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两岸阔,悠悠河长心。9 月 30 日,由深圳市罗湖区水务局出品的人物特别栏目《罗湖河长故事》第十三期如期上线。
本期故事的主角刘思源是清水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城区治理办主任,也是清水河街道的街道河长。担任河长的期间,他严格管控河道清洁问题并协同区水务局开展各项水务工程工作和爱河护水的宣传活动,从源头杜绝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流。河流水质不断提高,河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下面,让我们走进罗湖区街道河长刘思源的工作生活中,听他讲述他与罗湖河流的故事——
河流涓涓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河岸绿树成荫,水绕山、山环水,这就是大坑水库排洪河边一派 " 青山绿水 " 的怡人景象。
2018 年 11 月,我来到清水河街道办,同时成为街道河长,我第一时间针对辖区内的河流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现场摸底。我们辖区内共有四条河流,分别是布吉河(清水河段)笔架山河(清水河段)、大坑水库排洪河、清水河,我感到身上的 " 担子 " 很重。
那时,辖区几条河流还未开展整治工作,大坑水库排洪河岸两侧存在排污情况,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浮在河面,河面像蒙上了灰蒙蒙的面纱,还不时散发异味。笔架山河(清水河段)短短数百米的明渠段旁,杂草丛生,堆满生活垃圾。
随着全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大力推进,区水务局先后开展笔架山河、清水河、大坑水库排洪河相关的综合整治工程。但有了 " 工程措施 ",属地的 " 管理手段 " 也要跟上,我想河长制是河流管护最强有力的抓手,应该让这项制度落在实处,发挥实效。
我首先要做的是解决垃圾和污水的问题。我联合街道、社区各个河长定期巡河,查找河道上的污水、垃圾从何而来,然后通过协同执法、现场协调,关停、拆迁两岸的排污工厂。同时,我发动志愿者参与河道日常巡查、定期义务清洁河道,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科普讲解,以此实现流域面源污染的严格管控。
2019 年 3 月,我在巡查笔架山河(清水河)段时,发现有带着泡沫的水流入河中,走近还能闻到洗衣粉的味道,经调查才知道,原来金湖路整段的建筑都还未进行雨污分流工程,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这对水质的污染非常大。于是我配合区水务局推动沿岸建筑进行雨污分流全覆盖。到了 11 月份,该片区完成了小区的正本清源和管网的雨污分流工作,从此再也看不见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了。
我们护河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辖区内几条河道是小型河流,刚开始有些年轻的居民都不知道家附近还有这么一条河。为此,我们联合区水务局开展了 " 攻坚护碧水,种下护河心 " 等宣传河长制与护河工作的活动,发动居民参与到护河治水工作中来,并在区水务局的协助下对河岸景观进行改造提升。从曾经的小河沟,到眼前的水清岸绿,居民有了对比,认可度和满意度就高了,渐渐地更积极地参与我们的爱河护水工作。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扎实推进河流管护各项工作,沿河的居民也都非常积极参与保护河流的各项活动。辖区内的黑臭水体都全面消除了,河流水质也变好了,河道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现今漫步河边,真正感受到了 "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希望碧水青山的美丽容颜能在河长制的春风吹拂下,一直绽放!
来源:罗湖区水务局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李娴 /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