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罗湖区卫生人口计生局认真贯彻落实罗湖区委、罗湖区政府的两会精神,圆满完成2012年第一季度各项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医疗卫生任务完成情况:
1、医疗服务情况: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单 位 |
总 诊 疗 人 次(人) |
出 院 人 数(人) | ||||
本季 |
上季 |
对比(%) |
本季 |
上季 |
对比(%) | |
罗湖区人民医院 |
312721 |
277567 |
12.67 |
4635 |
3738 |
897 |
罗湖区中医院 |
307507 |
294246 |
4.51 |
556 |
481 |
15.59 |
罗湖区妇保院 |
127697 |
107830 |
18.42 |
1777 |
1367 |
29.99 |
罗湖区慢病院 |
58153 |
56234 |
3.4 |
|
|
|
2、拟定医院考核方案,实行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
从医疗质量、员工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安全维稳、公益性、成本控制、可持续发展、药事管理、执行力、医德医风十个方面对医院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与奖金系数挂钩、与班子建设挂钩。
3、完善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将医院的奖金与工作量挂钩、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挂钩、技术含量挂钩、患者满意度挂钩、药品比例挂钩、与医院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与廉洁从医挂钩;向一线倾斜和临床倾斜、向新技术,新项目倾斜、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倾斜。
4、解决医务人员廉洁从医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从医准则。二是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学习高州人民医院,廉洁从医;重温医务人员誓言,做白求恩式的好大夫;张贴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八不准”规定,规范从医行为。三是设立专门监督员,监督执行从医行为。四是公布监督电话,推行有奖举报制度。五是建立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个人责任捆绑机制,个人出了问题,所在科室、医院分管领导及医院主要负责人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六是严肃处理索要“红包”、拿“回扣”的医务人员,问题一经查实,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分四个档次:教育警告、取消处方权、取消执业资格、违反法律规定者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5、罗湖区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
根据2011年底卫生部出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新标准内容,制定《罗湖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实施方案》(初稿)、《罗湖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奖惩细则》和《罗湖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目标责任书》,《罗湖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还制定人才引进3年规划、信息化建设3年规划、基础建设5年规划和设备引进5年规划等附件。对新标准进行印刷,2月初下发给各科室进行学习和自查。根据广东省卫生厅要求,医院创“三甲”工作各专业临床病例将按《广东省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老标准)执行,医院按照“三甲”标准的要求,对学科进行重新设置,并优化调整住院部楼层学科。如内分泌科从16楼调到17楼,与消化内科组成一个病区;17楼肾内科调到16楼,与心内科组成一个病区;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新设疼痛科(7张床),与骨科组成一个病区;新设风湿科(8张床)、血液科(8张床),与综合病区组成一个病区,新生儿新病区也投入使用。128排(256层)螺旋CT、多功能DR投入使用。并且完成一季度拓展临床新技术3项:穴位敷贴疗法、温针灸治疗颈肩肌劳损、盆腔脏器灰阶立体成像的临床应用。
二、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
1、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省市的要求,3月份完成辖区适龄儿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抓好流感、手足口病、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登革热、结核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传染病疫情平稳,未出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完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展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全员培训,全员上线运行信息平台系统,在工作使用中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预警、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防止大规模、聚集性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暴发。
3、积极开展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示范区的创建各项工作。根据《关于印发<罗湖区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罗府办﹝2011﹞50号)内容,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慢病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出台《关于印发<深圳市罗湖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罗卫人发﹝2011﹞82号)、《关于开展罗湖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工作的通知》(罗卫人发﹝2011﹞83号)和《关于印发<罗湖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罗卫人发﹝2012﹞35号)等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2012年3月21日召开联络员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就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共同抓好示范区创建工作;2012年3月底成立慢病示范区工作专家组。重点抓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监测、健康管理和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加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4、召开2012年罗湖区卫生防病工作会议和2011年公共卫生评估结果反馈会议,布置全年公共卫生重点工作,对2011年公共卫生评估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罗湖区公共卫生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推动促进工作的开展。
5、做好职业病综合防治工作,召开系统内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布置全年职业卫生工作,做好基本职业卫生验收迎检工作。
6、落实公共卫生片区责任制,召开片区责任制签订会议,辖区专业机构与医院签订了责任书,通过网格化分片包干的形式,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了公共卫生片区责任制,完善了“专业机构-医院-社康中心”的公共卫生层级管理体系,明确了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三、人口计生工作完成情况:
1、 加强人口计生相关工作总结和分析。对2011年省市考核结果和年报进行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局领导率领督导组对10个街道和约20个社区进行指导检查,切实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力度。
2、强化例会制度、区域协作制度和挂钩帮扶制度,工作进展顺利。2012年度共召开了6次罗湖辖区计生例会,通报了各单位各月落实计生工作及落实全年计划的情况;与湖南、湖北等地区相关部门开展了相关区域协作活动,并通报了相关流动人口数据近万条;罗湖区各人口计生兼职成员单位均按照下发的工作方案,与挂钩帮扶单位进行联系,筹划今年的工作计划和具体任务。
3、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一是罗湖区政府与辖区各街道及人口计生兼职成员单位签订了2012年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二是相关科室参加了10个街道的人口计生新统计口径培训和业务讲座;三是在各街道和社区开展了55场健康知识讲座;四是罗湖区计生协会上报30个社区申报创国家、省、市社区居民自治社区。
四、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莲塘新院设计方案会议纪要([2012]7号)进展情况。
2月1日,海涛区长主持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建设专题会议,指出“对医疗管理信息化软件和硬件、以及大型医疗设备采购的问题,由罗湖区卫生人口计生局、罗湖区中医院提前制定相关计划和方案,报罗湖区发改局和罗湖区财政局,并根据项目进度同步推进”。按照会议布置,罗湖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和罗湖区中医院对医疗管理信息化软件和硬件以及大型医疗设备采购工作进行咨询和调研,并与罗湖区发改局进行沟通,按深圳市新建医院的做法,拟通过招标,聘请专业公司编制项目医疗管理信息化软件及硬件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的方案、概算报罗湖区发改局组织专家论证和立项。已向罗湖区发改局申请前期工作经费,完成招标聘请专业公司编制方案和概算的招标文件编写。目前,此两项内容已经提交罗湖区招标采购中心上网招标。
2、解决2家社康中心业务用房,收回2家由社会力量承办的社康中心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季度完成拟购置的“峰景台”社康中心固本强基建设项目价格评估工作,目前正在与物业进行商谈购置问题。正在与区物业办协商一处自有物业建设社康中心。协调各街道办事处寻找房源。
3、推动公共医疗资源向社区配置,以社康中心为依托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工作进展情况。
3月,召开“2012年全区社康工作会议”,向全区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工作。正在研究制定区域医疗联网运营工作方案,协调推进医院与社区的双向转诊。推行医院聘用副主任医师之前先下社康中心服务半年的制度,3月底组织参观优秀中医药示范区后召开中医药示范区工作动员会。
4、创建5家星级健康幼儿园的工作进展情况。
3月15日,罗湖区卫生人口计生局印发《2012年罗湖区开展星级“健康幼儿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3月21日召开“2012全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会议”,部署创建星级健康幼儿园工作。
5、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规范的个人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免费服务率达到85%以上,查验《婚育证明》率达到95%以上;健全连续工作10年以上计生专干激励机制等工作进展情况。
对居住在辖区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与公安派出所、出租屋管理站、医疗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人口计生信息准确、完整。充分运用《广东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录入、交互、上传、监管等工作,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规范的个人档案,建档率达到95%以上,查验《婚育证明》率达到89.8%以上。认真落实免费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服务率达到85%以上。关于健全激励机制:已将此项工作列入草拟的“2012年计生领导小组会上研究的几个问题”之中,并将此项激励机制列为常规工作,待区计生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后执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