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以“城市管理精细化、综合执法规范化、民生服务品质化”为目标,统筹推进市容环境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执法效能优化等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半年来,我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支撑。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擘画蓝图强引领,稳步推进“山海连城 绿美罗湖”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罗湖区已完成新建远足径、郊野径53.3公里,其中罗湖辖区内鲲鹏径已全线贯通,长度为33.5公里,西起银湖山郊野公园,东至梧桐山风景区,沿线串联了红岗公园、围岭公园、布心山郊野径公园、东湖公园、梧桐绿道、梧桐山山河碧道等,整体难度适中,行走体验良好。
开展罗湖区山海连城十五五专项规划,在进一步落实市级连生态、连生活、连生趣的“三连”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罗湖区“三力三区”的发展战略,谋划融产业、融深港、融人文的“三融”目标,从山海城系统连通建设到探索山海城产品融合运营,打造深圳市山海连城建设新形态、新场景、新范式。目前已完成罗湖区山海连城十五五专项规划成果,正在报请区相关会议审议。
此外,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立足我区“半城山水”的生态基底,我局系统整合全域公园体系、滨水碧道网络及山野步道系统,提出13条citywalk线路,总长度约99.16公里,涵盖徒步郊野、改革开发及创新都会主题。
(二)攻坚建设抓进度,多维度开展城区品质提升工作
1.街区精致化建设。2月25日我局组织行业专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现场对各街道街区精致化建设项目进行评议打分,评选出南湖街道桥下空间功能提升工程、笋岗街道笋岗社区公园功能完善项目等“最佳精致化建设奖”,整体效果获得各方一致好评。
2.“公园+体育”建设。我局进一步挖掘辖区体育设施资源,研究利用“金角银边”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加快补齐我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短板,努力提升群众体育获得感。
3.打造“换电公园”示范点。针对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趋势,在雅园立交社区公园、罗湖北地铁站周边绿地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面积约1200平方米,新增500余个停车位。同时,采用“政企共建”模式,由2024年8月我区新引进的新能源头部企业——华平时代(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园提供换电服务,配备换电柜、充电桩等设施,复合利用城市空间,打造“换电公园”示范点。
(三)深入实施“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全力推动“八园连通”计划。
统筹推进全区项目12个。2025年上半年,实现开工建设6个,已完工项目3个(环深圳水库绿道(一期)、红岗公园—围岭公园替代线慢行系统提升项目,洪湖公园与人民公园景观跑道项目),红岗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洪湖公园项目已基本完工,围岭—布心山生态廊桥及东晓公园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施工总承包招标,全力推进围岭公园、东湖公园及环深圳水库绿道三期前期工作,牵头制定并印发罗湖区《“八园连通”标识系统建设指引》,完成“八园”间标识牌设置工作,实现八园舒适人行连通。
(四)深化垃圾分类整治环境 推进公厕升级优化民生
1.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建立健全废旧家具、有害垃圾、废旧织物、玻金塑纸、绿化垃圾、餐厨垃圾、家庭厨余垃圾、果蔬垃圾、年花年桔九大分流体系,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2025年1-5月我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3.58%。
2.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根据《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印发2025年“厕所革命”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区推进公厕新建改造,目前已完成2座公园公厕升级改造、4座市政公厕初步验收,并同步进行验收问题整改;另外5座公厕(包含1座商场公厕、4座文体设施公厕)已完成土建部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五)整合我区公园资源,聚焦发展宠物经济
我局聚焦宠物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大力实施“产业链、客商链、企业链”招商,聚焦公园发展新定位,充分整合公园优质资源,围绕已落地扎根罗湖的优质企业,以东湖公园为试点,积极投身公园片区宠物经济特色服务产业改造项目,为未来宠物经济产业发展预留空间、营造氛围。
2025年3月15日,我局联合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支持盛力世家(上海)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东湖公园成功举办“狗巴迪勇士赛”活动。活动现场吸引了约300组家庭携宠物参赛,通过采用宠物与主人共同参与障碍赛的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宠物文化氛围,有效提升了东湖公园的知名度和人气,为宠物经济发展聚集了大量人流。该活动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赢得市民广泛赞誉,充分展现了东湖公园发展宠物经济的潜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