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防范登革热,请你跟我这样做→

来源:罗湖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5-09-3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一、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伊蚊在清晨和傍晚活动频繁,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人体后,病毒可能会在人体内潜伏1~14天,之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

  二、登革热有哪些症状

  登革热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同时,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尤其是眼眶后部疼痛明显,还伴有肌肉和骨关节疼痛。此外,部分患者身上会出现皮疹,多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严重的登革热病例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甚至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三、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单一,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1.做好家庭清洁,及时清理家中积水: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每隔3—5天彻底清洗并更换里面的水。对于长期不用的容器,应倒置存放,防止蚊虫孳生。

  2. 物理隔离: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

  3. 涂抹驱蚊剂:外出时,可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避免在蚊子活跃的时间段前往草丛、树林等蚊虫较多的地方。

  4. 加强环境治理:社区加强环境治理,定期清理卫生死角,喷洒灭蚊药剂,降低蚊媒密度。

  五、感染登革热后如何治疗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多补充水分,可通过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的方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发热症状,一般采用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对于疼痛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后,一周左右即可康复,但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防病情反复。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