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锚定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对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重点瞄准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重点关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工业软件企业TOP50、人工智能创新企业100强上榜企业。对于科学技术与服务业,重点瞄准细分领域上市公司、国企央企。对于大健康产业,重点瞄准医疗器械、IVD、生物医药领域龙头企业研发、销售板块。重点关注中国生物医药TOP20、中国医疗器械TOP20上榜企业。围绕已形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科学技术与服务业、大健康产业等招商引资目标清单,加快“走出去”以“销号”方式对接。
充分发挥资本招商、空间招商、渠道招商、业务招商的保障要素作用。利用投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科学技术与服务业的引导基金子基金,挖掘项目资源;组建科创种子基金,投资可落地罗湖重点产业领域企业、项目。以清水河片区土地资源为抓手,聚焦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尤其瞄准尚未在深拿地建设总部楼宇的企业,作为意向用地储备项目;以区属国企所持有的产业空间资源为抓手,利用润弘大厦、莲塘第七工业区等优质物业抢抓市层面软件名园、璞跃创新中心布局时机,打造专业园区。充分借力专业协会等机构拓展招商引资渠道链接目标企业,重点对接行业协会顶尖协会,拓展与国际机构合作,联动行业服务媒体,重点参与国际类型展会。发挥辖区产品应用场景牵引力,吸引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信息化、服务业板块独立分拆;全面梳理辖区可作为招商抓手的业务资源,联动其他部门,引进龙头企业。
二、加强软件信息等产业集群统筹
持续落实全市“20+8”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要求,统筹做好软件与信息服务、大健康等产业集群招商图谱建立、产业培育发展等相关工作,结合市相关产业集群布局加快完善集群发展相关工作举措,培育壮大罗湖产业集群。
跟进罗湖投控大厦打造“深圳软件名园”事项。梳理园区楼宇软件领域企业分析发展情况,结合业务链上下游梳理招引目标企业。充分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包引导更多软件信息企业创优评级、研发创新、升规纳统。
培育行业新增长点。落实《罗湖区科技创新潜力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全方位扶持重点企业,引导行业重点企业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扩大规模。
三、加快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规划设计和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罗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定位和片区布局,力争市层面在清水河片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集中连片区域,对接上位政策出台我区专项扶持措施,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开展重点亮点项目。跟进PnP项目、协同推进微软-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打造集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培育、业务和融资对接等一站式创新平台。
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突出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融合,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生服务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与示范应用。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企业服务领域,探索企业智能问答场景。
四、深化与香港科技创新的合作交流
出台专项政策。出台港澳创新创业团队孵化支持申请指引,优化深港科技合作人才政策,吸引港澳创新人才集聚罗湖。
推动深港产业化项目落地。精准对接香港高校支持项目,做好深港科技合作项目储备;深入挖掘深港产业合作场景,持续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动香港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在罗湖落地。
对接香港沙岭创科用地,协同布局发展战兴产业。与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等对接,争取协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做好创新指标提升工作
持续提升辖区创新载体及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深度挖潜区内外企业资源,推进重点企业上门走访招商与培育辅导工作,建立重点企业招商与培育库,引进培育创新载体及新型研发机构。
做好国高、专精特新企业申报辅导工作。紧跟申报节点,积极动员企业申报资质认定,全力完成引进培育国高企业120家、专精特新企业60家的目标。强调数量与质量并重,推动“准规上”软件信息和科技服务企业升规纳统。
加大战新企业的培育。印发实施《罗湖区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方案》,联合各行业责任部门、统计部门开展培训指导工作;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筛选储备库符合战新入库条件非战新企业,推动企业数据应统尽统,增加战新企业数量。
六、促进工业企业营收提升
聚焦稳存量促增量。发挥辖区黄金珠宝产业集聚优势,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步做好新引进企业纳统指导及企业梯度培育,力争全年推动工业企业“小升规”。
聚焦拓空间强保障。配合推动澳康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工业上楼”项目、福泰克整治提升项目、莲塘第七工业区改造项目,全力挖潜辖区制造产业空间;落实新版产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企业服务体系,推动市区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深化工业数智融合应用。进一步完善深化《黄金珠宝时尚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方案》。针对辖区龙头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完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工作。
七、坚持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做好菁英人才相关政策修订、答疑和宣传工作,积极指导申报工作;高质量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罗湖展区)、“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罗湖分会场);落实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评审工作,提高整体质量和水平;加强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工作,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八、扎实做好科普工作
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密切联动街道科协、科普基地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工作;持续组织好全国科普日、深圳科普月系列活动;继续办好罗湖区中小学大创客节、院士大讲堂、校园巡展等品牌活动,丰富科普资源供给。
九、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落实2024年各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考核指挥棒,按照进度前压的原则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实现早部署、早实施、早见效。
将产业协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市场化为主,加强政府引导,积极推进已有的陆丰共建园区建设,推动与潮安区新设共建园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全面深化协作推进乡村振兴。在人才支援、消费帮扶、劳务协作、基层结对、社会帮扶等领域全面开展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