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公安分局训导员郭洪彰的骄傲,搜救犬“自由”的第一次实战!

来源:罗湖公安分局 发布时间:2025-11-04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在警犬基地的一座山头,有小小的土堆,土堆前立着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名字,这里便是功勋犬墓园。

  “警犬的工作年限一般是8年,8年之后就进入到退休期。在这8年的工作期间内,为公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警犬,去世之后会在功勋犬墓园给它立碑,这就是咱们的功勋犬墓园。每一只功勋犬的墓碑上都刻有它的名字。和我们人一样,绝大部分警犬的一生可能是碌碌无为的,只有少部分战功卓著的,但也是他们积极的一生。”郭洪彰望着墓碑,眼里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自由’是去年11月份出生的马里努阿犬,是一只母犬。我是今年的5月份跟它第一次接触,之后便朝着追踪搜救方面对它进行培养。”郭洪彰回忆着与“自由”的初见。对郭洪彰来说,“自由”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他来到警犬基地任职警犬训导员后带的第一只犬。

  为什么要给它取名为“自由”呢,郭洪彰解释道:“‘自由’是追踪搜捕犬,我希望它追到嫌疑人之后,剥夺嫌疑人的‘自由’,让其丧失‘自由’。这便是‘自由’名字的由来。”

  与“自由”的相遇,似乎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缘分。在学校时,郭洪彰主修警犬专业,他首次接触的便是一只马里努阿犬。“那时在学校,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是一只马里努阿犬。从80多只犬中,我挑选了它,觉得与它特别有缘,于是给它取名为‘达达’。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源自‘欲速则不达’这句话。我的初衷是希望能与它慢慢培养感情,再逐步走上训练的正轨,寓意着循序渐进。”

  因此,上班之后,在挑选犬只的环节,郭洪彰一眼便相中了“自由”。“我在‘自由’身上看到了我在学校训练的马犬的影子。它们都是五六个月大的马犬,性格同样偏向胆小,这让我感觉我们之间有着某种冥冥之中的缘分。我觉得真的很有缘。”

  郭洪彰刚开始接触“自由”的时候,就发现它是一只性格比较胆小的狗狗。当郭洪彰进入犬舍,“自由”表现出畏惧的模样,它往后缩,夹着尾巴吠叫。面对这种情况,郭洪彰并不慌张,反而激起他的自信心,他说:“当时选到‘自由’时,我有信心将它这种胆小的性格给他改变过来。因为之前我接触‘达达’的时候,它也是这么胆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生活,它胆小的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郭洪彰第一次进入犬舍,准备让“自由”熟悉他的气味,却发现它十分害怕。于是他蹲下来,降低与“自由”的高度差,以减少它的压力。经过一天与“自由”的接触,郭洪彰认为“自由”在脱敏这方面得多下功夫。为了让“自由”尽快熟悉自己,郭洪彰选择慢慢陪伴,每天都会和“自由”待在一起。郭洪彰表示:“我吃喝都直接在犬舍里面跟他一起,就连睡觉,我也直接躺在它旁边,和它一起睡,它就睡在我旁边。”在郭洪彰长期的陪伴下,“自由”不再害怕他,前期脱敏顺利完成,能够与他进行更多互动并开展训练。训练的过程中,郭洪彰时常拿起手机记录“自由”成长的点点滴滴,他说:“1TB的手机里面,一大半都是它的训练视频以及我跟它的互动日常。”

  “我跟它朝夕相处,它吃多少、爱吃什么、讨厌什么、不爱吃什么、害怕什么,我都了如指掌。”自称i人的他,在谈到“自由”的时候总是满脸笑意、眉飞色舞。

  令人最感动的一次,“自由”感冒发烧,身体一直不见好转,郭洪彰心急如焚。为了更好地观察“自由”的状态,郭洪彰直接在犬舍陪它养病,吃饭睡觉都在犬舍的水泥地板上。“自由”似乎也明白了郭洪彰的心意,从一开始的疏离逐渐拉近了与郭洪彰的距离。郭洪彰睡在它旁边的时候,它也会安安静静地睡在郭洪彰的身旁。

  郭洪彰谈起这段过往,眼里满是对“自由”的心疼,同时也是养宠人对自己宠物关怀的骄傲:“我和它睡在一块,直接在犬舍里面打地铺跟它在地上睡”。

  郭洪彰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和“自由”待在一起,正如他说:“比陪伴女朋友的时间还多,但是我还没有啊,哈哈哈哈......”。有付出就有收获,“自由”第一次在梧桐山出任务,就成功搜救到失联人员,郭洪彰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2025年9月,罗湖警方接到报警,称有一名迷失老人需要紧急搜救。罗湖分局莲塘派出所、机训大队警力携警犬、无人机迅速赶往现场,一场分秒必争的救援行动正式展开。

  时间就是生命,根据迷失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警方将搜救圈确定在梧桐山登山口处。随后,罗湖公安分局莲塘派出所、机训大队搜救人员立即投入到救援行动当中。在雷雨交加的天气情况下,搜救人员利用无人机、警犬、分组扩大范围搜寻等方式,彻夜搜寻了整整5个小时,从梧桐山牌坊处一直搜寻到凌云道登山道,却仍未发现迷路人员的踪迹。

  次日10时许,搜救人员让家属提供了迷失人员使用的枕头套作为嗅源,由“自由”进行搜寻。11时许,“自由”在离梧桐山牌坊100米处草丛发出明显警示信号,民警根据“自由”的反应仔细搜寻附近草丛。经过一番仔细搜寻,搜救人员终于在草丛中发现了迷失人员。老人虽身体虚弱,但并无大碍,成功获救,一场紧张的救援行动圆满结束。

  “自由”第一次出任务就成功搜救到失联人员,郭洪彰十分欣喜:“我非常高兴,当时我第一时间给它奖励,让它吃了一顿大餐,特别丰盛的大餐,给予它特别大的奖励,因为它当时也是第一次到现场参与真正的搜救行动,第一次就能在现场发挥出警犬的作用,我觉得非常难得,也让我信心大增,增强了我对警犬技术未来工作发展的信心。警犬技术能在公安工作中发挥作用,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信念。”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浓厚无比,人和动物的感情亦是如此。对于“自由”,郭洪彰表示:“相对于工作犬来说,它更像是我的家人、是我的战友,是我最亲密无间的伙伴。”

  在这片充满责任与使命的土地上,“自由”与郭洪彰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114.jpg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