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罗湖区“应急第一响应人”线下实操培训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25年9月7日,区应急管理局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在罗湖公安机动训练大队开展为期1天的“应急第一响应人”线下培训,144名罗湖公安基层一线民警接受“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并考核合格。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应急急救常识讲解、检伤分类、心肺复苏、“救命神器”AED应用、搬运包扎等应急技能。
培训现场,授课老师麦彩云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参训人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课程。在理论知识讲解环节,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详细阐述了各类应急场景下的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应急第一响应人在突发事件初期处置中的关键作用。 在实操训练阶段,参训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参与。针对心肺复苏技能,老师借助模拟人,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到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频率,再到人工呼吸的操作规范,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演示。随后,参训人员分组进行练习,老师逐一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救命技能。在AED使用教学中,老师强调了“一听二看三操作”的使用口诀,通过模拟突发心脏骤停场景,让参训人员在实践中熟悉AED的操作流程,真正做到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这一“救命神器”。 对于创伤搬运与包扎技能,莫丽娟、吴莲老师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和伤情,详细讲解了多种包扎方法和搬运技巧,并现场邀请参训人员进行互动演示。参训人员两两一组,相互配合练习头部包扎、手臂骨折固定、脊柱损伤搬运等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次培训非常实用,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的应急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意识到作为应急第一响应人肩负的责任。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突发情况,我就知道该如何正确应对了。”参训人员简培佳感慨道。 此次送教上门培训活动,是区应急管理局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罗湖公安基层一线民警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水平,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湖区应急管理局自2022年开始连续4年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工作,目前已累计培训持证“应急第一响应人”8189人。接下来,罗湖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培训活动,扩大培训覆盖面,推动应急知识和技能普及,不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强化“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建设,筑牢辖区基层应急救援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