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全面展示罗湖区医养结合工作情况

来源:罗湖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2-12-09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罗湖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情况,并在常委会议上听取和审议相关部门关于罗湖区医养结合专项工作报告。

  12月 6 日下午,区人大社会建设委组织了赵友林、肖幼美、熊奕、谷红、李春娥、戴新莉等专委委员、区人大代表听取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医养结合专项工作报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罗湖区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切实找准老年人健康需求,提供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的健康养老服务,有力保障了辖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刘1.jpg

  一是不断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黄贝岭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老年友好氛围日益浓厚;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与区民政中心联合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入选首批全市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医养结合示范效果愈发明显;罗湖区中医院等 8 家医疗机构被评为首届广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老年就医环境显著改善。

  二是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工作质量。积极推进家庭病床和家庭养老病床有效衔接,打通老年人幸福养老神经末梢;启动“我爱我足”糖尿病足筛查防治项目,开展老年慢性疾病早筛早治, 避免病情加重恶化,实现老年人“少生病、晚生病、不得大病”的目标;有序开展长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低龄老年人提早干预,实现心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有效保障老年人心理健康。

  三是注重开展有成效的健康宣教工作。蒋开儒成功获选“全国老年健康达人”,作为罗湖区老年健康形象大使,积极推广健康生活理念;“长者健康微课堂”项目获市卫生健康委高度肯定并转发各区学习借鉴,后疫情时代健康宣教模式有力创新,线上宣教取得良好效果;“敬老月十项品牌项目”中多项入选深圳市十大关爱项目和百佳市民满意项目,“敬老月”活动长效机制得到巩固,老年人参与活动热情高涨,服务粘性有效提高。

刘2.jpg

  委员、代表们对罗湖区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区卫生健康局提出先进的“医养融合”理念,主体工作落实到位,形成有广度有质量有特色有亮点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工作质量成果显著提升。同时,代表们对如何巩固好工作成果,形成权责更加明晰、受益更加广泛、人才更加厚实、群众更具幸福感获得感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委员、代表们表示,在打造先进示范样本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老年人很重要。在全区各个街道推广长者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均匀分布全区医养结合床位,提高养老服务设施普及率;要提高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质量和次数,通过订单式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宣传工作,普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理念,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要着力做好体制机制的建设工作,理清各部门的权责分工,充分整合卫健、民政、医院、社康、社会资本等各方资源;要全方位开发医养结合人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要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好医养结合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最后,区人大社会建设委主任委员葛微在总结发言中提到,罗湖区医养结合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赞许嘉奖,赢得老百姓口碑。我们仍要巩固好发展成果,持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提质增量。一是注重搭建长效机制,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学习上海、广州的先进经验, 推动长期护理险尽快在罗湖落地。二是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持续提升医养服务工作专业化能力,允许优质的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强化深港融合,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队伍。三是要加强医养服务科普进社区宣传,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基层养老服务实践中发挥好中医药的优秀传统理念,利用运动康复科学专业指导,培训老者家属护理能力,营造长者友好的社会氛围。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