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
×

2012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在罗湖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来源:罗湖区委(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2-01-04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12年1月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贺海涛

各位代表:

  我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锐意进取,砥砺前进,依靠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突破了土地、环境等资源要素形成的发展桎梏,经受住了世界金融危机等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提前完成了五届人大确定的各项主要发展任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效益为先,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科学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150亿元,年均增长9.3%,是2006年的1.94倍,接近翻番;人均GDP达到12万元,年均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亿元,年均增长13.5%;国地税收入(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274.7亿元,年均增长19.0%;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9.3亿元,年均增长20.0%。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年均分别递减7.2%、8.7%、5.9%。

  二是产业形态更趋高端。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1%,比重提高到 90.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占三产比重分别由53.9%、47.0%提高到69.6%、64.0%。金融业年均增长20.0%,占三产比重由23.4%上升至44.0%,占GDP比重达39.6%,2007年起超过商贸业成为罗湖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商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辐射力显著增强。“金三角”片区每平方公里GDP达到115亿元。黄金珠宝产业国内龙头地位不断强化,辐射效应扩展到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蒸蒸日上,成功举办了全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百花奖”评选颁奖大会,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是发展后劲日益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V型反转,累计完成355亿元,于2009年成功扭转连续五年负增长局面。相继完成了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催生出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华润中心、京基100等都市综合体项目。联合市规土委完成了笋岗—清水河片区发展规划的国际咨询和发展规划纲要。去年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等10大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完成了“金三角”空间资源整合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紧扣城区发展优势,提出了《罗湖先行先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行动计划》,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场主体的强烈呼应,并被纳入深圳市“十二五”规划,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四是城市营销初显成效。启动“时尚罗湖”品牌战略,倾力向国内外推介营销罗湖,在凤凰卫视等媒体及“大运”赛事每场间隙连续播出“时尚罗湖”宣传片,举办了25场“罗湖时尚之夜”系列活动;在罗湖社区家园网开辟“大运”专栏,拍摄制作了80多个专题,组织了10个主题宣传活动。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社会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是发展社会事业成绩斐然。过去五年,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支出占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70.4%增加到90.9%,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等数十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万元提高到3.8万元,年均增长11.3%。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1996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476套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房投入使用。设立5000万元创新民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教育投入占区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新增学位4833个,完成16所学校的环境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完成区人民医院医技楼等卫生“十大工程”并投入使用,社区健康服务实现社区、居民、服务功能“三个全覆盖”。积极创建世卫组织倡导的“健康促进学校”,数量居全国区县之首,2008年荣获该组织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颁发的“健康城市巨大潜力奖”。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关爱措施,妇女儿童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优抚、双拥和安置工作,连续五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区”。“双到”工作进展良好。扶持集体股份公司发展,不断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

  二是提升城市品质成效明显。坚持“环境立区”,铁腕守护“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空气优良率均位居国内大中城市核心城区前列;循环经济“十大行动”、“十大工程”和“十大领域”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利用率和污染排放强度实现“一升一降”;生态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力度,新建和升级改造了一批道路,地铁二期罗湖段13个站点全部建成使用。累计投入24.3亿元开展市容环境提升,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受理环境信访案件下降64.1%,仅占全市同期的2.1%,2010年全市环保实绩考核为“优秀”。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亮点纷呈。完成140个旧住宅区第二轮环境深度整治工程、33个老社区燃气管道改造工程、4个城中村重建工程;完成一批生态廊道、绿道、社区公园建设项目和城中村“三线下地”、排污管网改造及消防安全整治项目。完成两条区内河流的综合整治和76个危险边坡的治理,基本解除了地质和洪涝灾害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建成57个垃圾转运站和55座免费公厕。五年新增社区服务设施面积13万平方米、户外文体广场面积28万平方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被评为省、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数量分别达到80%和86%。

  四是开展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建成以“一网”、“两馆”、“十站”和社区文化广场为基点的四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区群众文体队伍成倍增长,已成为活跃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的骨干力量。围绕社区群众实际需求,成功打造出一批具有罗湖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组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文艺精品创作,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1000多个。成功举办了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评选颁奖仪式。

  ——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机制、标本兼治,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成绩突出。

  一是社会基本面平稳有序。恪守“第一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积极开展平安建设“织网工程”。全区大局稳定,城市运行有序,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劳动关系整体和谐,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妥当,信访总量保持下降,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在全市社会治安评估中,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2009年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两项民调指标均居全市第一,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二是社会管理创新成果累累。推出了“前委机制”、“信访代诉制”、“电子信访督办制”、“电子行政监察系统”、安全网格化管理、城中村出租屋统一招租和“门禁卡+视频”、老旧住宅区“大围合+视频监控”、“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机制”、“三官进社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得到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加以推广。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会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更加完善。

  三是基层基础更加巩固。首创国内面向社区的政府网站“罗湖社区家园网”,与社区群众网上互动,开启了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新途径。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自治,探索建立居民参与自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推进“一站多居”基层管理体制改革,2011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率达到100%。全面推进业主委员会选举,着力化解物业管理矛盾。深入开展社区“邻里相亲”、“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增进了社会和谐,增强了社会稳定。

  ——五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明显增强。

  一是推行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运作效率。按照市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区级政府机构改革。设立行政服务大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运用电子行政监察系统全面推行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执行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络问政,罗湖电子政务网获得2011年度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和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区县级第二名。

  二是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五年共办理市、区人大建议551件,政协提案625件。实行重大决策、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推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增强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公开财政预算、审计结果等政府信息。建立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三是强化廉政建设,锻造风清气正的公务员队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和完善了《罗湖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50项勤政廉政工作制度。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158个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整合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平台,规范和完善政府招标与采购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结合的审计机制。认真贯彻厉行节约相关规定,压缩“三公”等经费开支。

  各位代表,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过去一年全市的头等大事。我们举全区之力,为本届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国际大体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过去五年,我们还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人防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驻区税务、市场监管、消防、交警、社保、金融、海关、边检、新闻、供水、供电、客运、邮政、通信、盐务等机构,为罗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必须把以民为本,为民谋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把罗湖建设得更繁荣、更文明、更幸福;必须立足高远,胸怀全局,以国际先进城区为标杆,我们干事创业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看家本领去破解发展难题,我们才有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做事,我们才能推动罗湖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各位代表,罗湖过去五年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国各地来罗湖的建设者和“大运”志愿者,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市有关部门和驻区各单位,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罗湖建设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未来五年的形势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们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罗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竞争观念,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创新理念,将罗湖置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战略高度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的坐标体系中谋划发展,用“质量”、“创新”和“实干”推动罗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上个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和未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作出了正确判断。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形势动荡,全球经济减速下行,复苏道路充满曲折;从国内看,受欧美经济危机影响,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经济减速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全市来看,福田、南山等借助区位和产业优势正强者恒强;宝安、龙岗等借助特区内外一体化机遇正加速腾飞;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正借助政策优势欲成为后起之秀。

  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不进则退。在充分肯定过去五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是土地等资源要素的紧约束不可逆转,罗湖在资源瓶颈中求发展将成为常态,必须以更新拓空间、以空间换产业;二是长大企业的外迁,始终冲击着GDP和税收,必须以服务创环境、以环境留企业;三是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区相比,经济质量还不够高,必须以转型促升级、以升级增实力;四是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尤其是市政环境、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进程,必须以改造强功能、以功能优品质;五是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尤其是未来五年数十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全面推进,拆迁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难免加大社会管理压力,必须以协调化矛盾、以管理减压力;六是政府效率效能还不能完全适应辖区群众和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向创新要效率、向服务要效能。

  当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都具有集成国际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时尚中心、文化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共同特征。罗湖虽然初步具备这些要素,但尚处于“种子”形态,要使之成为参天大树,核心是要围绕这些共同特征,全面提升软硬环境档次,形成吸引和集聚现代高端产业元素的强大能量,打造出让自己成为国际投资目的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卖点”。质量决定命运,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过程,就是罗湖经济社会建设全面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发展质量的过程,是全面提升城区硬件质量和软件质量的系统工程。罗湖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就必须唱好“国际歌”,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标杆,突破我们固有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脚踏实地向国内外先进城区学习,用更高的质量标准来规范、提升各项工作。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推出罗湖区建设“‘深圳质量’先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附表),分三大类九项30个具体指标,并按年度节点提出明确要求。这个指标体系只是区政府的一级目录,接下来各级各部门还将针对各自工作领域,推出二级目录甚至三级目录。指标体系将作为强有力的“指挥棒”,督促各单位围绕提升罗湖质量狠抓工作落实。我们将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察部门和专业人士的监督评价。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各方面意见,我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国地税收入突破5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5万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累计下降20%、20%、15%。

  围绕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实现‘三个协调’、‘三个突破’,让罗湖更繁荣、更文明、更幸福”的目标,区政府将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实现“七个提升”,将区委“创新开路”和“质量至上”的理念进行到底:

  (一)实施空间再造工程,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空间再造是罗湖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希望所在,也必将是本届政府任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克难奋进,集中全力打好城市更新这场攻坚战。通过1/4建成区的全面更新,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罗湖,再次成为国内外投资商青睐的热土。

  全面推进五大片区改造。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总部基地”,重点推进笋岗—清水河、“金三角”、水贝—布心、莲塘、深南东五大主要产业区改造。未来五年,笋岗—清水河片区开工建设27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金三角”片区规划建设5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230亿元;水贝—布心片区规划建设10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180亿元;莲塘片区规划建设4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45亿元;深南东片区规划建设2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55亿元。我们将坚持提前介入、超前谋划、精心策划,确保这些项目切合“一中心两基地”定位,是增强罗湖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以国际先进理念引领高水平的开发建设,确保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城区功能、环境质量和人居品质同步提升。

  加快项目滚动开发建设。全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形成“完成一批、开建一批、储备一批、筹划一批”的滚动运行机制。全速推进已开工的清水河国际汽车产业园、水贝国际珠宝广场等6个产业项目和黄贝岭、西岭下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力争所有在建项目五年内全部完工;加快推动深圳酒店片区、银湖蓝山、笋岗总部基地、布吉农批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审批;积极推动湖贝片区、蔡屋围金融商业核心区、金威啤酒厂、水贝村等一批项目列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做好项目储备;着力推动“插花地”更新改造工作。力争到2016年累计新增产业面积750万平方米。立足科学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在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城中村、旧社区的“四旧”改造中,各打造出1—2个全市乃至全省的样板工程。

  强化城市更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更新项目实施工作机制,所有纳入更新的项目,须制定详尽工作计划,倒排项目进度,明确保障条件,责任落实到人。成立重大项目专门推进小组,强化力量配置。特别重大的项目,严格落实区领导挂点项目负责制,建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视察制度,重点部署、重点督办。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任务令、嘉奖令和批评书制度,奖勤罚懒,切实提升政府各部门和公职人员的行政效能;探索建立更新项目激励机制,对开工早、进度快、招商好的项目主体给予奖励。

  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严格落实更新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政策,提高新增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保障公共绿地、文体用地和停车设施配套到位,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配合推进地铁三期工程7、8、9号线建设,使罗湖成为全市轨道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推动完成清水河片区、插花地片区、莲塘东片区、黄贝岭片区市政道路和东部过境高速公路等一批道路交通项目建设改造。做好莲塘—香园围口岸建设和文锦渡口岸改造的支持配合工作。整合“金三角”空间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成人民南连廊二期工程,建成东门二层连廊等全天候人行系统;建立智能交通运行分中心,利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新建108座新一代公交站亭,形成内外畅达的立体化、全方位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进“智能城市”建设。

  (二)实施产业升级工程,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走罗湖特色的高端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道路,优化存量,提高增量,强化质量,推动罗湖从“服务业大区”迈向“服务业强区”。力争到2016年罗湖的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2.5%。强化政府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将产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从目前的8000万元增加到每年2亿元。 

  优化国际消费中心产业布局。围绕国际消费中心空间多样化、要素多元化、业态集聚化的要求,统筹各大片区产业规划,引领片区空间再造。笋岗—清水河着力打造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和国际创意文化门户,“金三角”打造以金融商业为核心的高端商务商业区,水贝—布心片区打造全国性的珠宝时尚产业总部、设计营销中心及旅游购物目的地,莲塘片区重点建设互联网产业园区、口岸服务区和佛教文化区,深南东结合黄贝岭旧村改造再造一个新商圈,布吉农批片区打造全球食品采购交易中心。在城中村大力发展以中国民俗为特色的国际旅游项目,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组团式发展,让罗湖成为高端商务商业云集、时尚创意荟萃、产业架构清晰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区。

  强化金融业支柱地位。保存量、促增量,实行金融业差异化发展策略。依托“金三角”片区升级改造,为金融机构创造高端空间。巩固外资和港资金融机构在罗湖聚集的优势,形成带动力和辐射力。强化与银监、证监、保监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密切联系,大力引进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独立基金销售、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大力引进金融行业协会、金融配套服务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优化金融业配套政策,强化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各类金融机构聚集的优良环境。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质量。鼓励、扶持企业上市,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借助城市更新,推动更多高端商业空间“入市”,高标准、大体量规划建设一批都市综合体,引进更前沿的商业业态。提升蔡屋围、人民南、老东门“金三角”商圈竞争力,大量“进口”外来消费。举办罗湖国际购物节等各式消费活动,鼓励商户做好黄金周促销,大做“吃、住、行、娱、游、购”文章,营造罗湖“消费之都”和“购物天堂”的浓郁氛围。推动黄金珠宝业向研发设计、品牌化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把水贝打造成国际性的黄金珠宝交易中心。积极争取设立上海钻石交易所深圳备份中心。探索建立在国内有风向标意义的黄金珠宝市场价格指数,提高行业话语权。助推黄金珠宝企业生产加工环节外迁。强化产业转移倒逼机制,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综合运用环境保护、能耗标准、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手段,淘汰一批低效益、高污染的落后企业。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莲塘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电子商务与辖区支柱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虚拟空间促进实体经济,打造网上国际消费中心。发挥“区长质量奖”引导作用,激励企业开展经营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标准制定和品牌创建,推动“罗湖加工”向“罗湖制造”、“罗湖创造”转变,让罗湖成为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沃土。设立企业创新人才奖,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创新重点行业企业高管培训模式。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解决人才住房问题。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将与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同步推进,以规划促招商,以招商促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专门机构职能和力量配备,建立和完善责任更加明确、考核更加科学、奖惩更加合理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招商专业化,实行“产业链”招商。善用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资源,与跨国公司政府事务部门建立稳固、畅通的渠道,完善政府与重点楼宇业主和物管公司联动招商机制,提高招商成功率。坚持招商引资高端取向,根据罗湖城区功能定位,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及各类总部企业;重点引进以金融、贸易、专门专业、中介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各类设计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重点引进新型商业业态;重点引进黄金珠宝、时尚时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区域龙头;重点引进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制定楼宇经济支持政策,完善重点楼宇的配套服务,着力培育一批“亿元楼”。

  (三)实施城市营销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牌

  大力塑造城区品牌,通过各种营销策略、营销模式、营销活动,全方位强化城市品牌识别性,展现罗湖的城市魅力。

  打响国际知名度。引入专业策划和活动组织机构,全球招募城市策划顾问,向全社会征集罗湖代表性口号,为罗湖量身定制城市品牌营销方案,启动“世界的罗湖”营销战略。借鉴迪拜等新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经验,努力聚焦世界目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营销机制,借助国际传媒、全球孔子学院和各类推广平台,向海内外推介罗湖。强化罗湖的文化记忆,普查、整理改革开放历史文物,推广来罗湖值得去的10个地方。与国内知名导演合作,制作讲述罗湖故事的文艺作品,开展城市文化营销;制作罗湖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顶尖、国际一流媒体播放,提升国际知名度。

  打造“时尚之都”品牌。提升“罗湖时尚之夜”的国际影响力。打响各个特色消费区品牌,着力宣传万象城和KK—mall高档消费区、人民南中高档消费区、东门大众流行消费区以及水贝黄金珠宝消费区、笋岗工艺品消费区,吸引不同层次、各种需求消费者目光,让特色市场成为罗湖又一“形象代言”。策划举办国际珠宝节、时尚家居饰品展、国际汽车文化节、国标舞、网球赛等各类国际性的时尚活动和体育赛事,加强与时尚界名人的公关活动,提高罗湖在时尚界的影响力。

  打出“诚信罗湖”旗帜。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消费维权和打击损害社会诚信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创造公平诚信的营商环境。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联手行业协会率先在商业商贸、黄金珠宝领域开展“诚信创建”评比表彰活动。在电子商务领域探索建设可信任交易环境。探索建立社会诚信管理机制,对企业按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四)实施社会建设工程,着力提升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工作导向,通过实实在在的惠民、利民、便民、安民措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未来五年用于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占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将保持在80%以上。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和完善社会建设的组织机构、制度框架,立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推进创新,弥补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快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政策,探索按暂住年限对非户籍人口分类管理。深入开展社区自治,充分发挥居委会、业委会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各尽其责、共建家园。开展“精神民生”工程,聘请专业人士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心理关爱活动,纾解居民心理压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健全公共政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大政府事务性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力度,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

  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全力创建宜居城区和宜居社区。继续推进老旧住宅区、城中村、插花地三类基础设施薄弱社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老住宅区管道燃气改造,探索城中村特色改造和插花地市场化改造新路。培育和规范社区服务机构,促使其成为服务社区的一支主力军。推进社工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大对社工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在社区大力推进“织网工程”,构建“民心联系网”、“群众自助服务网”和“便民服务网”。

  大力抓好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风气。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优质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务实发展职业教育,打好信息、国际、特色和课改“四张牌”。投入1.8亿元推进罗湖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与中国香港学校互派教师短期任教制。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和教师激励机制,发挥名校长和名师的示范作用,培养一批“罗湖名师”。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健全连续工作30年以上教师激励机制。突出罗湖教育特色,积极开展“阳光少年德育工程”等情商教育,鼓励学校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学校、家庭、政府齐抓共管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大力推动旧校改造,增建全寄宿高中。

  加大医疗惠民力度。探索“管办分离,医药分开”的公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健全医疗救助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辖区医院转诊和跨区域医疗专家会诊制度,培养引进高端医疗人才,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打造城区医疗服务品牌,注重专科建设受众面,区人民医院力争三年内建成“三甲医院”。实施医疗价格明细化,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阳光化,诊疗、检查、用药合理化,确保人均诊疗两费不高于全市同级医院平均水平。推动公共医疗资源向社区配置,以社康中心为依托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加快莲塘中医院建设步伐。完善社区综合防治机制,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企业和求职者当好“红娘”。大力发展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就业模式,建立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内提供3700套保障性住房。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实现“全民社保”。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确保社会救助全覆盖、无盲点。完成区福利中心二期建设。引进专业服务团队,促进“居家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专业化。健全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策保障为主导、社会运作为方向”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关心关爱残疾人。完善慈善捐助体系,扩大慈善捐助范围。扎实做好优抚工作。继续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建立连续工作10年以上计生专干激励机制。认真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加大对外来劳务工的关心力度,不断增强其家园意识。

  扎实创建“平安罗湖”。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两盗”和“黄赌毒”,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紧紧围绕“人、屋、车、路、网、场、组织”等治安基本要素,建立动态化、信息化、全时空、全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继续推行出租屋统一招租和“门禁卡+视频”管理,分批推进老旧住宅区“大围合+视频监控”工作,强化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完善包括领导包案、诉前联调、信访代诉、社区家园网、物业管理矛盾调处机制、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平台等在内的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防控、大调解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和响应机制,积极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分类分级监管体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保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增加食品安全检测车等专业资源配备,力争使罗湖成为全市食品药品最为安全的城区之一。

  帮扶集体股份公司。借助社会专家智慧,引导集体股份公司围绕全区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进一步增加集体股份公司发展专项资金,着重加大对发展特色产业、创造品牌的公司的奖励力度。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引进外来管理人才。定期组织集体股份公司管理班子培训,提高公司中高层的决策、管理和执行能力。实施“启航计划”,加强对“新一代原居民”的培训教育,增强其创业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五)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着力提升城区品质

  以精细管理为目标,创新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消除管理盲点,补齐环境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园林式精品城区。

  继续提升市容环境。在巩固“大运”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四城一镇一园区”,分阶段深入推进“金三角”、笋岗—清水河、水贝、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黄贝岭新秀、湖贝等六个片区和“五横六纵”11条主干道两侧建筑物外立面和环境景观改造。以“低碳节能、特色时尚”为原则,着手升级深南东、笋岗路、滨河路、人民南、罗湖口岸、深圳古玩城、布吉关等沿线和片区的灯光景观工程,加强布吉河、洪湖等滨水空间的灯光景观营造。整治、美化户外广告和门楣招牌。继续扩大特级保洁道路范围,提升保洁质量,实现对城中村保洁全覆盖。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治城市“七乱”。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加强土地整备项目实施。

  突出城区生态品质。最大限度扩大绿化景观、增加绿化总量、提升绿化质量,拓展城区绿色“网络”。以山林水系为脉,建设特色绿道网和绿道慢行系统,打造一批风景如画的生态休闲廊道。丰富快速路和市政道路的立体绿化景观,完善城市中英文标识系统。推出一批城市雕塑和园艺精品,有机融入中国元素,增添城市内涵和文化品味。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将污染严重、整改不力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大力抓好治污保洁,加强水污染、油烟污染、工业废气污染、交通噪音污染、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等防治力度。推进城中村排污管网改造,协助完成布吉河、莲塘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务实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资源集约利用。

  深化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管理继续“重心下移”,以街道为单元建立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部分日常管理权和后续管理权下放到街道,“人随事走、费随事转”。健全城市管理执法机制,全面推行街道与公安“大联动”执法,破解复杂性、综合性执法难题。探索城市管理部分服务项目外包,对34条严管路和重点区域进行分级管理、动态监控。实行市政、绿化和环卫经费浮动制,引入第三方监管,严格考核保洁和绿化管养质量。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财政补贴”原则加强社区公园和公共绿地后续管理。组织公众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格局。深化细化城市装修融资政策,探索通过规划指引、以奖代补等措施调动业主投资。

  (六)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着力提升城市文明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努力把“虚”事做“实”,把“软”事做“硬”,通过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城区文明水平,为罗湖发展提供强大的软实力支撑。

  提升市民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承深圳十大观念,培育“罗湖是我家,我们爱罗湖”的家园意识。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全社会知荣辱、讲诚信、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场所管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提升全社会法律意识。创建“志愿者之城”,在区、街道、社区三级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大力开展“市民学外语”活动,让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成为罗湖走向世界的阶梯。

  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罗湖“十分钟文化圈”,形成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提升“粤剧节”、“缤纷五月”关爱来深建设者文化节、“邻里相亲”社区广场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培育和打造“魅力粤剧,时尚罗湖”、“飞扬交响,品味罗湖”等文化新品牌,争取每个街道形成1—2个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品牌。办好居家学堂、街区自助图书馆、“四点半学校”、老年大学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动优秀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具有罗湖特色的文艺精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健全政府资助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投入和运营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项目建设,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范围。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办好区第二届运动会。

  壮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地建设,建设好水贝珠宝项链街、笋岗工艺城、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深圳古玩城、怡景动漫产业基地等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发展文化行业组织、中介组织,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探索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时尚消费、文化与黄金珠宝、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使文化成为促进罗湖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继续办好“文博会”分会场,使之成为罗湖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七)实施政府建设工程,着力提升行政效能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立足“干”,狠抓“实”,突出“德”,垂范“廉”,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着力增强政策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建立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为重点纳税大户提供针对性、“处方式”服务。探索在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安全监管、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推进“弹性工作制”,实现管理全覆盖、服务全天候。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电话质询、不定期抽查制度,落实首问责任制,提升公职人员的服务水平。实行“一线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每月不少于一次深入社区、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升工作效率。设立政府创新奖,嘉奖推出重大创新举措、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单位。将迎办“大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促进各项工作提质提效。开展机关业务竞赛,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建立严格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单位绩效评估结果与干部考核选任、责任追究相结合,与奖惩挂钩。加快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建设,升级机关内部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包括记录跟踪、过程评价、量化管理、目标考核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服务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和服务质量电子评估体系。优化审批服务,压缩审批时限,推行“网上审批”。加强行政电子监察和督查督办,确保质量指标体系、重要工作责任制及区委区政府其它重要任务落实到位。

  打造法治政府。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行政,扎实做好法治政府考评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搭建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平台。强化“阳光理政”,增加决策和施政过程的透明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决策效果评估,落实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在社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加强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培训,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处置。

  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廉洁城市的决定》,全面推进廉洁城区建设。坚持开展勤政廉政谈话,加强公职人员的法制、纪律和勤政廉政教育。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探索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着力堵塞管理漏洞,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推进效益财政建设,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财政支出。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重大资金项目审批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行政过错责任追究。

  三、2012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70.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6%、6%和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今年的具体工作,将采取《深圳市罗湖区2012年重要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表》的形式,每项任务明确具体进度、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全年要按照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强化督查督办,抢抓工作进度,狠抓工作落实。年底将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的鞭策、激励作用。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罗湖攻坚突破的五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五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关键五年,在空间再造、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社会建设等关键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为“一中心两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实干求未来,为把罗湖建设得更繁荣、更文明、更幸福而努力奋斗!

    附表:罗湖区建设“‘深圳质量’先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doc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