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笋岗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服务强区、先锋罗湖”城区定位、“三力三区”产业定位和“12345”重点工作安排,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明确“1+2+3”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产业发展、空间焕新、服务提升“三大任务”,理出“22+9”任务清单,逐一抓落实,着力提品质、增活力、优服务。
一、紧抓招商引资,加速产业集聚
一是构建“1+6+10+7+N”招商体系,完善协同招商及商办去化联动机制,协同引进企业16家。二是依托汽车之家等平台,推进新能源汽车直播基地建设,强化汽车产业优势。打造“智能家”产业集聚区,推动宜家设计订购中心(大陆首店)落地开业;会同深业泰富等打造“智能家”产业园区。三是狠抓全年经济指标,截至目前,新落地企业51家。全力引进清华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落户罗湖,并协同引进8家国高企业;会同区商务局全力推动大型商超等重点项目。月度纳统企业12家,规上企业从区外迁入罗湖3家。四是办好第二届荷美生活月、2024年罗湖邻里节等促消费活动,联动6大商家开通口岸免费接驳巴士,为笋岗商圈导流。
二、抓实项目建设,实现空间焕新
今年街道固定资产投资任务64.15亿元(十个街道第一),拆迁任务量近6万平方米(占全区62.6%)。街道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笋岗家文化消费街区项目建设,城区面貌蝶变。按照分类处置原则,实施“1234”空间焕新行动,推动梅岗路笋岗商业仓库存量产业园区提升,协同推进宝龙嘉园周边闲置地块开发利用。全力推动笋岗海关综合楼临时用地、建达成二手车交易中心场地移交等工作,顺利完成地铁17号线年度征拆任务;有序开展笋岗客整所改建项目测绘评估、协商谈判等工作。
三、创新城区运维,打造精致街区
坚持“经营城区”理念,实施全区首个消费街区运维项目,减少财政投入,提升片区环境品质。用好用足用活“金角银边”微空间,建成共建花园3个、桥下篮球场1个,完成笋岗村社区公园景观改造提升项目。完成笋岗村综合整治项目和金丽花园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台。逐一推进梅园实验学校、万象华府、梨园一二巷等交通专项研究,打通片区交通微循环。坚持街社联动每周“行走笋岗”,市容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四、锚定固本强基,提升公共服务
一是推动基层治理质效提升,持续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实现社区小区党组织全覆盖;聚合辖区21家企事业单位,持续推进笋岗家文化消费街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综合网格改革。二是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服务提升,完善初心公园儿童设施建设;完成2家社区托育点建设;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33个,开展独居老人“幸福敲门”志愿项目;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使用频率全区靠前。三是完善公共文体设施,精心打造街道图书馆,成为周边年轻人网红打卡地之一;坚持空间复用原则,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笋西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建设街道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及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四是编撰《笋岗六百年》《笋岗社区志》,挖掘片区文化底蕴,着手活化元勋旧址(全区唯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聚焦实干担当,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狠抓执行力建设,推行工作任务“标准化、表格化、信息化”管理,完善片区“一码通”功能;完善部门例会制度,提升工作效能;深入实施公务员素质培养“雏鹰计划”,建设好雏鹰培养基地和助企驿站;创刊《笋岗·微调研》,推进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二是狠抓作风建设,对家文化消费街区项目建设、地铁17号线征拆工作等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强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立案10人次,处置信访举报件12件,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建章立制4件。三是抓实社会力量参与,打造“代表之家+”模式,设立罗湖区人大代表家文化产业联系点。建强志愿者队伍,笋岗U站在城市志愿服务站(城市U站)考核中获得多次全区第一、全市前列。
六、守牢安全底线,提升治理能力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火灾高风险隐患整治摘牌工作,抓好汛期应急防范。坚守BN、万象华府等一线,确保辖区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