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罗湖区民政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罗湖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1-12-15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2021年上半年,我局紧扣“三个聚焦”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积极参与“5.21”“6.14”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推动我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多元供给,打造罗湖特色都市养老模式。一是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我区首个养老服务领域PPP项目——国寿·悠享家健康护老中心正式开业,新增140张养老床位。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区考街道绩效考核指标,引进深业健康产业公司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选址、设计与建设提供专业咨询,下拨100万支持2个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前期启动,“三管齐下”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渔邨模式”,推动社区养老设施内嵌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即将实现一体化建设运营。二是全力开展高龄老人津贴年审。通过会议部署、下发指引、宣传海报、上门协助等措施,大力发动老人完成高龄津贴资格认证,有效提高津贴发放精准化水平。截至6月底,我区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完成率99.6%。三是多元化拓展养老服务供给。在翠竹、南湖街道试点开展特殊长者居家康养服务示范项目,选取40位失能、失智等特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喘息服务等专业养老服务。会同区水务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水务集团在全市率先推出“智慧用水监控”项目,守护独居老人居家安全。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拓展延伸智慧养老颐年卡服务,建成罗湖区老年人福利“精准化”服务平台,提升养老服务精准、便捷、智能化发展水平。联合罗湖医院集团老年病分院探索发展面向失智老年人的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探索研制失智照护床位相关标准。四是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事务中心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派出8名护理人员参加2021年深圳技能大赛“南粤家政”项目竞赛选拔赛。不断深化“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截至6月共完成歌舞、保健、书画、电影放映等活动200余节次,累计3000余人次参与;开展日常关怀慰藉累计1500余人次,个案服务12人次。

  (二)强化精准管理,持续优化困难群体保障体系上半年全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和补贴共150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5200余人,综合救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提高社会救助服务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行社会救助线上申请审批,开展低保户走访联系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核查全覆盖。简化临时救助程序,提升临时救助效率,办理临时救助42宗94人次发放23万余元。积极开展春节、端午等重大节日慰问,累计发放节日慰问金140余万元。二是不断健全儿童保护机制体制。推动实现93个社区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配备全覆盖,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儿童工作服务网络。配合区人民检察院共建我区被侵害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机制;建立未成年人受侵害或监护缺失强制报告工作机制,指导各街道、居委会、纳管机构签订责任书130余份三是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宣传,倡导和指引通过“粤省事”“广东政务服务网”线上办理补贴申请和资格认证,制发《广东省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操作指引》和《广东省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指引》宣传单共5000份,扩大政策群众知晓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区流动救助队和绿色骑行救助队作用,开展专项救助活动共18次,劝导救助约400人次,发放救助物资1000余件。“521”疫情后,第一时间实现流浪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并落实“7日3检”制度。妥善安置6名滞留市救助站户籍流浪人员。五是推进“大爱罗湖”慈善项目。聚焦特殊群体开展“大爱罗湖”结对帮扶、重疾资助、爱心助学、爱心午餐和新芽奖学金等慈善项目,通过专项基金关爱单亲困难家庭、环卫工人、养老护理员等群体,惠及各类群体800多户(人)次,发放各类慈善资金270多万元。

  (三)聚焦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有序推进基层社区治理。高质量完成第九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新一届班子成员女性占比位列全市第一,整体实现年轻化、结构优化、素质优化,顺利完成109个居民议事会及居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换届选举。以翠竹、东晓街道作为试点进行社区优化调整,调减2个社区建制,推动翠竹街道率先实现“一社一居”。二是不断提升民微项目质效水平。通过户外摆摊、入户问卷、新媒体平台等形式,开展项目问需活动100多场;举办罗湖区首届民生微实事“两社”对接会,现场达成意向200余个。全面修订民生微实事操作指引,重点围绕放宽项目申报主体、扩大项目范围等10个方面优化。规划投入近1.08亿到垃圾分类、心理服务站建设等重点民生工程,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上半年,全区共审议民微项目539个,涉及资金9240万元,项目质效不断提升。三是持续优化社工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按全新薪酬标准配备社工岗位经费,全区142个社工岗位实现“谁使用、谁购买”。完成全区首个社工站翠竹街道试点,创新推出“12345+N”工作法,建立服务分级对标服务供给模式,建立辖区社区资源图表,统筹整合辖区1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按照“六有”标准推动全区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铺开建设,统筹推动社工站、社工点和督导办公室等94个基层驻点的相关挂牌工作。

  (四)注重管培并举,推进构建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一是巩固提升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的两个覆盖率稳步提高,顺利完成社会组织党委换届工作,上半年新增党支部3个,发展党员12名,2个社会组织分获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聚焦数字党建开展党史主题教育,开发应用“智学党史百天,喜迎建党百年”云端趣味党史学习打卡小程序,举办“学党史•铸信仰”党史知识竞赛,引导党员兴趣学党史。二是构建多元化综合管理体系。上半年共通过检查、约谈、审计等方式对50家社会组织实施监管,发出整改通知书3份,将114家社会组织列入活动异常名录,督促507家社会组织完成年度报告,对672家社会组织内部法人治理情况进行整治。向社会公布“一书一信一通告”,举办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政策宣讲会,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扎实有效。三是持续加强培育扶持。实施罗湖社会创新空间“环境+服务”提升工程,推动在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10个街道设立创新空间分部。开展“百年传承·红‘社’领航”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公益案例征集推广大赛,举办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TED论坛,宣传推广社会组织优秀案例11个。开展“公益赋能”——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网络课程,共培训社会组织人员50人。培育24名专业心理人才队伍为辖区提供1700小时免费心理服务。

  (五)突出党建引领,助力推动综合事务全面发展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参观渔民村、三八红色文艺汇演、党史知识竞赛等特色党史学习教育6次,派出代表和《梧桐山上的勒杜鹃》节目参与市第三届读特粉丝节暨“学习强国”深享会知识竞赛,获全市第一佳绩。开展迎“七一”党员政治生日会,邀请退休老党员口述党史故事,开展“我想对党说”集体签字仪式,优秀传统在新老党员间传承发扬。努力培养和发展新生组织力量,接收2名预备党员。二是积极为民办实事暖人心发动党员深入20块深埋绿化地,为群众提供交通疏导、巡查值守、设卡测温、派发鲜花等志愿服务。端午前夕,组织党员上门走访慰问“一对一”帮扶困境儿童,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先后发动34名干部职工下沉南湖街道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协助开展体温检测、扫码登记、 解答群众咨询,累计协助核酸检测8万余人次三是提高民政事务服务水平。顺利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开展“520”集体婚礼颁证仪式和新婚讲座,有效提升婚姻登记幸福感和体验感。清明节期间严格落实各级关于文明祭祀的要求,确保违规祭祀活动“零发生”。上半年共完成行政检查案卷17件,开展现场行政检查6次,所有检查对象均未达到行政处罚标准;实现对互联网+监管上级事项应领尽领,按时录入事项监管数据,数据覆盖率为100%。强化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把安全生产和三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和常态化巡查检查工作,组织120余人次参加安全知识培训,累计检查各纳管机构共36次,督促机构整改落实。“5.21”疫情发生后,我局第一时间落实养老机构护理员以及工作人员院内全封闭居住管理要求,按照“三天一测”原则累计安排3000余人次核酸检测。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捐赠抗疫物资,有效缓解养老机构实际困难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检查22次,确保守牢疫情防控“两条底线”。

知识图谱

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展示专题专栏信息类别内容 返回

点击标签名称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