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2012年,罗湖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主要工作任务是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圳质量”,按照罗湖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罗湖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把全系统的共产党员动员起来,把全系统的干部职工组织起来,把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卫生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振奋精神,燃烧激情,努力开创罗湖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将着力抓好四个注重、四个提高,30项具体工作。
(一)注重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卫生事业的生命线。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进基本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建设,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1、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
落实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等制度,重点加强管理体系、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实施医师定期考核,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依法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2、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
(1)罗湖区人民医院:①以创三甲为契机,加强人才与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②成为深大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③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前提下,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内涵建设,通过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来推动医院的发展与建设。
(2)罗湖区中医院:①加快莲塘新中医院建设步伐。②做好莲塘门诊部的接收工作,并接合莲塘新院的建设,做好该门诊部的业务规划。③充分利用名中医馆等优势,充分利用香港的地域优势和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按照“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做强“中医特色”专科;④要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工作。
(3)罗湖区妇幼保健院:①建立健全完善以区妇幼保健机构为业务指导中心、辖区医院为网点、各社康中心为网底、覆盖辖区全人口的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建设;②要充分利用毗邻区计生服务中心的地域优势,加强业务联系,实现人才、技术和设备资源共享。特别是优生优育、计划生育、免费婚检、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以及举办三优大讲堂、孕妇学校等方面广泛合作,为辖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保健服务;③脑功能障碍康复中心(病区)、产后康复中心(病区)建成两个特色中心(病区)。
(4)罗湖区慢病院:①总结推广蒲公英会所的做法和经验,建设具有罗湖特色的精神卫生防治中心。②创建国家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
3、推进医院社康中心管理体制改革。罗湖区人民医院、罗湖区中医院、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成立医院社管中心,探索社康中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务机制的改革。继续推进社康中心业务用房的购置工作,明年计划再购置2处社康中心业务用房。
4、加快构建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加快规范化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医学或管理专业机构进修学习或留学访问。使用一定编制引用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学科带头人、紧缺人才与应届本、硕医学生,不断改善人才结构。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对学科建设有成效的专科、具有潜力的专科,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填平人才梯队、设施设备缺口。
6、继续推进临床路径工作。
(二)注重人文怀、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优化和强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卫生领域一系列热点问题。
7、开展优质护理工程。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从制度、人力、财力、流程上保证“把护士还给病人”,改进服务流程,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8、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模式。
9、开展便民惠民活动。各医院实施“无假日”制度,延长门诊开诊时间、优化服务窗口布局、提供“产后家庭访视”、家庭医生等服务项目,扩大老年人免费体检惠及面,努力满足市民对优质服务的需求。
10、转变服务理念。学习民营医院精细化管理、感动式服务理念,深入开展创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活动,促进医患之间加强沟通,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11、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中的“八个不准”等相关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市卫人委《关于加强对医德医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检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认真纠治医疗行业中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查处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促进我市医疗机构廉洁从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注重基层基础、提高人口质量
今年计生工作的重点是突出一条主线——学习省委关于人口计生工作决定;明确一个核心——稳定低生育水平;抓好十个重点。
12、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决定》。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的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活动,紧紧抓住《决定》出台的契机,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举措,努力推进罗湖区人口计生工作上新台阶。
13、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在社区全面推行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落实基层计生专干配备要求,通过细化管理片区,明确工人职责,将人口计生服务管理落实到户、到人。通过实行“领导包点,以房管人,一格多员,奖罚分明”的管理模式,开展经常性工作,提高人口计生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4、不断强化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
(1)推进流动人口网络管理,均等化服务向纵深发展。继续落实和完善对流动人口的各项均等服务,特别是要按照《市卫人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八项规定》要求,认真落实免费服务经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规范的个人档案,建档率要达到98%以上,免费服务率达到90%以上,查验《婚育证明》率达到95%以上。
(2)推进流动人口“一盘棋”格局全面形成。2012年是“一盘棋”、“三年三步走”的评估之年,要从巩固省内“一盘棋”、深化区域“一盘棋”,推进全国“一盘棋”的高度,不断突破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推动罗湖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要大力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确保罗湖区通过全国流动人口“一盘棋”评估验收。
15、推进落实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例会制度、挂钩帮扶工作制度、落实区域协作制度。完善层级动态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首先必须做到有制度,其次是有执行记录,工作完成情况与奖惩的按时兑现。强化街道对社区联系人的领导责任,挂点社区的联系人必须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或各部门的领导。进一步强化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倒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区域协作机制,促进区域协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16、扎实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将打击“两非”专项行动与医疗机构经常性监督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长效机制,使罗湖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17、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做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强化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及《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加强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和专职计划生育人员责任区三级责任网络,全面完成各项人口计生工作任务。明年罗湖区十个监测点要认真组织实施好一年两次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继续坚持高质量地完成国家部署的监测任务。
18、创建国家、省示范区,提升婚育新风进万家工作水平。
按照国家、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和标准, 区、街道、社区三级要积极创建国家、省人口计生宣教创新示范区、关爱女孩行动示范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人口计生宣传队伍素质,提升婚育新风进万家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要进一步加大创建省级宣教示范区工作,按照工作进度,完成省级验收考核。
19、大力开展“三优“工程 ,促进幸福家庭建设。
发挥人口计生、卫生、民政、教育、妇联、计生协会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合力,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生、优育、优教服务。
(1)认真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大力普及婚检、住院分娩、遗传咨询、出生缺陷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扩大免费婚检、免费孕前出生缺陷筛查覆盖面,将重点目标家庭纳入免费出生缺陷筛查范围,并向弱势群体倾斜。
(2)积极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程”。利用人口计生、卫生工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讲座、随访、咨询、培训等方式,做好围产期营养、卫生和保健工作,加强看护人抚养知识、技能和方式指导,包括:婴幼儿营养保健与喂养常识、婴幼儿常见病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指导。力争将0到6岁儿童早期发展纳入政府扶贫计划和公共服务框架。
(3)大力推行“儿童早期教育工程”。面向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全面、系统地推进以生理、心理、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儿童早期教育,组织儿童日常教养与性格塑造、婴幼儿智力潜能开发等活动,预防早期教育缺陷。
20、加大生育关怀活动,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大罗湖区生育关怀活动力度,通过不断开展专项关怀活动,加强改革创新,提升基层队伍服务群众能力,较好地推进关怀活动深入广大辖区群众中去。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建设任务,实现我区83个社区全部完成创建任务。
21、整合卫生、人口计生资源,充分发挥大部制优势。
(1)联合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卫生健康促进教育资源,创新人口宣教工作形式,拓展宣教平台,构建人口计生和卫生联合宣传的工作格局。
(2)联合生育文化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为主,社会参与,全面覆盖,构建“十位一体”的社区一体化人口计生和卫生服务模式。
(3)联合计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阵地和技术资源,以预防出生缺陷为重点,构建卫生人口计生“三优”(优生优育优教)综合服务基地。
(4)联合人口计生执法、卫生监督执法资源,以打击“两非”为重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人口计生执法力度,构建新型的卫生人口计生综合执法体系。
(5)联合人口计生、卫生信息化管理资源,做到资源共享、管理互动、服务互补、信息互通,提高人口信息特别是出生人口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人口计生统计质量。
(四)注重安全维稳、提高安全系数
安全稳定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在做好卫生人口计生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还要为辖区百姓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22、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23、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利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继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登革热、病毒性肝炎、狂犬病、鼠疫、出血热和流脑等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做好卫生应急处置等各方面技术储备,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保障能力。加强特发性、聚集性、群体性急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24、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专业机构加强对辖区医院、社康中心预防保健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实行精细化管理;辖区医院将公共卫生职责纳入本单位考核指标,努力提高我区的公共卫生工作质量,服务能力。
25、巩固艾滋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保持美沙酮药品维持门诊领先水平。推进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工作,继续实施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抓好男男同性恋人群、性服务人群、吸毒人群、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监测、报告管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提高工作成效。完善美沙酮门诊的规范化管理,继续保持美沙酮门诊“在治人数、维持率、脱失率”等工作指标全国领先的地位,争创全国美沙酮培训基地。
26、实施《罗湖区职业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业卫生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职责,加强考核,督促全面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开展对“粉尘、高毒物品“危害为主,”珠宝加工、印刷、箱包制做“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加强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设计简易的通风改造方案,降低存在的职业危害风险;上门提供职业健康体检服务;减免企业监测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部门沟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罗湖区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的平台作用,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在职业卫生存在的问题。丰富宣传手段,提高职业卫生工作效果。
27、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监测、干预、评估及患者管理等工作;二是要完善罗湖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要建立政府指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体制,四是要探索适合罗湖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五是要有效控制罗湖区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在现有基础上,力争每年使发病率下降1%。
28、推进精神卫生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工作,蒲公英会所取得国际认证。落实心理卫生进校园项目,全面推进辖区79家学校精神卫生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筛查、辅导、咨询、干预、转介、治疗”等工作,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提高辖区学校精神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进企业工作,完善精神卫生社区、企业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落实精神卫生三级预防措施。积极推进精神康复日间照料中心(蒲公英会所)申报国际化会所认证。
29、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效能。加强队伍建设与能力建设,培育人口、卫生监督文化理念、加强法制教育、行政管理和业务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和综合素质。坚持科学管理、科学目标考核体系建设,提高人口、卫生监督机构运作效能。抓好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控、人口卫生等监督工作,大力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积极探索监督管理模式,推进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提高行业的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强化行政许可服务意识和监督服务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为罗湖区打造“四城一镇”和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30、开展创建“市健康促进医院”工作。做好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农民工健康素养普及教育及监测工作,继续开展“农民工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强控烟能力建设,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做好各类人群、场所控烟工作。做好健康促进学校复查评审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