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区委书记范德繁,区委副书记、区长左金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金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候选人宋伟艺等出席开幕会。
会上,左金平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全力推进2025年工作。今年,罗湖将聚焦产业提升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加快创建“三力三区”,建设具有罗湖特点和罗湖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4年: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报告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罗湖区聚焦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用心用情惠企助企,双招双引成果丰硕;聚焦固根基、增动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提质升级,商贸消费有力提振,新兴产业加速布局;聚焦求突破、务实效,改革创新亮点纷呈,坚持以改革补短板、促发展、优服务;聚焦建平台、强引领,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清水河总部新城有新进展,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有新突破,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有新成效,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质效;聚焦精建设、细管理,城区功能面貌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优势凸显,安全底板夯实筑牢;聚焦惠民生、办实事,公共服务量质齐升,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罗湖医改走深走实,文体事业欣欣向荣,社会保障织密织牢,对口帮扶成效显著;聚焦提效能、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党建引领、依法行政、正风肃纪。
2025年:重点做好十大工作,聚焦产业提升,加快创建“三力三区”
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报告强调,2025年,罗湖区将按照区八届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安排,以“百千万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实施产业结构升级行动,构建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攀升计划”,锻造金融创新发展新优势,巩固提升商贸业发展能级,加快专业服务业高端集聚发展。实施特色产业“登峰计划”,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宝都”,打造具有引领力的旅游服务高地,打造高显示度的医美集聚区。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未来产业“苗圃计划”,全力“抢滩”软信和人工智能赛道,全力“深耕”生命健康产业,全力“竞逐”低空与空天产业;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组团”空间格局。打造清水河总部新城产业发展新名片、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全域融合”新示范、大梧桐生态融合区“三生融合”新样板;实施产业形态焕新行动,向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要生产力、求增长点。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巩固提升楼宇经济,着力培育多元经济形态;实施产业要素强基行动,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生态。强化空间支撑、科创平台支撑、资本和政策支撑、场景和数据支撑、人才支撑;实施招商引资提质行动,为经济增动能、产业优结构注入源头活水。锚定目标精准招商,优化方法高效招商;实施企业成长护航行动,构建全周期、全覆盖、全链条的企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服务更加精准、助企惠企更加主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实施消费投资提振行动,全方位扩内需、稳外贸、挖潜力。建设世界级地标商圈,全面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以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以机制优化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实施城区品质蝶变行动,彰显精致精彩精品城区面貌。打造整洁有序市容环境,建设精彩好玩潮流城区,夯实绿美生态基底,筑牢公共安全屏障;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奋力打造“可感可及”民生幸福新标杆。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罗湖医改,兜牢兜实社会保障;实施政府效能提升行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