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
×

2007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在罗湖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来源:罗湖区委(政府)办 发布时间:2007-06-2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2月8日在深圳市罗湖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鲁毅

  

  各位代表:

  我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两大主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向基层基础倾斜、向民计民生倾斜、向重点产业倾斜,全力推进“功能罗湖”建设,圆满完成了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十一五”实现了开门红。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572.2亿元,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1亿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6.2亿元,下降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亿元,增长26.3%;出口总额85.7亿美元,增长15.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

  (一)经济发展又好又快,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经济发展效益良好。一是经济增长实现高产低耗。每平方公里产出GDP7.3亿元,增长9.4%,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5倍;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为5.7平方米、24.3立方米和579.1千瓦时,下降8.6%、8.2%和4.5%。二是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连续两年负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连续10年超过GDP增速,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此消彼长,消费内需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82.4%上升至87.7%。三是财税形势好。辖区全口径税收达到299亿元,增长20.1%。区级财政总收入创历史新高,达32.5亿元,增长22.9%。

  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辖区拥有18个“中国名牌”产品,占全市的31%;6家企业荣获市金融创新奖,占全市的32%;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商业业态更加丰富,华润万象城经营模式在罗湖取得成功。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十大行动”成效明显。桂园街道绿色餐饮示范街、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威啤酒厂、富苑酒店成为深圳市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十万小手拉大手”、循环经济产品巡回展示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和劳务工食堂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嘉宾路、松园西街等10条食街积极开展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活动,3家餐具集中消毒中心投入运行;32家星级酒店投入2500多万元实施节能降耗改造,大幅降低经营成本;34家酒店被评为“绿色旅游饭店”;莲塘排洪渠中水回用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大支柱产业的辐射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9.1%,近10年来首次超过GDP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金融生态环境好、效益高,截至去年10月底,银行机构的资产总额增长3%,利润总额增长高达71%,分别占全市的62.7%和71%;继“十五”期间9家外资银行落户罗湖后,去年又有2家外资银行入驻。商贸业发展加快,人民南-老东门-宝安南“金三角”被规划为市级商业区;连锁经营成为主力业态,在辖区零售额排名前20名的商家中,连锁企业有12家,占60%,连锁零售份额占66.8%;全国连锁30强企业中罗湖有3家;23家连锁店进入社区,21个传统集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第二届“文博会”全市6个分会场有4个设在罗湖,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深圳满京华艺展中心和深圳古玩城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产品展示和交易平台。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新进驻17家外资企业,现有15个“中国名牌”产品,名牌产品数分别占全市和全国黄金珠宝产业的88%和45%,成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功能片区改造再上新台阶。人民南改造主体工程按计划完成,于去年12月下旬举行了亮灯仪式。街区面貌焕然一新,1660米的空中连廊将主要商业楼宇连为一体,沿街两侧靓丽的灯光和外立面营造出现代化的商业氛围。人民南的成功改造,进一步激发了罗湖的商业活力,提升了核心城区的价值,为老城区功能开发、升级找到了新的路径和模式,老百姓、商家和政府都比较满意。蔡屋围金融中心改造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完成拆迁任务。水贝项链街区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完成了黄金步道建设和8栋厂房的外立面改造。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完成功能定位调整,笋岗片区市政环境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以建材、家居、汽车等大宗商品为主的交易市场;清水河片区市政环境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已通过市发改局评审。

  (二)扎实开展“双年”活动,基层基础和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

  基层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创新。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外包部分基层事务,初步实现减员增效。全面推行“一站多居”改革,115个社区工作站合并精简为83个。在莲塘街道开展基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为全面实施综合执法改革探索了经验。着力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危险边坡治理、维稳综治、应急管理、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行政电子监察等工作得到了上级机关的肯定。

  社会平安和谐。深化基层派出所改革,将警力重点压在路面和社区,严防严管严打的治安格局初步形成。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出租屋管理,群防群治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科技强警,改造、安装电子监控探头2.6万个。综合整治罗湖口岸,发案数在2005年下降34%的基础上又大幅下降41.1%。辖区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八类暴力性案件下降26.4%,路面“两抢”案件下降21.2%。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行动。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事故发生数244宗,比上年下降49.5%,伤、亡人数分别下降61.5%和18.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8%。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食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建立街道信访机构,实行信访电子督办和信访代诉制,尽可能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信访总量下降8.2%。通过“警民联调”机制成功调处10881宗民事纠纷,化解率为96%。健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机制,完善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成功化解和处置45起重大矛盾纠纷,全年没有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投入1.7亿元整治基础薄弱社区,全区172个老旧住宅区基本完成环境整治,大部分引进物业管理,安全隐患和综合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城中村”“三线”贴墙下地工程基本完成,社区“三线”贴墙下地工程完成了71%。“插花地”危险边坡治理工程进展顺利,消防整治一期工程进度过半,有效整治了“插花地”的安全隐患。31个“城中村”全部列进市的中长期改造计划,田贝村改造拆迁工作、水库新村局部拆建工程、湖贝新村市政改造和笋岗南村外立面改造基本完成,西岭下南村和向西村的改造规划已通过市里批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否决了228个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查处、整顿了158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新建生态风景林1400亩。据市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区空气质量总体优于全市平均水平,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2.1%。清理取缔14764家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户,顺利通过市的“清无”检查验收。拆除临时违法建筑2万多平方米,没有新增1栋违法建筑。大力整顿路面秩序、非法营运和广告招牌,“七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环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13座。“城中村”环卫工作实现了市场化、专业化。

  (三)全力改善民计民生,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促进4000人就业的任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全区237户单亲贫困家庭全部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归零”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3%以内。劳资纠纷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劳动争议案件下降11%,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新建、改造劳务工食堂12家。全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低保对象481户1157人做到应保尽保。社区“关爱行动”广泛开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效果良好。我区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望、翠茵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新办2所民办学校,缓解了部分区域学位紧张状况。对21所学校的老旧建筑进行了检测,并列入改造计划。翠园、滨河和罗湖外国语3所中学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中初评。26所学校创建成为健康促进学校,全区健康促进学校总数达到51所。完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城区万人医生数、床位数分别达到34人和41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收费水平下降,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降低7.3%,每住院人次平均费用降低11.4%。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部社区的办公用房达到200平方米,一半社区的服务场地和户外广场分别达到900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征兵工作顺利完成,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委书记刘学强同志当选“全国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加强社区计生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我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深入开展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居民的文体生活不断丰富。我区体育健儿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取得佳绩。科普活动和以公民责任为主题的普法宣传在社区广泛开展。区工青妇、港澳台侨、民族宗教、保密、区志、档案、人防、残联、机关后勤等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驻罗湖的工商、税务、质监、社保、金融、海关、边检、新闻、供水、供电、客运、邮政、通信等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为罗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成效。继续推行机关挂点基层制度和政府与企业、社区的对话沟通制度,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和考核,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审批效率大大提高。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行政意识得到加强。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整合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平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坚决治理商业贿赂。

  行政执行力不断提高。认真落实“责任风暴”、“治庸计划”和行政执行力建设“1+6”文件,完善岗位责任制,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主办负责制,严格执行干部备忘录制度,行政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加大行政监察和督办力度,行政效能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落实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泛听取区政协、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推动了政府工作。按时办理人大议案、建议76件,政协提案93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协调,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罗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参与罗湖改革发展的全体建设者和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罗湖繁荣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罗湖各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转型步入新的阶段后,如何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在资源紧约束和环境总约束下,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价值,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次开发的力度;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还比较多,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仍然繁重。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2007年的主要工作

  根据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2007年,我们“目标不变,口号不改,干劲不减”。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向基层基础倾斜、向民计民生倾斜、向重点产业倾斜,牢牢抓住事关罗湖发展后劲的项目、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项目,舍得投入、加大投入,“大事大钱大保障”,全力推进“功能罗湖”建设,做大做强罗湖的产业服务功能、改革创新功能、生态保护功能、深港合作功能和核心城区功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贡献。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本区生产总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7%、5%和2%。

  2007年,基层基础、民计民生和重点产业“三个倾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安排23.57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7.95%,其中,年度一般预算安排21.09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2.46%,占预算支出75.61%。基层基础安排8.68亿元,占预算支出31.13%;民计民生安排11.94亿元,占预算支出42.83%;重点产业安排0.46亿元,占预算支出1.65%。

  (一)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高“功能罗湖”核心竞争力。

  罗湖的服务业比较发达,比重高、种类全、基础好。市政府今年出台的1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乘势而上,“上游竞争,竞争上游”,全力推进罗湖的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以产业升级引领功能拓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的辐射和服务功能。

  1.提升金融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企业总部以及专业服务机构集群发展。努力引进上海黄金交易所备份交易中心,增强罗湖黄金珠宝业辐射全国的功能,丰富金融要素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充分利用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机会,加强深港合作,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罗湖设立地区总部和后台业务、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数据备份中心,打造香港金融业的后方支援中心和配套服务基地。积极协助外资银行分行筹建升级为法人银行,使其在罗湖扎根壮大。深入研究金融业发展的特点,贴近金融企业的需求,提供“保姆式”的政府服务。

  2.推进商贸业差异化、精细化发展。整合人民南-老东门-宝安南“金三角”的商业资源,打造全市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人气最旺、含金量最高的商业区。人民南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家和企业,建设高端商业街区;东门步行街要调整和提升现有业态;蔡屋围新7、8、9坊要在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引进特色产业。遵循市场选择,推进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笋岗片区的产业升级,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物流总部基地。继续推进连锁业进社区和传统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提高社区的商业服务水平。

  3.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推进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原创生产、出版发行、项目代理、衍生开发等产业链,协助做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做好第三届“文博会”分会场的承办工作,借助“文博会”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把罗湖的品牌创意、珠宝设计、家居装饰、古玩字画等文化产业推向内地和海外。加快罗湖创意文化广场和东门摄影广场的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平台。

  4.完善黄金珠宝产业链。紧紧抓住研发设计和展示交易两个关键环节,提升水贝项链街区的功能,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努力打造中国一流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进一步提高水贝项链街区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增加购物、旅游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珠宝学校和国家黄金珠宝检测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丽中心和玉石批发市场为支撑,不断拓展交易和展销功能。打造“水贝珠宝”区域品牌,全面拓展市场。督促企业采用环保型生产设备和工艺,强化对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的监管。

  5.培育壮大高端服务业。用足用活市政府扶持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推动罗湖高端服务业发展。主动承接香港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和转移,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会计、咨询等专门专业以及研发、设计、广告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扶持信息服务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坚持“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在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市场辐射力。以“申大”成功为契机,引进国际知名连锁管理集团和国际旅游代理商,打造人民南商业街区、水贝项链街区、东门步行街、梧桐山风景区、仙湖植物园等观光购物和生态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业总体水平。全面吸纳高端服务业人才,为其提供医疗、子女教育等优质服务,力争使罗湖成为高端人才集聚中心。

  6.实施循环经济“十大绿色示范工程”。按照《罗湖区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落实循环经济各项工作,重点实施2007年“十大绿色示范工程”。一是绿色商场工程,扶持人民南大型商场、华润万象城和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二期进行节能改造;二是绿色酒店工程,扶持香格里拉、富丽华、芙蓉等各类星级酒店实施节能节水改造;三是绿色餐饮示范街工程,推动嘉宾路和翠竹路的餐饮店采用环保型餐厨设备,并对餐厨垃圾实行综合回收利用;四是绿色工业园区工程,建设水贝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废弃物集中回收利用工程,实施第二高新技术园区综合节能改造;五是绿色社区工程,以翠苑小区为试点,推广中水回用、节能改造、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等项目;六是绿色洗车场工程,以30家大中型洗车场为试点,推广使用循环洗车设备;七是绿色机关工程,对罗湖管理中心大厦等政府物业实施节能节水综合改造;八是绿色医院工程,对罗湖人民医院实施节能节水以及环保综合改造;九是绿色学校工程,以罗湖外国语学校为试点,实施节能节水综合改造,循环利用教材和教学设施;十是绿色军营工程,对5个驻军营房实施节能节水综合改造。同时,实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优先采购、使用节能环保产品。鼓励、推动大型商场使用环保无纺布袋。

  7.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企业的诚信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继续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和维护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假冒伪劣、偷税骗税、非法使用发票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开展“清无”行动,探索建立“清无”长效机制。加大消费维权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大力实施二次开发,全面提升发展承载力。

  再接再厉,乘势推进,加大城区二次开发力度,再造环境、置换功能,不断提高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8.全力推进经济功能片区改造。加快蔡屋围金融中心建设,努力打造深圳的“华尔街”。积极向市政府争取扩大水贝项链街区范围,将周边占地约20万平方米的8个工业小区纳入产业集聚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年内完成14栋厂房的外立面改造以及水晶广场、庆典坡、婚庆阁、部分步行道和沿街景观的建设。顺应水贝项链街区不断扩大的趋势,统筹引导周边商业裙楼的建设和改造。抓好人民南片区拓展工程,春节前完成嘉宾路灯光工程,7月前完成建设路裙楼改造和灯光工程。加强人民南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清水河物流园区市政环境改造力争年内动工,协助做好油气库搬迁的前期工作,打造现代物流配送基地。启动东门改造三期工程,实施新园路市政改造,不断将东门商圈向北拓展。抓好水库新村工业区改造,促进旧厂房功能升级。加大协调力度,努力盘活“烂尾楼”。

  9.建设空中连廊,整合大“金三角”空间资源。有效整合罗湖口岸至人民南、东门至湖贝以及蔡屋围至宝安南三大片区的空间资源,努力打造大“金三角”核心商圈,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和引领效应。全力推进大“金三角”资源整合环境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动工。抓紧规划建设火车站、罗湖口岸至人民南的市政连廊,将火车站和罗湖口岸庞大的人流引入“金三角”,提升人民南的商业效益。统筹规划人民南-老东门-宝安南的二层连廊系统,将三大商业区连成一体,促进相互之间的衔接和互动,形成人车分流的立体化商业空间布局,以大流通实现核心城区功能的大释放。

  10.抓好市政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提高城区的路网和轨道交通密度,积极协助地铁3号线、地铁5号线、深盐二通道、东部通道、莲塘口岸等工程的规划建设,推动丹平快速路、布吉路、莲塘片区交通改善等项目开工,全力推进文锦渡口岸改造工程。加强交通组织和管理,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司法大厦、罗湖医院医技楼、妇幼保健院等项目今年要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抓好文锦中路公共停车场及人防疏导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年内动工建设。按照环境改造与产业发展、功能置换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特色产业村,尽量避免或减少同质竞争。加快田贝村整体改造,引导规划好市场建设,增加产业空间。全力推动黄贝岭旧村、湖贝旧村、西岭下南村、莲塘旧村的整体改造,向西村的局部改造以及梧桐山村、大望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三)强力推进“城市装修”和环境治理,建设街景靓丽、生态良好城区。

  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要求,实施“城市装修”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建立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11.大力实施“城市装修”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装修城市,并广泛动员、协调商家和业主积极参与。以商业街区为重点,翻新建筑物外立面,整顿广告招牌,建设灯光工程,力争在两三年内将罗湖的金融商业片区和主要街道全面“刷新”。对宝安南路和宝安北路进行“城市装修”,同时,分期分批对笋岗东路、翠竹路、东门路、爱国路、文锦路等主干道两旁的陈旧建筑物,进行外立面翻新改造。6月底前完成深南路、沿河路和宝安路8栋建筑物的外立面改造。抓紧推进春风路及其高架路的灯光工程,东门步行街灯光工程力争在上半年完成。

  12.全力推进生态城区建设。落实今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以铁腕保护生态、铁拳整治环境、铁面执法的“三铁”原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区。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好“一山四湖”(梧桐山和仙湖、银湖、东湖、洪湖)的山水资源,充分发挥“市肺”和“大水缸”的生态功能。大力推进“正本清源”工程,全面整治水环境,实行污水截排和雨污分流。以梧桐山村、长岭村和莲通村为试点,对“城中村”地下排污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力争3年内完成“城中村”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梧桐山河整治和桂木园治污防涝工程。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立足源头管理,做好新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查,坚决否决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强化环保监管,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和噪声控制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实行环境预测预警机制。积极配合做好煤气转换天然气工程。协助市里推进洪湖公园和深圳水库排洪河生态景观建设。努力推动泥岗路、沙湾路、望桐路和罗沙路的4条生态长廊以及红岗、罗芳、布心、银湖4个公园的建设,加大围岭公园和仙桐体育公园建设的协调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行动,新建生态风景林3210亩。

  13.构建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建立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治安电子监控网络和数字化城管“三位一体”的现代城市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出租屋、社会治安、市政设施等基础信息,实现互通共享,逐步形成反应快速、管理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机制。研究制定有关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基层管理的激励和考核评比机制,把物业管理公司纳进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网络。充分调动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基层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其管理优势,增强基层管理的合力。

  14.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标准。高标准实施“城中村”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在全面完成“三线”贴墙下地工程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路平灯亮和环境整洁。推进“插花地”外围市政道路改造和消防二期工程。对“金三角”、水贝等重点街区实行严格管理,营造更好的商业环境。坚决查处违法抢建,确保不新增1栋违法建筑。继续清理城市“七乱”,整顿户外广告,查处违法养犬行为。进一步加强市政道路及老旧住宅区、“城中村”和“插花地”的环卫管理,提高城区的环境卫生质量。加快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全面推行密闭式垃圾收运模式。

  (四)全力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

  按照《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要求,对照收入分配与公平、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人的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21项指标,逐项分解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和具体措施,加强指标的统计和核算,确保民生净福利水平不断提升。

  15.有力保障公共安全。始终紧绷“安全第一”这根弦,“用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强化安全管理,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形成层级清晰的责任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多层次、地毯式排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力争辖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重点抓好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管理。继续升级改造社会治安电子监控系统,健全街面、社区、重点区域和单位的治安防控网络。严厉打击影响恶劣的暴力性、多发性刑事犯罪,提高“严打”整治的实效。坚决扫除“黄赌毒”,清理非法营运,全面整治路面秩序。抓好出租屋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年内基本覆盖大部分流动人口。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开展公共危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灾逃生技能。完善信访电子督办、信访代诉制、警民联调等维稳长效机制建设,落实街道的信访工作责任,重点抓好矛盾纠纷的事前排查和调处,努力把矛盾稳控在基层、化解在基层。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整合全区应急管理资源,不断完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的预警机制、预案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

  16.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做好“雪中送炭”工作。推进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监察网格化体系。创新就业岗位开发方式,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的社区要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开展再就业援助,加强失业人员和劳务工的公益性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排查劳资纠纷隐患,多部门联合行动、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及时有效处置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综合性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培育发展社会慈善机构,全面促进社会福利、优抚、残疾人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关爱行动”,发动企业、公益机构和广大市民“访贫问苦”。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和福利机构养老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

  17.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坚决贯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帮扶基础薄弱学校,推进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的均衡化。加快“插花地”和莲塘片区的学校建设,年内建成莲塘中学和东晓中学并投入使用,推动宝岗小学、莲塘二小、“插花地”第一、第二中学以及小学的规划、建设,增加学位供给。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整治、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建筑物。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治理,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师生安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努力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少年。深化健康促进学校内涵,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着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师能。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加强与香港教育的交流合作,为在深的港澳及外商子女提供国际化的优质教育。

  18.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助等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保障能力。按照“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要求,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规范社康中心的运作和管理,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合理规划、建设卫生医疗机构,避免重复建设。引导民营资本重点发展专科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疗服务多元化。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全面清理非法诊所,打击“医托”、“医闹”等违法行为,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持续开展健康城区创建活动,建立适应居民需求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体系。

  19.弘扬深圳人文精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建设和谐社区,要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对广大居民的凝聚和激励作用。按照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五个崇尚、五个富于”的要求,大力弘扬深圳人文精神,调动和激发居民参与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是加强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公共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深圳人文精神,把人文关怀传递到每一个社区。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创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完善社区文体服务活动设施。广泛开展“健康增值”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做好第七届市运会的参赛准备,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二是深入开展以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为主题的普法大宣传,努力形成公民知法守法和企业追求“道德利润”的文化氛围。三是培育社区民间组织,逐渐承接心理疏导、老年人服务、残障康复等社区服务,建立市场化服务、公益服务和志愿者服务有机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对外来劳务工的服务。推广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新建、改造劳务工食堂。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帮助。

  20.全面壮大社会义工队伍。动员、整合、凝聚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义工队伍,进一步打造罗湖义工品牌,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努力营造尊重义工、崇尚义工、参与义工的社会氛围。完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义工网络,健全社会义工的招募、管理、培训、服务等运作机制,促进义工服务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不断开拓义工服务领域,丰富义工服务内涵,广泛开展帮困助弱、互助行动、公益性服务等活动。

  21.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促进科普进社区,发挥好侨办、台办、民族宗教、侨联、海联、文联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抓好机关后勤、档案、保密、信访和区志等工作。

  (五)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努力以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发展模式的真转真变,“自造”优势,挖掘更多的无形资源,突破有形资源的局限,拓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2.扶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罗湖加工”向“罗湖制造”、“罗湖创造”转变。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自主创新投入机制,重点产业发展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财政性资金,要加大对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创品牌的扶持力度。积极营造培育品牌的市场环境,完善培育品牌的政策,将培育品牌的重点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面落实有关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发挥商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推动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突出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地位,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并集聚自主创新人才。努力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实施标准技术战略,推动黄金珠宝产业建立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标准体系,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23.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改革。按照“市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宏观决策,区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街道负责具体执行和事务处理”的总体思路,进一步理顺区和街道的事权划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街道的管理责任和力量,扩大街道综合执法范围,建立起分工明确、授权合理的无缝化纵向行政管理链条。同时,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二是积极探索街道办事处的机构改革,有效整合基层的各种管理资源,不断充实一线的执法和管理力量,形成城市管理的强大合力。三是深入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在物业管理逐步覆盖全部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基层事务的外包范围,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四是结合“一站多居”改革,整合、优化社区资源,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的自身优势,更好地管理社区、服务居民。

  24.抓好区属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和管理。按照市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高效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推行职员制和雇员制,将人员由身份分类管理转变为职位分类管理,建立以事为中心的职位管理制度。按照政事分开的方向,逐步调整对教育、医疗卫生系统人事管理的职能和方式,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的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使改革平稳过渡。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加强对集体股份合作公司的指导和扶持,制定有关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鼓励、帮助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培育人才。依法依规组织好集体股份合作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工作。

  (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

  全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

  25.健全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实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把年度每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明确任务要求、进度安排和完成时限,并具体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善行政电子监察机制,扩大行政电子监察范围。建立健全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对重大工作、重大投入、重大政策等事项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扩大部门责任“白皮书”的范围,更多的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执行干部备忘录制度,健全行政问责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着力提高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居民的横向协调能力,更好更快地落实基层管理目标,提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

  26.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机关挂点基层制度,建立机关挂点领导和部门对重点商户的日常联系和沟通机制,提供“直通车”服务。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建立政府良好的公共关系。完善电子政务网站,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加强公共财政监管,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和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坚持依法审计制度。健全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的监督制度,努力把公共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27.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造权威政府。坚持以法律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的根本途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破除“法不责众”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误区。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促进依法行政。继续推进非行政许可的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的法定化和标准化。健全重大事项的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市民参与、法律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持。

  28.抓风气,带队伍。风气决定公务员的执行力,决定抓落实的效果。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公务员队伍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按照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三次全会的要求,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风气建设。一要牢固树立“四民”理念,做到认真了解民意、充分发挥民智、紧紧依靠民力、努力实现民望,为老百姓尽大忠诚和大责任;二要坚持“四实”做人,即坚持诚实、真实、朴实、踏实做人,努力建设一支不辜负党和人民信任、能够担当历史使命、执行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三要坚持“四政”做事,做到勤政、廉政、善政和依法行政,“求实务实抓落实,正风正己尽责任”。

  各位代表,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已经明确。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罗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