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1月2日,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罗湖区两期名师、教科研专家北京大学高端研修班学习汇报会暨第74期罗湖教师发展论坛如期举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培训办公室主任范皑皑、副主任陶然,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付培之副院长、荆志强副院长、院长助理丁光辉,以及罗湖区名优教师近300人参加论坛。论坛由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与培训部副主任朱艳主持。
序曲:我们的北大故事
“启航罗湖,问道北大;学深悟透,学以致用……”论坛伊始,与会者观看了宣传片《我们的北大故事》。10分钟的宣传片分为“梦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朝圣——大师之谓,大学之道”“问道——未名湖畔,读书正好”“传承——辉煌历史,熠熠闪耀”“收获——潜心研修,满载而归”“归程——怀北大情,圆罗湖梦”六个篇章,一张张鲜活的照片,加上声情并茂的文字解说,带着大家重温北大研修的日子。然后,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刘亮老师朗诵翠园初级中学宋红玮撰写的散文《致敬北大》。
第一期学员:悠悠文化抒感悟
随后,两期学员分批次汇报北大学习成果。翠园高中教务处主任、第一期研修班班长方娄星率先登场。方老师以“2020”“罗湖”“北大”三个关键词,串联起北大情结、北大故事以及全家对北大的期许,并以一首《北大一期学员歌》结束发言,奇妙的是,他将第一期学员的所有名字镶嵌其中,令人击节叫好!
布心小学温永进书记、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余克俭老师分别作了发言。来自仙桐实验小学的付步雄老师,他以一首《满江红·问道北大》抒发在北大研修的感受:
鹏城秋晚,天亦暖,名师抱团。筑梦去,问道北大,挑灯伏案。书山无涯丘壑藏,长空万里鲲鹏展。东风劲,罗湖教改酣,潜心干!
博雅塔,入云天,未名湖,水潋滟。谈经纬,钦羡大师风范。教育论道凭开轩,跨界融整在浸染。再出发,以梦为骏马,前程灿!
第二期学员:学习归来话教改
第二期学员的汇报由2019年深圳市年度教师、翠园中学孙殿元老师拉开序幕。他和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师、桂园中学罗璐菁、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张冠群副校长的发言引发了学员的思考。他们认为作为教育者,透过一些教育的现象,追问教育的本质时,也需要有厚重的积淀,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决定了看问题的高度、宽度、厚度与深度。三位学员汇报后,第二期研修班还给北大的领导赠送了美术和书法作品。
尾声:殷殷寄语含深情
两期学员精彩的分享后,由两期班委带来的诗歌朗诵《秋天的怀念》再次将论坛引向高潮。“在北大,不是荡气回肠;是满怀喜悦,不动声色;是霓裳羽衣曲;仙乐风飘处……”由罗湖外语学校余文浩老师创作的诗歌,清新亮丽,情感温婉,带给学员心灵的震撼,勾起对研修活动的回眸。
在给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培训办公室主任范皑皑上台致辞。她说,感动连连,感受颇多。一是罗湖名优教师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状态,值得点赞。为期一周的北大研修,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更多的是情怀的坚定,使命的坚固;二是从大家的汇报中,听出了罗湖教育人的“诗和远方”,与其说是一场汇报会,不如说是一次赛诗会。罗湖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恰切的知识迁移能力,让我看到了罗湖就教育的诗和远方。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荆志强副院长在讲话中说,罗湖区名优教师北大研修是扎实的,分享会是成功的,让我们看到老师们的好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希望各位名师将北大所学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希望大家以身示范,发挥辐射作用,让罗湖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为罗湖教育贡献力量。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点亮人,北大专家点亮罗湖名师,罗湖名师点亮罗湖教师,罗湖教师点亮学生之火。”室内掌声热烈,室外春光正明。罗湖区第74期教师发展论坛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