放为共享办公空间。二是共享用车,升级“共享公务用车”服务3.0版本,调配增加车辆投入,精准调度用车,做好人、车精细化管理,保障公务出行的同时最大限度降本增效。三是共享公物仓。探索区级公物仓建设,构建资产调剂共享平台与虚拟仓,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效率,节约经费开支,推动过紧日子要求落地见效。
(八)集约高效,强化办公用房管理新篇章。加快推动确权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走在前列。统筹A6地块规划设置,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谋划办公用房规划、分配、装修等各项工作。探索“大物业”试点,梳理全区办公用房物业信息,选取地点相对集中的几家单位作为首批试点,由我局统筹物业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建立联动、高效、互利互惠的大物业模式。智慧运行方面,建立完善办公用房管理制度,搭建信息化平台,智能统筹好办公用房修缮、调度、物业管理等工作。办公用房安全工作方面,要进行常态化排查、演练,制定长效机制,确保辖区安全。
(九)用心关爱,携手共建活力“三力三区”。一是提升膳食服务水平。深耕膳食创新,加强与区保健办、罗湖医院、市内餐饮集团的合作与学习,提供更多健康、营养膳食,提升干部餐厅与接待餐厅菜式,提高网上食堂好评率。二是丰富文体生活,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与各单位“联创共建”,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为干部职工健康护航,持续为干部职工注入能量,为“三力三区”建设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