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菌种,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它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可产生肠毒素,导致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包括伪膜性肠炎、败血症和脓毒症等,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安全。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季。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很多,主要是营养丰富且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其次为熟食类,偶见鱼类及其制品、蛋制品等。
三、食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来源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鼻腔、咽、消化道带菌率均高。人和动物的化脓性感染部位常作为污染源,如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时,乳汁中就可能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从业人员常对各种食物造成污染。食物被葡萄球菌污染后,如果没有形成肠毒素的合适条件,就不会引起中毒。一般在20-37℃,经4-8小时即可产生毒素。含蛋白质丰富,含水分较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及含油脂较多的食物,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更易产生毒素。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骤,潜伏期短,一般为2-5小时,极少超过6小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疼痛、腹泻等,以呕吐最为显著、呕吐物常含胆汁,或含血及黏液。剧烈吐泻可导致虚脱、肌痉挛及严重脱水。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病程较短,一般在数小时至1-2天内迅速恢复。
五、如何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最关键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防止肠毒素的形成,食物应冷藏,或者放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放置的时间不应超过6个小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物应在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避免吃剩饭剩菜。同时,注意个人卫生,若手部存在化脓性疾病,应避免直接接触食物,避免化脓部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而污染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