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公安分局最绿色的警务室——梧桐山社区警务室

来源:罗湖公安分局 发布时间:2022-06-14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f47ec53f-e434-4a2a-b821-215e32784aa5.jpg

梧桐山社区警务室警力。

488d8b4c-e80e-4847-a34a-533df93f88d1.jpg

梧桐山社区警务室民警全力保障景区安全。

17e50849-5052-483f-bf6f-142e46c37d54.jpg

开展救援行动。

  梧桐山作为城市“绿肺”,自西南向东北渐次崛起,横跨罗湖、盐田、龙岗三区,总面积31.8平方公里。其古木苍翠,花草繁茂;峰峦秀丽、溪涧幽邃;竹影婆娑,蕉韵幽长。这样一座地标性的山峰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

  在梧桐山北门,绿树成荫、店铺林立之中,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警务室静立在路边,默默守护着这里的平安,这就是梧桐山社区警务室。现有民警3人、警务辅助人员7人,兼顾梧桐山社区和梧桐山景区的治安管理工作,辖区总人口1.37万。

  警民企联合打造高效救援平台

  梧桐山社区警务室“环滁皆山”,是深圳最绿色的警务室。辖区面积17.1平方公里,辖区内的梧桐山北坡是90%游客上山的首选之地,也是梧桐山景区开发最密集的地方。

  梧桐烟云作为深圳八景之一,更是烟雾缭绕、如梦似幻。但同样的,正是由于这里山林茂密,浓雾缭绕,吸引了不少驴友走野路,私自闯进深山腹地“探险”,从而时常发生迷路甚至坠落事件。一旦接到求救警情,如何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行动,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梧桐山社区警务室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易理丰,梧桐山社区警务室警长,驻扎这里已经10年了,他促成并见证了梧桐山高效救援体系的建立。“以前,大多采用网格式搜山的模式,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意外!一旦发生游客迷路求助甚至失踪的情况,仅仅靠着有限的警力,找起来非常吃力,经常要调配大量警力前来支援,耗时耗人耗力。”对此,易理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断地寻找解决办法。

  2015年,“磨房百公里”活动途经梧桐山,同行而来的还有爱心救援组织——深圳公益救援队。看着这些具备专业知识的救援人员,以及丰富的救援设备,易理丰眼前一亮:警力有限,可是“民力无穷”。

  双方一拍即合,自此,梧桐山应急救援平台正式搭建成功!在东湖派出所指导下,以梧桐山社区警务室为主导,联合梧桐山风景区物业巡山队员、民兵、深圳公益救援队和后来加入的蓝天救援队,打造出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梧桐山救援平台。

  一旦接到游客迷路或走失的警情,相关情况就转入到了应急救援群内,救援机制迅速运转。一方面,由专员持续联系游客,通过周围环境定位救援地点;另一方面,由熟悉梧桐山地形和线路的巡山员、警力,以及驻扎在此的救援队,联合开展搜救行动。

  遇到跌落或摔伤的情况,梧桐山社区警务室的应急救援群优势就更明显了:以前需要层层沟通的巡山员、消防队、医疗队、救援队,现在通过应急救援平台,就能做到“一呼百应,迅速反应”,为生命赢取时间!

  “救援平台成立以后,平均救援时长缩短到了2-3小时,救援成功率提高到了99%,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梧桐山风景区救援组长梁国强说。

  发挥三防优势补齐救援短板

  “警察同志快来接一下我们,这里困了好多人!”去年“十一”假期首日,本是风和日丽登高远眺的一天,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下午3时左右,突然乌云压山,狂风卷着暴雨倾盆而下。随着天气不断恶劣,游客都着急下山,恐慌和焦灼的情绪在不断蔓延……接到警情的第一时间,易理丰二话没说,带领队员抄起装备,就直接奔上了“好汉坡”。

  在警方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人群很快疏散开来,避免了因恐慌造成的踩踏事故。随后,警方开始组织避雨,现场一些商户也纷纷拿出雨衣雨具,免费分发给无法避雨的游客。

  “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已经组织车辆前来接大家下山,老人小孩优先。”很快,东湖派出所的救援车辆也赶到了现场,在警方、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山地救援队的共同努力之下,当天下午6时左右,山上被困的400余名游客被安全运送下山,无一人受伤。

  据介绍,梧桐山游客多,每年单单救援任务就有100多宗。面对压力大、任务重的现状,警务室充分发挥辖区群防群治力量,鼓励当地民兵、巡山员、救援队积极投身到公益救援事业中来。警务室更是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积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前些年,山里手机信号基站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山上景区信号较弱,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信号盲区,这也是影响救援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信号强度,警务室联合景区物业专门找到移动、联通、电信、铁塔等企业,加强山上的设施建设,增加信号强度。截至目前,已经升级了4次。“现如今,信号已经基本实现景区、山路的全覆盖。硬件设施加强了,群众一旦有救助需求,能第一时间联系上警方,为生命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热线保障。”易理丰说。

  信号有了,出事的地点说不清怎么办?在警务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山区地图,整个梧桐山的山势一览无余,一些地方还标注着小红旗——这是梧桐山社区警务室和蓝天救援队2016年联合推出的“梧桐山路标救援指挥系统图”。同时,在山里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路段,都设置了提醒标识,其上还附了一组4位数字的独立编号。旅客一旦迷路,说不清自己位置时,只需报上这串编号,警务室根据指挥系统图,立即就能精准确定走失位置。

  “相比于前些年的‘网格化救援’‘堆人式搜救’,且动辄搜救一整夜的情况,现在的救援就很精准了,效率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一些走失的旅客,在我们的远程指挥下,自己就能走出来了。”易理丰表示。

  近年来,登山露营的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求救警情也渐渐增多。那么,一旦遇到迷路或发生意外怎么办?警方提醒:一定要找到安全地点拨打求救电话,保持手机电量和体力,报警后不要随意走动,就地等待救援。此外,游客尽量做好登山规划,不要选取未经开发的山路登山。

  练在经常 用在平常

  今年5月12日,深圳发布2022年首次暴雨红色预警。就在发布预警的两天前,得知即将有强降水的易理丰,就带领着警务室成员一起,将可能发生危险的景区地段巡视了一遍又一遍,排查安全隐患。虽然梧桐山封山,不会有游客前来,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巡查时的一丝不苟。当晚,易理丰更是在警务室里连夜值守,确保辖区内安全平稳。

  为加强辖区内治安力量,提高安保防护水平,警务室每月组织景区、辖区校园保安人员,社区工作站,民兵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治安、救援、急救、应急处突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在警务室的严防死守之下,辖区内治安良好,近年来的偷盗警情几乎绝迹。

  警务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反诈骗。在日常工作中,警务室持续深入到辖区单位、企业、居民小区和其他营业场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向群众进行详细讲解,手把手指导群众安装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形成了“全民反诈”的良好局面。

  反诈宣传是深入到警务室成员的骨子里的,甚至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有一次,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急匆匆地奔到警务室门口的ATM机,一边着急地操作,一边还在打着电话“我到柜员机了,怎么操作?”听到门口的声音,警务室值守的两名队员立刻反应过来,出去将男子拦了下来。了解情况后得知,该男子是接到了自称“外省某地的公安局”电话,称他“犯了事”,让其尽快找到ATM机操作汇款进安全账户。听到此,警务室成员们已经确定:这就是诈骗!并立即阻止了男子的转账行为,避免了其十几万元的损失。

  让景区更和谐,让辖区更平安,让群众更安心——向着这一目标,梧桐山社区警务室正持续发挥着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出平安和谐的好“枫”景。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