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
×

2011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在罗湖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来源:罗湖区委(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1-04-25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11年1月2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区长   倪泽望

各位代表:

  我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力建设“功能罗湖”,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罗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本区生产总值(GDP)由2005年的530.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6.88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2%。人均GDP由6.22万元增加到11.0万元,超过中等发达国家人均1万美元的水平,年均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23.94亿元增加到602.54亿元,年均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2.8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30.64亿美元增加到275.45亿美元,年均增长16.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3.08亿美元增加到7.32亿美元。国地税地方级收入(剔除海关代征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由108.69亿元增加到251.21亿元,年均增长18.2%;2010年辖区税收总规模(剔除海关代征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328.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5.67亿元增加到36.73亿元,年均增长18.6%。二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90.5%,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GDP的比重分别达到68.1%、61.6%,位居全国前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0%。在罗湖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69家。节能降耗成绩突出,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由6.1平方米、26.1立方米、620.9千瓦时,下降到3.5平方米、12.7立方米、383.3千瓦时,连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年均分别下降7.9%、9.2%、6.5%。三是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国家生态区创建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完成了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铁二期工程罗湖段18.1公里线路和13个站点施工进入收尾阶段,辖区地铁线路总长达21.3公里、站点达17个。升级改造了全部快速主干道路和半数以上的次干道路、支路。实施深圳河二期、水库排洪河、梧桐山河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更新全面展开,“金三角”、笋岗—清水河、水贝—布心产业片区纳入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完成华润万象城二期、莲塘互联网产业园、田贝花园等10个城市更新项目,启动了京基金融中心等27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投入9.4亿元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完成1210栋建筑物立面刷新。四是社会民生大幅改善。荣获全市唯一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城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4万元提高到 3.36万元,年均增长1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213个老旧住宅区和23个城中村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评估验收和“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督导验收。累计投资4.6亿元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建成社区服务设施面积13万平方米、户外文体广场面积28万平方米,获评省、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总数分别达到66个、71个,覆盖率分别达到79.5%、85.5%。基层文体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评。五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先后推出了警民联调、先前指挥、信访代诉、网上信访、“门禁卡+视频监控”、出租屋统一招租、社区家园网、电子行政监察、边坡治理、城市刷新、物业管理进社区、社区公共服务外包、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等创新机制,部分做法和经验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也是罗湖建区30周年。在而立之年,我们一起重温了罗湖30年来的辉煌岁月,一起回顾了罗湖30年来的风雨兼程,参与举办了庆祝特区建立3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再造一个火红年代”的热情。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市第五次党代会、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精神,按照区委五届九次全会、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部署,紧紧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大力弘扬“想干、敢干、快干”的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谋划科学发展

  在新30年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市委市政府对罗湖提出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总部基地,勇当经济发展‘深圳质量’先行区”的新定位新目标,我们集思广益,科学谋划罗湖未来的发展,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更坚定了信心。特别是,制定了《罗湖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未来5—10年“再造一个新罗湖”的宏伟目标。《行动计划》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罗湖未来发展的信心,众多商家和新型业态纷纷抢滩罗湖。

  (二)推进产业升级

  创新金融业态和服务产品,区政府获省政府金融创新稳定奖,16个项目获市金融创新奖,占全市的42%。新增24家投资担保等金融类企业和机构。京基·百纳空间(KK—Mall)、百仕达喜荟城等购物中心开业。华润万象城和东门商业步行街被定为“大运会官方购物点”,全市仅3家。网上销售额过亿企业有4家。黄金珠宝产业新增5个“中国驰名商标”,总数13个,占全市同业的76.5%;“中国名牌”总数达到23个,占全国同业的44%。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进驻了一批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和展示交易机构和企业,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提升。开展珠宝节、美食节、旅游节等活动,大力营造消费氛围。启动“时尚罗湖”系列活动,举办了10场时装珠宝秀、名车展、文化沙龙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第六届“文博会”上,罗湖6个分会场及3个专项活动成交总额达176亿元,零售额达46亿元,均居全市各区之首。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引导500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进和节能改造,督促200多家黄金珠宝加工企业安装废气治理设施。开展“到企业送服务促转变”活动,加大企业帮扶力度,近100家企业和项目得到区政府扶持资金6300万元。新增上市公司2家,在上市办备案企业有45家。实现内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23.23亿元,实收资本110.41亿元,其中过亿项目有14个,最大投资项目达7亿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32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3.7%,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66亿美元,大幅增长105.5%。

  (三)实施城市更新

  市城市更新政策的实施大大提升了罗湖二次开发的进度和广度,共有23个城市更新项目获批。调整笋岗—清水河片区法定图则,片区规划的国际咨询吸引了来自欧美、亚太等地区的82家国际业界知名设计单位,5家机构正式入围。西湖企业、金马广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工程进展顺利,《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研究》和《“金三角”片区全天候人行系统规划》已获市规划国土部门审查通过;红宝路、嘉宾桥及周边地区景观改造正在大力推进。京基金融中心接近封顶,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发行库项目建至地面19层,原居民回迁楼完工入伙。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二期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珠宝学校建设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莲塘互联网产业园一期改造完工,落户企业70家,物业供不应求。梧桐山艺术小镇建设完成中心街景观改造和博雅馆项目。西岭下南村改造正在拆迁,向西村局部改造已通过专项规划审批。特力—吉盟旧工业区改造已完成规划公示。莲塘互联网产业园二期的国威大厦建设项目、罗湖高新技术第二工业园改造专项规划已上报市规土委。

  (四)建设民生幸福城区

  全年用于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政府投资占政府投资总额的93%,用于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8.51%。促进11294名失业人员就业,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169%,全区83个社区全部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率先在全市安装“求职通”和搭建“政校行企”对接促进就业平台,有效缓解了招工难和求职难问题。首创行政与司法联动机制,重大劳资纠纷、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分别下降34.96%、54.39%。各类险种参保人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513户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245户低保无房家庭实行廉租房货币配租。完成431套保障性住房筹集任务。率先推行日托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对象累计2297人。我区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建立残疾人托养中心,托养重度残疾人47名。深入推进社区自治工作,全区83个社区均成立了自治协调委员会,发展和培育了400多名社区自治带头人。新建和改造5个社区公园。新装、更新社区健身径40条,总数达到244条。社工试点单位增至14个,购买社工服务岗位总数达到103个。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600个。4所区属高中本科上线率达到75.55%。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延长楼、区妇保院新大楼完工。9家个人承办的社康中心完成公办转型。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再次获评“全国药物维持治疗优秀门诊”。老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第二批145个小区开工建设。老旧住宅区管道燃气改造5个试点小区与市燃气集团签订代建协议书。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工程23个三类项目全部完工。完成29个危险边坡治理工程。开展对口帮扶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安排帮扶资金1860万元。连续13年被评为省市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文体社团总数增至57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增至1251名。获市级以上政府常设文艺奖项165个,其中获“群星奖”4个,蝉联全国获该奖项最多的县区级单位。获各类体育奖项359 个。我区获颁“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成果应用奖”。区武装部被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五)力促社会平安

  接报110警情数、刑事警情数稳中有降,其中“两抢两盗”重要警情下降8%。罗湖口岸区域全年“零发案”天数增长10%,29个社区实现单月“零发案”,东门商业步行街、人民南、万象城等重点区域刑事警情分别下降3.6%、18.1%、44.1%。城中村安装“门禁卡+视频监控”系统增至5393套。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渔民村和向西村成为全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观摩点。加装校园监控探头,增加校园保安力量,全年没有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总数下降31.72%,死亡人数大幅下降54.76%,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2.89%,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事故。共检查各类场所12442家,发现隐患2389宗,完成整改2385宗,整改率为99.9%。继续开展“清无”行动,排查无证无照经营户4325户,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2431户,疏导发照1904户。健全基层大调解体系,信访实现“一升两降”,来信和网上信访量提高25.2%,群众来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21.7%和16.5%。大力推进区信访大厅“一站式”便民服务,84.7%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没有发生敏感期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案件或恶性重大突发事件。创新外国人管理模式,万象都市社区被确定为全省“外国人融入社区示范点”。

  (六)提升城市品质

  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对重要产业片区和主要市政路段两侧建筑外立面实施改造刷新,完工730栋,新增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全面提升东门步行街环境,实施整治秩序、提升环境、升级产业三大行动。推进笋岗工艺城周边环境整治、交通组织改善、产业链条整合,片区环境不断提升。在万象城周边、宝安南路等商业商务区实施灯光景观工程,规范深南东路的广告牌设置。实施大运会花卉布置工程,对深南东路等6条主要道路进行绿化升级改造。辖区空气优良天数为355天,优级天数为216天,优级天数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均达到功能区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100%。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5个城中村排水管网改造和61个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罗湖实施的总长11.8公里的3条社区绿道完成施工图设计,另外2条总长5.7公里的绿道完成规划设计。采取了强有力措施遏制新增违建。完成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信息普查工作。市政道路保洁标准提高了119%,特级路保洁面积增加了101.7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采用高科技设备清理乱张贴,加强对街道家具的清洗保洁。

  (七)加强政府建设

  认真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全部224件市、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纳入电子行政监察系统跟踪督办,均按时办结答复,并取得良好成效。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42项重要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已落实年度计划的有36项,占85.7%;取得一定成效的有6项,占14.3%。实行网络问政,政府决策与民意互动成为常态,妥善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2800多件。网上征求对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建议327条,为政府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第九届(2010)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罗湖区电子政务网排名全国区县第三、全省区县第一,公开2.6万多条政务信息,增加157%。政府工作效率和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7276项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事项提前办结率为99.57%,电子行政监察网红黄牌数量下降62%。修订《罗湖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罗湖区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完善了政府运作机制,规范了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全部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修订完善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制度,权力运行得到了有效监督和制约。

  各位代表,回顾2010年,罗湖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归功于历届班子为罗湖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体罗湖人辛勤工作、奋力拼搏,归功于区人大、区政协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参政议政。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关心、参与、支持罗湖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一年,罗湖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罗湖未来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以金融业为主的罗湖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付出更大的努力。二是罗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总部基地受到环境制约比较突出,如何抢抓城市更新机遇,进一步突破瓶颈、拓展空间、提升功能,是未来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问题,不仅是社会转型期民生诉求的热点焦点,更事关罗湖长远发展的软实力,必须把社会建设放在和经济建设并重的位置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四是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文明素质与国际先进城市还有不小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快提升罗湖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十二五”基本思路和2011年主要目标任务

  过去30年,罗湖领改革开放之先,创立了“深圳速度”的典范。新的30年,市委市政府殷切期望罗湖再立潮头,担当“深圳质量”的先行区。深圳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建设罗湖国际消费中心城区为重点,打造辐射全国、亚太知名的国际消费中心;首次提出建设全国金融中心,并将蔡屋围金融中心区列为全市三大金融集聚区之一;而且把笋岗—清水河现代服务业基地作为全市特色功能区之一来重点打造。同时,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实施计划,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东风好借力,扬帆正当时”。罗湖又一次站在历史发展的前沿,正以蓬勃的生机、崭新的风貌,踏上新30年的宏伟征程。

  “十二五”罗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使命,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总部基地为目标,以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一手抓“实体消费”,一手抓“虚拟消费”,通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强化城市品牌营销、提高城区软实力,着力打造“四城一镇”和构建“网络消费中心”,全面提升国际品位、消费环境和经济价值,实现社会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民生幸福城区,为再造新罗湖、建设“深圳质量”先行区奠定坚实基础。围绕“十二五”指导思想,确立罗湖“七个坚持”的发展原则,即坚持把“深圳质量”作为发展新标杆,坚持把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作为核心战略,坚持把打造服务业基地和总部基地作为战略重点,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城市再造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罗湖新30年再创辉煌的历史新起点。区政府主要工作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持“推进转型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相统一”的理念,提质量、惠民生、优环境、倡文明、勇创新、促效率,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和民生幸福城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5%;万元GDP建设用地下降6%;万元GDP水耗下降6%;万元GDP电耗下降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各项社会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经济转型,质量至上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集中力量打造宝安南—人民南—老东门“金三角”商业区,依托华润万象城和京基·百纳空间(KK—Mall),发展蔡屋围现代化、高品质购物中心。建设人民南中高端消费区,引导实施人民南路、嘉宾路沿街商铺改造,打造以“深圳品牌”为核心的时尚产业一条街。建设东门大众时尚消费区,加快出台业态升级扶持政策,优化商业业态。引导消费转型升级,培育高端商务、品牌代理、高端旅游、文化娱乐等热点。发展时尚产业,支持品牌打造,从展示展销、研发设计等环节提升黄金珠宝、服装等传统产业,努力建设时尚产业展示营销、时尚创意设计以及时尚文化中心。继续开展“时尚罗湖”活动,打造中国“时尚盛典”。加强与传媒机构合作,打造时尚杂志、专版、频道、网站等。引进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时尚传媒,营造时尚氛围,引领时尚潮流。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大内销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网络经济,扩大莲塘互联网产业园区范围,拓展互联网产业发展空间。完善互联网产业链,集聚产业平台、支付、物流、诚信评估、数据挖掘等要素功能,打造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扶持发展B2B、B2C平台。大力引进贸易、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搭建深港两地经贸服务平台,促进深港两地贸易与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市场诚信和消费者维权机构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各类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规范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打造服务业基地和总部基地。加快蔡屋围金融中心区建设,推进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行库和京基金融中心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公司等金融类企业,不断增强罗湖金融业的集聚效应。扶持小额信贷公司、民营中小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发展,推动专门专业发展,优化金融业生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入驻罗湖,重点引进批发、零售、餐饮、娱乐、贸易等服务业企业。实行人才引进优先保障和绿色通道制度,建立高级人才信息库,方便总部企业和高端服务业引进人才。鼓励企业拓宽人才培训渠道,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和项目。优化总部经济发展配套环境,完善商务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写字楼商务办公功能。加大烂尾楼和空置物业盘活力度,扩展产业空间。推进黄金珠宝产业高端发展,引进研发设计、展示交易、时尚媒体等高端业态和企业总部。加大“深圳珠宝”区域品牌推广力度,打造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集群品牌。依托黄金珠宝、工艺、家居等优势行业,集聚更多的创意设计企业和机构,组织创意设计推广活动,营造创意设计氛围。加快梧桐山艺术小镇建设,打造集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教育培训、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依托“文博会”罗湖各分会场和梧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仙湖植物园、艺术小镇,发展“文博”旅游业。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促进文化创意和金融资本对接,提供文化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评估和投融资服务,发展高端金融文化服务产业。

  实施质量招商。加大招商、招研、招才力度,修订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挖掘新兴商业业态,优化引资引技结构和内涵,努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重点行业100强企业、总部型和高端服务业。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之间的沟通,采取小分队“敲门”招商和主题招商方式,优化招商引资机制,拓宽投资促进渠道。重点协助京基金融中心、鸿隆广场、金龙大厦等写字楼做好招商工作。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作用。

  善用香港因素。加强与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合作,积极承接香港服务业外溢功能。全力协助文锦渡口岸改造、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等,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口岸建设等基础设施与香港的对接,推动与香港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用好“到香港、澳门的外国人组团入境可实行144小时入境免签证”政策,加强与香港、澳门旅游业的合作,强化口岸周边地区的治安和环境管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罗湖旅游、观光和消费。

  推动自主创新。研究制定自主创新扶持政策,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服务功能,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优化自主创新环境,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机构。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加快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品牌。鼓励、引导企业创制和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强化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政府采购优先考虑辖区自主创新产品。

  帮扶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加大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扶持力度,改善环境基础设施,逐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引导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围绕全区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鼓励蔡屋围发展金融业配套服务、水贝发展黄金珠宝业配套服务、梧桐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配套服务。督促、指导集体股份合作公司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继续组织经营管理班子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组织“二代原居民”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

  强化政府服务。安排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8000万元。树立“亲商”理念,继续开展“到企业送服务促转变”活动,完善区政府领导、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挂点联系企业制度,主动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及时提供针对性、“处方式”服务。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充实企业服务中心力量,设立企业咨询专线,收集、处理和反馈企业反映的困难,专人跟进、贴身服务,提供更具个性化、更快速高效的政府服务。搭建涉外服务平台,设立港澳台和外籍人士咨询求助热线,为在罗湖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士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发展能力。组织一批中小企业开展规范运作和上市辅导,积极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二)社会建设,民生为本

      促进就业乐业。整合就业服务网络资源,建立技能人才和失业人员数据库,缓解“招工难”和“求职难”的矛盾。以创业带动就业,协调创建创业示范基地, 为创业者提供指导服务和创业初始阶段的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重点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原居民等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劳动技能培训机构。强化“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稳控”工作机制,完善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和行政司法联动机制,加大劳资矛盾调解力度,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优化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增强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努力缩小校际之间资源差异,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国家关于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在符合相关规定前提下,使暂住人口子女享受户籍儿童就学待遇。加大力度培训校长和教师,完善校长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举办学校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营造“在快乐中学习”的校园氛围。落实心理卫生进校园项目,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扶持民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提升罗湖教育整体水平。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改造教育信息化设施装备,升级教育信息网。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巩固中小学校与香港合作成果,探索实行与香港互派教师短期任教制度,引进国外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罗湖教育国际化水平。发展学前教育,扶持与监管并重,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结合罗湖的产业发展调整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开展特色教育,鼓励学校形成各自的学科特色,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健康水平。坚持卫生发展的公益性质,完善卫生医疗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对各类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等疾病的检测、疫情报告和防控,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确保辖区公共卫生安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职责明确、权责一致、运行规范、监管有力的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和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区中医院莲塘分院建设。加大社康中心经费投入,推进个人承办的社康中心转型,提高社康中心的医疗设施标准和医护水平,医疗业务骨干定期轮流坐诊社康中心,健全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居民“看病难”问题。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民营医院的管理和服务。实施“心理茁壮行动”,引进、发展和规范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安抚关怀机制,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建立公众心理和社会情绪监测、评估与预警机制,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主动干预工作,疏导社会情绪,平衡社会心理,引导居民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加强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全民医疗保险、工伤失业保险等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补充养老。完善专项救助和临时救济机制,切实解决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就医就学问题。提高对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单亲母亲贫困家庭等困难群体的津贴补助,拓展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经济援助等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一帮一”扶贫济困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帮扶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促进救助社会化。发挥慈善会纽带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福利事业。推动居家养老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户籍高龄老人医疗保障福利,设立集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于一体的“老年学堂”。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推进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集中照料、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关爱帮扶外来建设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实施安居工程。加快莲塘20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落实市下达的新增2000套保障性住房年度筹建任务。实行住房公积金和人才住房补贴制度,推广廉租房货币化配租,逐步解决困难家庭和“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结合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拓宽保障性住房房源。规范保障性住房申请程序,严把审批关。

  提升居住环境。大力创建“宜居社区”。推进老旧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管道燃气改造等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住宅区加装电梯,进一步改善老旧住宅区环境。实施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工程二类项目。继续开展插花地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片区居住条件。加强危险边坡治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固本强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后续管理机制,提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效率。新建3个社区公园,升级改造5个社区公园。协调市城管局以办年卡的方式开放仙湖植物园,逐步解决莲塘片区居民缺乏市政公园的问题。

  强化治安管理。推进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实施路面防控、社区警务、协同打击、综合整治、智能管控五大工程,实现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开展出租屋清理及人口信息核查、治安重点地区整治、治安高危人员排查等行动,努力消除社会治安隐患。整合治安辅助力量,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与派出所警力联勤联动,提升群防群治能力。继续推进“门禁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已完成建设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全部联网。加强警校、警医、警企共建工作,努力解决校园安全、医院医闹、重点单位安保等热点问题。

  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层级清晰的责任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监管体系,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监管有序、重点突出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全面排查、严格执法,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避免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应灾逃生技能。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市场准入管理水平,强化对日常农副产品、基本用药和餐饮企业、食堂等的质量抽检和监测,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居民食品药品安全。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和自我救护能力。

  化解社会矛盾。细化区政府领导定期接访群众制度,建立部门下访群众制度,通过电子行政监察网加大信访问题处置力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设维稳“动态信息网”、“排查调处网”,强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完善“大调解”体系建设,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快区信访大厅与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资源整合,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有效处置和化解信访难题。协调推进老房子办理房产证,逐步逐批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三)城市建设,环境优先   

  加速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城市更新进度。推进笋岗—清水河片区规划工作,尽快完成笋岗—清水河片区国际咨询。建设“金三角”金融商业核心区,拓展华润万象城周边改造范围,加快人民南片区和湖贝路老区委片区改造。整体规划水贝—布心片区,加快推进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二期和水贝珠宝学校建设,建设珠宝时尚产业总部和设计营销中心。继续实施莲塘旧工业区更新改造,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开工建设深业进智分拨中心、深业物流中心、深业泰富汽车物流城、特力—吉盟工业区、罗湖旧村改造(大中华CEPA广场)等11个城市更新项目。全面启动黄贝岭旧村改造。探索插花地市场化改造模式。

  改善城市交通。发展轨道交通,全力配合地铁7、8、9号线建设。加快推进“金三角”片区全天候步行系统和城市景观建设,建设二层空中连廊,实现人车分流,打造立体式全天候步行交通体系。推进横跨广深铁路(解放路—嘉宾路段)景观平台建设,塑造城市景观新地标。配合市里推进与滨河路平行的快速路建设,解决春风高架桥拥堵问题。协调市里推进梅林—布心通道、梨园路东延建设和原二线巡逻路改造,畅通片区间的交通联系。启动莲塘东片区、黄贝路片区和凤凰片区市政道路改造建设,加强微循环道路改造和管理。做好地铁9号线、东部通道、洪湖西路北延、插花地外围市政道路工程、清水河片区市政环境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完善交通组织,打通断头路,规范交通秩序,千方百计解决出行难问题。加强与市里的协调,全力做好地铁施工路面修复工作。

  加强城市管理。继续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大运会前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城区市容市貌大提升。整治街区乱象,引导规范广告牌设置,加大对城市“七乱”的整治力度。加强内街小巷清扫保洁,净化街区路面。完善重点区域环卫管理体制,力争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绿化街区空间,对深南东路等8条主干道实施景观节点绿化改造工程,建设10条景观绿化街道,见缝插绿,消除黄土裸露现象,拓展街区绿化空间。美化街区景观,打造万象城区域“时尚之都”城市夜景。规范街区家具,逐步更新果皮箱、垃圾桶、工具房等,整理和修缮邮筒、电话亭、报刊亭等相关设施,完善道路照明设施,规范交通指示牌。整顿街区秩序,查处交通违法,惩治非法营运。严禁违法用地与违法抢建,保持对违法建筑的高压严打态势。坚持打疏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乱摆卖的疏导和惩治力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委托企业和社会力量管养社区公园。加强对居民养宠物的管理。

  实施低碳发展。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落后产能、污染型行业、企业的淘汰力度,推广低污染高效益的绿色产业。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综合运用产业、环保等政策,鼓励引导黄金珠宝、餐饮服务等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循环发展。推广低碳建筑,推行低碳建筑认证,在施工环节落实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要求。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节能等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鼓励公共机构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环保型汽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推广有能效标识、低碳认证和环境标志的产品,提倡少用一次性用品。

  强化生态保护。加快建设绿道,构建以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绿道网。推进大气治理和污染防治,实施河流治污、交通噪声治理、光污染防治等项目。加强数字化环保建设,提高污染源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继续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督促规模以上餐饮企业逐步安装油烟远程监控装置。加快实施水环境治理,深化排水管网清源行动和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协调市里加强河道保洁,推进布吉河治理和生态景观改造,打造优质的滨水休闲环境。

  (四)文化建设,文明为重

  迎大运促文明。落实“大运会城市行动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罗湖体育馆改造工程及其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为契机,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实施“文明城市你我同行”行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倡文明、树新风,为大运会营造规范有序的公共环境。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深圳市民讲外语”等活动,培养居民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微笑在窗口”和“企业五星级服务”等活动,提升酒店、餐饮、商场、旅行社等社会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区政府领导和部门到挂点街道、社区开展市容环境提升和社区自治活动。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倡导公务员参加周末义务服务活动。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投入和运营管理机制,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广场+社团”模式,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广场,扶持群众文体社团发展,办好罗湖品牌文化活动。完善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机制,大力创作文艺精品,组织优秀作品参加文艺赛事。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程,全面规范“两馆十站”的服务职能、项目和标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图书馆网络,推广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提供优质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继续更新改造社区健身径,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居民体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序推进学校运动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满足居民就近锻炼的需求。

  发展社会事业。创建计生宣教创新示范区,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提升计生服务水平。改善人口服务和管理,推进居住证常态化管理,优化人口结构。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完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机制。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进一步做好侨务和民族宗教工作。

  (五)制度建设,创新为要

  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精简高效、运转顺畅的行政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稳步扩大聘任制公务员队伍规模。完善公务员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加大对街道和社区的财力倾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整合协管员队伍,打破条条限制,统一管理,提高待遇,更好地管理社区事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及聘用制,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出租屋和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完善社区信息采集表,实现“一次采集、信息共享、综合利用”,减少扰民,提高效率。

  推进社区自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和龙头,培育居民自治意识,提高居民自治能力。以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整合社区资源,协商议事、民主监督,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加强居委会建设,全面推进居委会直选,确保居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加强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严格业委会候选人审查,规范业委会运作,支持居委会、业委会和物管公司良好互动。加强对物管公司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发展社会组织。培育、规范社会组织,引导支持社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逐步扩大社会组织直接申请登记的范围,探索居民依托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新机制。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采用财政补贴、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让渡服务空间,扩大社区服务外包范围。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扩大社工服务范围。

  (六)政府建设,效率为先

  自觉接受监督。全面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区政协的工作沟通和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意见。全力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提升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政府与新闻媒体、居民的良性互动,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居民的监督。

  提升行政效能。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扩宽行政电子监察网的覆盖范围,健全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主体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强化行政问责,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的责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办结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大厅服务流程,推行标准化管理,倡导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简化部分居民服务类项目的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间,尽可能地为居民提供便利。推行政府网上办公系统,实行办公电子化,优化办文、办会流程。实施罗湖区电子政务网光纤改造,覆盖全区各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和事业单位,提高电子政务的效率。

  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依法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开展网络问政,建立健全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电子信箱、网上“留言板”和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在网上了解民情、汇集民意。完善罗湖社区家园网的便民利民功能,强化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切实解决网民的合理诉求。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的程序决定重大事项,实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定《罗湖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勤廉教育,引导全区公务员队伍树立廉洁理念,弘扬崇廉风尚。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扩大行风监测范围,完善日常监测制度,查处行风政风问题,促进政府作风建设。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工程建设市场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探索工程建设廉政监管长效机制。推行政府采购“黑名单”和承包商履约评价制度,严厉追究故意规避招标行为。加强政府采购合同后续履约的监管力度,确保政府采购质量。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创建全区各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学习平台,提高转型发展期抓落实的能力。

  各位代表,为了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本次报告专门列举了可量化的145项任务指标,其中,涉及民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措施有108项,占74.5%。这145项量化措施是区政府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对全区人民作出的公开承诺。各牵头及责任单位要以承诺倒逼进度,进一步细化落实责任,不折不扣地完成指标任务。请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监督我们!

  各位代表,再造新罗湖的伟大事业已经启航!“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崭新的面貌、创新的意识、扎实的作风,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追求卓越,为开创美好生活、建设幸福家园而奋勇向前!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