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水务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总结
2013年6月6日深圳商报A6版 深圳商报记者 王斗天 通讯员 刘冰玲 严智勇
从2007年正式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区”的奋斗目标,历经五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月16日,“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格局的罗湖区正式获得国家环保部“国家生态区”的命名。这一殊荣是在党的十八大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大背景下取得的。
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区长贺海涛表示,罗湖将以“国家生态区”为新起点,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一中心两基地”的建设目标(国际消费中心,总部基地和服务业基地),通过构建持续承载的生态资源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集约利用(循环高效)的资源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和谐友好的生态文化体系、稳定长效的生态保障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深圳的永续发展再立新功。
产业升级剑指绿色经济
2012年,罗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92.0%,为全市最高,其中金融、会计师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0.6%。近年来,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打造绿色经济体系。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1+10”文件和行动计划,开展“一中心两基地”产业业态规划国际咨询并面向全球公选,完成笋岗-清水河、蔡屋围金三角、水贝-布心、深南东4大片区17个重点项目的综合研究规划和产业布局,推动辖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目前,渣打、汇丰、永亨等全市70%的外资银行及一级分支机构;华润系、世纪海翔、六福珠宝、紫金保险、雅培贸易、德铁信可等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总部;周大生、千禧之星、爱迪尔等大型黄金珠宝企业均在罗湖抢滩聚集。截至2012年,罗湖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仅为3.7%,GDP占全市的比重为10.3%,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到16.6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6倍。
城市更新是罗湖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全区已有31个项目列入深圳市城市更新计划,项目数量全市最高。根据罗湖区绿色建筑规划,区环保部门对财政投资的莲塘保障性住房、莲塘中医院、莲塘二小教学综合楼工程等9个政府投资项目全部下达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对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改造项目等10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展绿色专篇指导,推动城市更新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理念,在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维护使用和拆除回用等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要求。辖区通过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认证的面积达39.58万平方米,其中被誉为深圳城市更新标杆的京基100大厦成为2012年全市唯一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和运营双认证的项目。
铁腕治污解决热点问题
地处罗湖的深圳水库是深港两地的“大水缸”,市区两级政府大力推进水源保护区“铁线”管理。实施工业异地发展计划,迁移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200多家工业企业;落实生态补偿政策,拆除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仅存的25栋违法建筑;彻底清理了二级水源保护区的1700多家无证照制衣作坊,迁移人口2万多人;实施了深圳水库污水截排工程、梧桐山污水截排工程等,将总面积达62.8平方公里的深圳水库流域污水进行截排,然后通过7公里的地下隧道流入罗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动正本清源行动。截至目前,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的老旧住宅区、城中村、排水达标小区分别达到215个、19个和687个,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开展了布吉河特区内污水截排一期、二期工程,以深圳水库排洪河为突破口,全面启动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布吉河、水库排洪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自2007年来连续多年持续改善,跨界河流布吉河罗湖段出水水质优于进水水质。
创建期间,罗湖启动了油烟治理专项行动,完成了1000多个餐饮项目油烟整治;区政府督促辖区200多家珠宝加工企业安装了废气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全部达标排放,并从资源综合回收、产业链延伸和补充等方面入手,引导扶持企业建设了珠宝废弃物集中回收利用处置工程,有效解决了废气扰民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守山护水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历经五年的创建,依托自然生态格局,罗湖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改造社区公园20多个,建设城市、社区绿道100多公里,完善银湖山等大型生态林地数十平方公里;今天的罗湖逐步形成了“一横一纵”(横轴线:银湖山—布心山—深圳水库—仙湖植物园-梧桐山,纵轴线:围岭公园—洪湖公园—翠竹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两条生态轴线,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1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2%,绿化覆盖率达64.5%,形成了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生态格局。
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有着“市肺”的美誉。市区两级政府坚守生态理念,始终精心守护着这方绿土。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确定梧桐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形成了深圳市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目前,梧桐山共收集保护各类植物8000多种、动物和昆虫11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有刺桫椤、红皮油茶、大苞白山茶、穗花杉、土沉香、粘木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穿山甲、小灵猫、水獭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物体系,是深圳最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基因库。为此有关部门专门建立植物保护中心等机构。
按照“重建一批、提升一批、完善一批”的策略,罗湖区扎实推动社区尤其是老旧住宅区、城中村等区域的整体环境改善。区政府安排2.7亿元实施了老旧住宅区、城中村和插花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管网改造、消防安全整治、管道燃气改造等系列工程;投入4600多万元实施宜居创建工程,集中解决环境条件薄弱社区的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市容市貌、绿化修复等方面问题。
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罗湖区以绿色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化绿色家园建设。区政府及其环保部门连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创建的氛围;全区9个街道获得深圳市生态街道称号,83个社区获得市绿色社区称号,1000多家单位获得绿色单位和花园式达标单位称号,100%的公立学校通过国家、省、市绿色学校评审,绿色创建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环保部门指导下,罗湖的“绿色希望环保协会”、“环保义工”等民间环保组织应运而生,先后开展环保活动300多场次;区委区政府大力扶持引进资源利用、节能、环保等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罗湖,并对为环境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罗湖区环保水务局局长朱锋表示,罗湖今后的环保工作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稳定长效的生态建设保障体系,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平台。全局上下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为目的,以生态环境安全为生命线,继续推进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树立公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让辖区居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环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