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罗湖区卫生健康局联合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湖医院集团,带来主题为“罗湖医改下的疫情防控”的主题发布。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孔舒
资源下沉:近5000名工作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作为深圳医改试点地区,罗湖区在2015年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改革目标,开启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经过五年多的创新探索,罗湖区以罗湖医院集团为载体,创新教卫融合、医养融合和医卫结合,构建起强大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基层社康中心的医疗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罗湖医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孔舒介绍,疫情发生初期,罗湖医院集团的三家医院就设立发热门诊对重点人员进行管控,罗湖卫健系统近5000名工作人员坚守在罗湖战疫一线,500余名家庭医生加入“三位一体”队伍。
在孔舒看来,社康医生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无疑起到了“排头兵”作用:1400名社康一线工作人员投入战斗,474人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工作小组,从“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居民健康监测管理”“企业复工技术指导”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四个关键环节,推进社区联防联控。
“‘重基层,强社康’是罗湖医改的核心之一,也是最大成就之一。” 孔舒表示,罗湖通过医改进行资源整合,下沉医疗资源做强社康中心,打通了医院和社康间的壁垒,实现了双向互通。
在防疫力量向基层覆盖的同时,罗湖区还通过设置五大驿站,对不同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发热留观人员的“哨声驿站”、医护人员的“天使驿站”、密切接触者的“安心驿站”、国内来深人员的“健康驿站”以及留学归国人员的“归雁驿站”,通过暖心服务确保居民健康。
此外,为加强对公众的心理防疫,罗湖区还率先推出“1+5+3心理咨询服务”,即开通1条心理服务热线;落实“5个走近”,贴心用心、精准关爱五类人群;提供3大特色服务工具:音乐治疗支持、安心系列心理服务指引和罗湖心理关爱小程序。
“无论是社区排查,还是隔离期间的关爱,都充分展现了罗湖医改的刚柔并济与医防融合。”孔舒表示面对当前疫情形势,罗湖区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以行践言、慎终如始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罗湖区疾控中心主任陈伟红
医防融合:3天内完成1.7万名师生采样检测
96名在职员工、一个月内现场指导6133家企业、3天内完成1万七千多名师生核酸采样检测……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罗湖区疾控中心得益于医改下的医防融合”机制,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罗湖区疾控中心是区卫健局下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为辖区疫情防控提供总体技术支持,包括疫情处置、防止反弹、宣传教育和分析研判等工作。
罗湖区疾控中心主任陈伟红介绍,疾控中心与医院集团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了紧密合作的战斗团队。疾控中心起到专业与技术上的参谋和智囊作用,医院集团在人手及健康服务上给予保障,让罗湖的疫情防控工作能够精准有序开展。
在疫情处置阶段,疾控中心的任务包括发现和救治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以及密接者追踪管理等。通过与医院的密切配合,该中心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全流程无缝衔接,保证防疫工作的高效顺畅进行。
为保障企业顺利复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发生新冠疫情,疾控中心成立22人复工保障组,负责专业支撑和组织协调,医院集团抽调136名医生作为主力参与指导企业防控工作,还提供核酸检测优惠服务。
陈伟红介绍,得益于疾控与医院全方位深度融合,罗湖区复工以来没有发生企业内的聚集性疫情。“仅有的一例企业职工无症状感染者,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未发生疫情扩散。”
此外,疾控中心还针对重点人群进行采样检测,罗湖区67369人份的重点人群采样检测,全部由疾控和医院集团一起完成,没有一份是委托社会第三方实验室完成。
据了解,罗湖区的“医防融合”始于医改。从2016年起,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拔15名骨干到辖区社康中心驻点,指导社康开展基层公共卫生工作。
经过五年的努力,罗湖社康公共卫生医师队伍不断壮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也成为第二支疾病预防控制队伍。整个罗湖区的公共卫生网底得到夯实,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陈伟红表示,疫情尚未结束,医改还在路上。“在打造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征程上,医防融合、医卫协同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深入。”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
高效检测:核酸检测量已累计超过35万例
此次疫情,核酸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科学的手段之一。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通过高效、精确的核酸检测,为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课、复业复市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介绍,2015年8月,作为罗湖医改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步,罗湖医院集团整合罗湖区5家公立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了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这个面积达9000平米的实验室,现有员工122名,其中博士7名,硕士13名,本科以上学历占所有员工的90%以上,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年少有为、极具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高素质服务团队。
疫情发生后,该实验室及早谋划部署,整合资源,快速组建核酸检测团队,成为深圳首批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之一。同时,罗湖区政府也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全方位提升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硬件装备和设施。
在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样本提取后5小时内便能出结果,日检测量最高可达9529例。截至目前,该实验室的核酸检测量超过35万例,位居深圳市第一。
张秀明表示,实验室为确保核酸检测质量,建立了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定制了标准专用标本运输箱,没有一例样本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为国内外实验室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参考依据。
除医学检验中心外,医院集团还致力通过互联网医院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看病难题。作为罗湖医改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最新实践,罗湖互联网医院于2020年2月正式上线,目前在线问诊诊疗量占深圳市公立互联网医院50%左右。
互联网医院实现了线上预约、线上问诊、线下或上门检查、线上报告解读、送药上门的全流程便捷服务模式。“云看病”让市民得到不间断的医疗服务,有效减少患者在院内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核酸检测和互联网医院彰显了罗湖医改的巨大力量。”张秀明表示,医院集团接下来要“力争为深圳市的公共卫生事业,为深圳市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