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根据国家卫健委近日数据显示: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正式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人们财富的日益增长,老年人遗产继承引起的家庭矛盾不断增多,如何大力推进并有效开展公益为老遗嘱服务是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
2022年9月至10月,鹿丹村社区组织老年人群体在鹿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深圳遗嘱库公益服务进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先后开展了3场继承专题讲座和2场法律咨询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让更多老年人意识到“身前说清身后事”及预防家庭财产纷争的长远意义。
据了解,深圳遗嘱库是深圳市幸福和谐继承服务中心主承办的公益项目,由深圳市民政局批准设立、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遗嘱库公益服务进社区”项目自2016年进入民生微实事市级项目库,已经走进了将近200个社区,开展了300多场公益宣讲,参与市民超过万人,成功为6000多位市民办理了合法有效的遗嘱并进行保管保存。本次走进鹿丹村社区,共吸引了150余人参与。
通过前期问卷调查了解到,鹿丹村社区老年人口多,普遍存在着法律知识的薄弱和法律意识淡薄等情况,因此本次的三场专题讲座中,深圳幸福和谐继承服务中心周思奇主任为帮助中老年人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继承纠纷、保护家人的权益,从继承的常识,婚前财产协议、婚内财产约定等法律常识入手,生动详实、深入浅出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篇进行了科普讲解。通过举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案例充分阐释了遗嘱的重要性,让大家对做好财富传承规划有所意识;通过案例教学分享,让大家学习到如何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并在每场讲座结束后,对居民的提问和咨询进行现场答疑。
居民张姨说:“今天讲的案例,就跟发生在我们身边人家里的故事一样,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很实用,很有价值!”
两场法律咨询会则根据前期调研结果以及课后居民们的反馈进行分类汇总,最终整理成涉及房产继承、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有财产、财产分割、遗产分配、继承纠纷等10余类相关问题。专业律师从法律角度进行剖析和说明,耐心细致地为咨询对象解惑,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帮助。现场还通过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案例漫画展示架、宣传海报,向居民发放相关书籍等形式配合活动开展。
防范遗产纠纷所引发的家庭矛盾,是每一个老年人切实的需求,消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实现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表达与认定,是老年人家庭生活幸福和谐的切实保障。本次深圳遗嘱库公益服务进社区活动,旨在提升居民对老年人精神财产的传承与弘扬,实现物质财产的合法继承与有效分配,减少居民的法律盲区,预防家庭财产纷争,促进家庭关系和谐。
(通讯员:惠艺楠、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