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水务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总结
201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居委、市水务局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局积极推进辖区环保水务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精耕细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顺利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
一是在深圳市201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中,我区以总分89.21位列全市第二,并获评“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优秀单位”,七项指标获得满分;二是在污染减排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获得“深圳市污染减排优秀单位”。
——科学编制《罗湖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
《罗湖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调整规划报告后,初稿报区发改局。
——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的统一部署,明确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具体目标,完成《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报告2015-2030(征求意见稿)》初稿编制工作。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离任审计制度
启动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相关课题研究,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制度。
——推进宜居城区建设工作
发动各街道共10个社区进行申报,已对8个社区开展现场评审工作,最终有6个社区通过市里评审推荐上报省里。
——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
编制了《罗湖区2015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关停7家污染企业,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推动5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治污保洁工程稳步推进
制定了《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实施治污保洁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分解方案》,共35项治污保洁工作任务按市政府的部署顺利完成。
(二)精心呵护,着力治水提质
——加强监管与协调,大力推动辖区河流的综合治理
推动成立区治水提质领导小组,编制我区治水提质2016-2018年工程任务。建立河流监管联动机制,通过巡查和水质监测解决突发性河流污染问题;积极协调推进治理深圳河四期工程、布吉河(特区内)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沙湾河上游清淤工程,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预计2017年中期完工;布吉河(特区内)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第二阶段第二标段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沙湾河上游已完成清淤工作;莲塘河上游污水接驳工程正在开展勘察、设计的招投标工作;推动市水务局将笔架山河整治问题纳入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探索“布吉河-洪湖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和“海绵城市”建设。前三季度,莲塘河(深圳河上游)、布吉河(罗湖段)、深圳水库排洪河水质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改善,其中布吉河(罗湖段)综合污染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71.5%,深圳水库排洪河综合污染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6%。
——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推动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组织相关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232人次开展了深圳水库水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清理了盟海农场内及周边非法养殖家禽约130只,拆除盟海农场内非法“农家乐”面积约360平方米,取缔了大望盟海农场内无证无照餐厅,对6家持有营业执照的非法“农家乐”要求停止违法经营行为并进行行政处罚,确保深圳水库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
——狠抓工程进度,着力提升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罗湖区46个小区1.5万户优质饮用水入户、92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4个防洪排涝整治等民生项目已完成。
——加强供水管理,保障辖区供水安全
对辖区600多个二次供水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及日常清洗维护记录检查;加大执法检查,出动415人次,发出二次供水清洗通知或催交清洗资料98份,检查二次供水责任单位80家,做出责令整改通知2单,提请处罚建议2宗,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配合做好笋岗-清水河等重点区域相关工作
“深圳市洪湖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完成在区发改部门的备案工作,委托技术单位开展该项目的用地及规划研究;积极跟进银湖三九给水泵站及清水河排水泵站项目建设,完成清水河排水泵站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推进代建工作;积极推进大望、梧桐山村级水厂的关闭工作,委托市规土委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大望及梧桐山片区给水系统专项规划》,已按程序报市规土部门审定。
(三)转变思路,为辖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
推动市水务局同意委托区环保水务局以市水务局名义在罗湖试点范围内行使城市更新涉及的5项行政审批职权并提速其余审批事项。
——把好审批关,依法依规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2015年我局共受理行政审批项目443宗,否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15宗。建设项目登记表网上备案145宗,现场抽查36宗,否决不符合备案条件的项目8宗。办文窗口评价满意率为100%。
——把好监督关,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
加强对辖区环评机构的管理,实行考核、约谈机制;完成2014年度环境影响报告表专家抽查审核工作,共抽查报告表20份,约谈了2家环评单位负责人。
——把好服务关,审批工作提速提效
主动从商事登记信息共享平台获取企业信息1232条,向532家商事登记新设企业推送了短信提示,建立备案黑名单112宗,现场核查32宗,否决不符合备案条件的项目7宗。对辖区10个重点项目加快审批,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主动提前介入涉及区重大民生的15个项目,完成编制《罗湖区执行基本生态控制线相关规定汇编》、《饮用水源保护区环保审批法规政策要求汇编》,对重点城市更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由法定30天压缩为2个工作,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由法定60天压缩为5个工作日,水土保持报告表审批由法定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同时协调市水务局将城市更新项目水土保持报告书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
(四)立行立改,铁腕执法与监管
——妥善解决群众信访投诉
2015年我局共受理环境水务信访投诉案件4691宗,对所有信访案件均能做到及时处理,获得多名群众赠送的锦旗和表扬信。明确重点区域,着力解决噪声污染问题,通过服务外包的监管模式加强东门商圈高音喇叭噪声监管,对中高考考场周围进行认真检查;开展建筑工地超时施工专项整治;加强娱乐行业噪声监管。
——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开展辖区工业废气、餐饮油烟、工地扬尘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我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去年有所改善,大气质量优良率达94.5%,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
——推进固体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工作
将辖区34家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管范围,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巡查监督力度,确保各企业危险废物得到规范的管理,确保危险废弃物100%安全处置。
(五)勇于担当,精心做好“五个防治”工作
2015年入汛以来,我区经受住了“5.11”、“5.20”、“5.23”、“7.24”、“8.15”、“9.21”暴雨和台风“莲花”、“彩虹”考验,处理了各类地面塌陷突发事件有53起,治理地质灾害29处,辖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一点一策”,强化联防联动机制,及时处置积水问题
一是印发了《关于公布2015年度罗湖区易涝风险点责任人的通知》,将16个易涝风险点防汛责任人名单和工作要求进行公布;二是联合市水务集团现场做好了56组涉水线、22处区域的“积水深度标尺”、“积水区域警示牌”及道路标识牌的安装工作;三是制订《深圳市罗湖区军警民联动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方案》,将驻区武警、消防等单位一并纳入易涝点应急抢险工作联防联动人员中;四是加强地铁施工工地区域的防洪排涝监管;五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将辖区近4000个视频监控点服务于防汛、易涝点监管工作,并新增建设原未覆盖的水库、河道、易涝点、边坡点、地面坍塌隐患点近170个。
——摸清底数,认真排查,确保危险边坡安全可控
罗湖曾是全市地质灾害的问题“大户”,危险边坡数量曾占原特区内总数的一半以上,二线插花地为原特区内唯一列入广东省地质灾害重要危险地区的区域。我区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应急调查和现场核查,对部分危险边坡实行视频监控,通过工程治理、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总体情况安全可控,十多年来没有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事故。12月20日光明新区滑坡灾害发生后,我区举一反三,迅速行动,确定了具体工作部署后,当天下午开始对辖区危险边坡各重点区域开展检查、督导行动,查看了罗湖交警黄贝扣车场边坡、东晓凤尾坑老街四栋南侧空地边坡、深圳弘法寺二期建筑边坡、云景梧桐周边边坡、洪湖二街10号大院边坡、下坪填埋场工程等多处现场,梳理出辖区需重点预防的危险边坡点共34个,督促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积极应对挑战,地面坍塌防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地面坍塌预防体系;督促辖区各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按职责分工推进各项排查、整治、抢险工作;罗湖区地下管线(排水管渠)普查和安全隐患检测评估项目已签订了委托合同,正按程序报批中;重点协调处理了春风路、罗沙路辅道、北环路房地产登记中心段绿化带、清水河三路侨置科技公司段等地面坍塌隐患或险情;罗湖区东晓路东晓市场路段等四个地面坍塌整治工程项目已由区建筑工务局组织实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