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呈持续高发态势,报告病例数总和已超百万。目前,广东省有21个地市病出现登革热疫情,病例数是往年同期的两倍,有19个地市发生本地登革热疫情;深圳市登革热病例数超过了往年同期的3倍。罗湖区毗邻香港,过境旅客多,目前大部分病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但也有两个街道出现了本地登革热病例,疫情形势严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罗湖区逐步完善了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技术保障、多部门协作的传染病综合防控机制。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第一,在医疗机构建立登革热病人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登革热现症病人,同时在罗湖医院设置防蚊隔离病房,及时收治现症病人,减少在社区传播的机率及赢得控制疫情的关键时间。第二,通过政府购买除虫灭鼠服务,将日常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日常培训、动态监测、定期考核等措施,指导服务公司科学灭蚊,将蚊子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B级以下,降低登革热输入后传播的风险。第三,将应急灭蚊和日常除虫灭鼠打包在同一个服务包中,实行总额包干,调动公司主动服务的积极性。服务公司有熟悉本地环境的优势,在病例确诊前可以尽早开展疫点灭蚊,病例确诊后可以尽早开展地毯式的全覆盖灭蚊,消灭传播途径,将登革热疫情扑灭在萌芽阶段。第四,多部门协作机制运行良好,责任落实到位。街道办和社区工作站等基层政府组织和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灭蚊,也是成功阻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今年罗湖本地登革热疫情得到及时控制,将疫情扼杀在扩散初期,实现了对登革热疫情掌握得了、控制得住的目标,确保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不受登革热疫情的影响,再一次诠释了罗湖医改精神——让辖区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由于罗湖区登革热防控机制运行良好,防控措施科学落实,防控效果显著,这一工作模式得到省、市疾控部门专家们的高度认可,被称为登革热防控“罗湖模式”。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陈戊申多次在全省登革热防控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并作为广东省专家组成员之一被派往疫情严重的汕头市指导现场登革热防控工作。(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仕清 陈戊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