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根据深圳市卫生防病工作会议、罗湖区卫生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2013年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将以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力度,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开创罗湖辖区卫生防病工作的新局面。
一、落实辖区公共卫生片区责任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网底服务能力与水平。
按照罗湖区公共卫生片区责任制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专业机构-医院-社康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层级管理模式,明确各自职责任务,以辖区地段及医院为片区,对“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加强专业机构对医院、社康中心的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培训和质量评估工作。健全公共卫生考核机制,专业机构对医院、社康中心的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
二、强化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运用,提高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面用好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通过利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对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病、职业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预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提升辖区整体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工作成效,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建设数字化接种门诊,实行预防接种门诊信息化管理全流程。实行网上预约、门诊叫号、留观监控等功能,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完成预防接种网上查验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工作。
三、继续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切实按照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监测方案要求,继续做好霍乱、不明原因肺炎、SARS、人禽流感、流感(包括甲流)、登革热、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及时预警,使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按照“掌握得了、控制得住”的目标抓好常见聚集性、爆发性疫情的防控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四、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工作,落实消除麻疹行动。
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化管理,建立接种门诊整体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开展考核评估,结合通报、整改、摘牌等措施,奖惩结合,切实提升接种门诊工作质量;积极开展消除麻疹行动,努力为消除麻疹(发病率低于1/100万)的目标奋斗。
五、强化艾滋病防控工作,继续保持美沙酮治疗门诊全市领先地位。
配合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完成区防艾办成员和职责调整工作;完善多部门合作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出台《罗湖区十二·五艾滋病防控规划》;做好艾滋病社区综合防治、确诊实验室建设、CD4检测等工作;招募艾滋病防治工作义工、志愿者;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组织罗湖区大型娱乐场所的业主、经营管理者及其从业人员,接受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相关人员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
编制《罗湖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工作手册》,进一步提升美沙酮门诊的管理水平,增加在治人数,提高维持率、检测率;通过康复知识培训,加强美沙酮门诊的综合干预能力建设;拓宽服务点,开设“看守所、拘留所、劳教所、戒毒所” 咨询工作服务点,做好与公安和戒毒部门的沟通工作,完善吸毒人员的转介机制。做好美沙酮门诊培训基地和科研工作。
六、加强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监测工作。
规范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流程,提高监测工作的覆盖率,提高监测结果的反馈率和利用率,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健康教育;切实保障辖区的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的安全,积极预防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以及饮用水污染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掌握辖区内重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提高空调系统卫生质量,为制定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
研究国家CDC病媒生物监测方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作为质量控制措施推广应用,制作病媒生物展柜,介绍有关生物生态及传播疾病知识,努力创建我区病媒传染病控制特色专科,并争取建设成为国内科普教育基地。
建立起食品和水中诺如等肠道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快速诊断疫情性质,努力开展新项目,实现水质检测项目的全覆盖,使理化实验室的水质检测能力达到市内先进水平;深入开展河豚毒素的检测;争取本年度将我区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建成为区级重点实验室。
八、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效,示范区创建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按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工作格局,继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各项工作,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完成资料网报和每年一次的复审工作;落实和完善慢性病病人在医院和社康中心双向转诊机制,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探索建立慢性病病人节点管理模式,推广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俱乐部、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创建8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点,推进创建健康促进街道试点工作;推进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报病监测管理工作,按时完成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扩大口腔卫生服务内容,新增口腔防治试点学校2家,全力推进“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项目的开展。
九、贯彻实施《深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进一步落实防治措施。
与辖区各医疗单位签订《2013年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任务责任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规范转诊工作,加大病人发现力度,提高结核病人总体到位率,确保肺结核病人发现任务数的完成;进一步健全辖区督导网络,规范各级督导服药点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病人追踪督导工作,完善电子服药卡的功能,扩大覆盖面;推进结核病防治特色专科建设,提高病案书写质量提升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全辖区学校、羁押人群结核病防治网络,及时规范处置疫点疫情。
十、完善妊娠梅毒归口管治工作,提高性病麻风病防治服务能力。
继续完善妊娠梅毒归口管治工作,加强临床医师门诊督导,完善梅毒分期诊断及治疗情况本底资料,制定梅毒分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指南,强化临床培训工作,提高梅毒规范化治疗率;健全辖区公共卫生场所、劳教人群性病防治网络,深入开展特殊人群性病艾滋病监测工作;加大辖区内麻风病线索调查力度,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辖区内麻防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综合医院麻风病例发现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早期发现麻风病人。
十一、加强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治服务,提高病人管理率。
在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精神障碍信息报告工作,积极与养老机构、特殊教育机构开展病人筛查评估,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检出率;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治工作,落实医院-社区双向转介制度,在社区大力推进国家、省、市精神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实施,推进“心理卫生进社区”示范社康中心的建设,提高社区精神卫生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病人社区管理的依从性,提升社区管治质量,积极探索非户籍常住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治模式,提高病人管理率。
十二、大力推进心理卫生工作,扩大心理卫生服务覆盖面。
深入开展心理卫生进学校工作,加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加强与区委组织部、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的合作,大力推进机关干部职工、社区老年人、企业劳务工以及劳教所劳教人员等重点人群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不断扩大心理卫生工作覆盖面和服务人群。
十三、完善职业病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贯彻落实《深圳市罗湖区职业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建立健全“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等多部门职业病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网络建设,推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核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能力建设,中医院开展职业病诊断资质评审,成立区职业病诊断咨询专家小组,规范服务流程,提高职业病诊断服务质量;开展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职责任务,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监护指标达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