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口岸片区业态升级。针对港人消费需求特点,对罗湖商业城分层进行业态整合升级,重点打造品牌餐饮、特色食品、服装定制等更高品质、更高质量的商业业态。推动深铁商业携手绿景资产共同打造“深铁汇坊丨深港融合商业街”,将跨境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依托规模效益、资源共享等优势,在火车站引入3T、奈司眼镜城等,推动眼镜零售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美致口腔、中环口腔、麦芽口腔等项目,推动医美产业集聚发展。
罗湖口岸区域综合整治。针对罗湖口岸片区市容市貌、交通秩序、非法营运等问题,积极承担辖区主体责任,持续协调、监督各责任单位加强口岸区域综合整治,兜底开展和平隧道整治提升及移交、沿河南路绿地改造及人车分流慢行系统、火车站前地砖改造、交通秩序指示标牌完善等,协同完成火车站外立面刷新、网约车专用通道建设,落实二级限行区管控措施等,不断提升口岸片区环境品质,擦亮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国门形象”。
开展春风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工程。针对沿河南路2处桥下空间市容环境问题突出、使用效率低,而周边居民缺乏活动空间的问题,街道依托民微项目对该桥下空间进行改造提升。改造面积约2500平方米,改造完成后设置了约4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个半场篮球以及1个儿童活动区,并结合街道文化,在墙体、柱体区域增加彩绘。不但解决了周边环境脏乱差和停车难问题,而且营造了活力动感、儿童友好的生活氛围,有效破解桥下空间治理难题,推动民生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街区精致化水平提升。
推进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建设工程。项目分2期由街道全程牵头实施,一期已于2024年9月份开工,二期概算已批复,项目总投资约2.95亿元,对人民南片区人民南路、嘉宾路、南湖路三条主要市政道路及原有佳宁娜广场至天琅大厦段二层连廊及周边广场以及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新建罗湖商业城至大中华二层连廊。目前人民南路示范段已建成,一期整体工程形象进度已完成30%。同时,项目融入改革开放、特区记忆、深港融合等文化元素,有效提升片区商业品质氛围,增加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有力推动罗湖区创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
加快立体车库建设。街道积极发动社会资本参与立体车库项建设,充分利用“向上”要空间。金威旅游大厦立体车库项目、深圳远东妇产医院立体车库项目均已投入试运营,有效挖潜社会投资约2200万元,新增车位170个。芙蓉宾馆立体车库项目已进入施工图设计及审图阶段;金光华立体停车库已通过区联席会议审议,正在筹备建设阶段。其中,深圳远东妇产医院智能车库系统实现“一键60秒自动存取车”,有效破解就医病患及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让市民享受便捷的停车体验。
率先实现街道超充站点500米全覆盖。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迅速行动,制定街道新能源汽车超充站点规划布局,建成全区首个光储充一体超充示范站,已在辖区内建成罗湖口岸超充站、深房广场超充站、鸿昌广场超充站、国贸广场等10处超充站,基本实现辖区500米范围内超充站点全覆盖,使辖区新能源汽车从“充上电”向“充好电”转变,进一步优化商圈营商环境配套,助力人民南消费街区建设,为深圳打造“超充之城”助力。
打造民微项目“街道-社区-项目”品牌三品联动。结合实际将街道9个社区特色项目串珠成链,系统打造“街道品牌-社区品牌-项目品牌”三品联动,引入专业团队,推出“品街区幸福”“品南湖烟火”“品融合文化”“品社区价值”等四大主题共计81项民生微实事重点项目,推动打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季季有主题”的2024“南湖微品”系列活动品牌,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企业、学校以及各类群体,活动覆盖辖区居民3万余人次。
打造罗湖区首个“幼有善育”社区托育点。渔邨社区创新“党建+公益+普惠”工作思路,采取“社区免费提供场地+第三方机构低价收费”合作模式,于2024年5月打造罗湖区首个“渔你成长·幼有善育”社区托育点,通过社会化运营服务模式,为1.5-3周岁婴幼儿提供临时看护、早期教育、绘本阅读、亲子早教课等服务,让更多普惠性托幼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切实解决家庭“带娃难”的问题,自开放运营以来,已成功开展108次课程,参与人次超1000人次。
打造全市首个旅游产业园。联动区产业部门于2023年3月8日揭牌成立金威旅游产业园,是深圳首家旅游产业园、文旅“行业地标”。政府投资约75万元实施金威旅游大厦裙楼外立面改造项目,对大厦周边人行道、街区公共节点等实施环境品质提升改造,以“小支点撬动大治理”。挖潜社会投资2700万元,开展裙楼外立面改造及楼宇内部装修、大厦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屋顶光伏发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建设,实现营商环境软硬件双提升。数据统计,2023年金威旅游产业园规上入园企业55家,年营业额超50亿元,大厦物业出租率达到100%。
打造深港融合消费街巷。聚焦深港融合主题,充分发挥我街道辖区建筑风格和街区尺寸与香港相似、居住港人多、港风港味浓等特点优势,建成汇金天琅、湖心公园、向西鸡煲一条街、深南万科里广场等4个深港融合消费街巷。其中,汇金天琅、湖心公园两处特色街巷已成功打造为“南湖街道人民南港式夜间经济示范点”,有效提升辖区夜间经济活跃度和消费集聚效应,周边餐饮门店客流量平均提升近1倍。2023年4月,经济示范点项目于全市200余个初选案例、60个入围案例中脱颖而出,获“2022年度深圳基层改革创新先行示范优秀案例”。
“瓶改管”增补工程超前完工。集中把握“快、准、实”三大要点,早谋早动全速推进2023年“瓶改管”增补改造工作,4月20日于新南社区高嘉花园正式启动项目施工,着力突破工程时限紧、任务重、点面散等难题,超前完成工程任务,成为我区2023年“瓶改管”项目首个进场施工、首个完工街道。项目惠及29个小区及城中村,为1046户居民用户提供用气保障。
落实基层治理综合网格改革。成立南湖街道基层治理综合网格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经认真研究、实地调研和沟通协调,制定街道试点工作方案、配套管理考核办法和相关工作流程图,并在区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完成综合网格划分和人员分配等工作,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多网合一、一员多能、团队作战”,着力为罗湖区综合网格改革工作探索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试点经验。通过构建综合网格架构、强化激励奖惩措施、完善工作开展机制等方式,提升队伍基础信息采集核实及隐患事件发现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