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总结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建设“美丽罗湖”、打造“最干净城区”为城市管理工作主线,精心部署、上下合力,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升我区城市管理效能,改善城区空间品质,营造美丽洁净、有序人居环境,罗湖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力实施环境景观提升,努力建设美丽罗湖
1.道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全年组织实施并完成了望桐新路(博雅2号馆对面)沿河护坡绿化改造工程、罗沙路梧桐山隧道口绿化景观改造工程、罗沙路(罗芳立交桥至罗芳人行天桥段)绿化改造工程、笋岗路宝安广场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深南东路、爱国路、东门北路渠化岛绿化精品工程、宝安北路景观种植工程、人民公园路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和深南东路沿线景观改造工程等13个景观工程改造项目。
2.公共区域花卉布置和其他绿化改造。在深南东路、文锦北路、怡景路中间绿化带开展了花卉种植,对海燕广场、金三角花园广场和东门迎宾广场进行了附生植物种植兰花工作。布吉河(洪湖公园段)沿岸、金湖水库护坡、罗芳路树池种植簕杜鹃工程等3个簕杜鹃种植工程已完工。并按计划组织开展了节假日和文博会花卉布置工作。完成轨道交通7、9号线和莲塘变电站等建设工程苗木迁移工作,确保了市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3.天桥绿化改造及社区公园建设。2013年共完成笋岗东立交桥、笋岗东跨线桥、笋岗东人行天桥、红岗人行天桥等4座人行天桥绿化改造以及对人民南天桥桥墩的刷新工作。完成了人民南人行天桥、北斗人行天桥、沿河人行天桥、新秀立交桥、新秀人行天桥等5座天桥桥墩垂直绿化工作。完成深港花园等4个社区公园的升级改造。
4.绿道建设与区公共自行车项目。今年重点打造的精品绿道——绿道5号线工程和盘山公路线绿道、罗沙公路线、文锦嘉宾线绿道、翠竹街道绿道等项目均已完工。制定了《罗湖区绿道5号线管理维护运营方案》,绿道管养全面加强。区公共自行车项目已完成运营监控中心、维保仓库和14个站点的建设,1000辆公共自行车已到位,其余站点正在加紧施工,运营系统正在调试中。
5.生态景观林和其他林业建设。已完成广深高铁、清平高速、盐排高速3条共10.3公里生态景观林带的全部种植任务。罗沙路段生态景观林建设已完成全部改造面积17223平方米。全年共开展了三次薇甘菊及其他有害生物及病虫害的防治清理工作,完成3200亩林地薇甘菊防治工作。完成中幼林抚育300亩,抚育中幼林苗25000株,生物防火林带抚育38.5公里;居民小区及路边防火林带清杂14.5公里;组织开展了机关义务植树活动。完成裸露土地复绿面积60694.89平方米,对全区名木古树开展了普查,组织白蚁防治工作并对枯死古树进行了清理及补种。2013年全区共登记森林火警9宗,过火总面积1466平方米,没有造成大的森林火险和人员伤亡。
6.银湖片区景观环境提升。已完成银湖片区景观环境提升项目和道路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区发改局已将该两个项目立项下达至区工务局。我局已于10月底将该两个项目移交区工务局实施委托代建,现区工务局已与代建单位签订了委托代建合同并进入招投标程序。
(二)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干净城区
7.启动“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行动。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牵头制发了《罗湖区“打造最干净城区”工作方案》和《关于开展“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行动工作方案》。加大了城市管理公共宣传力度,共租用2条公交线路、15块LED电子屏、17个公交站台广告亭,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公益宣传;在全区4500个果皮箱印制了“垃圾不落地”、“垃圾分分类”宣传标语,制作下发了2000件印有“垃圾不落地”等宣传语的环卫作业反光衣,在罗湖环卫系统70台环卫作业车辆上喷绘了公益宣传广告,在全区社区公园和城市绿地安装竖立了200块文明行为温馨提示牌。同时加强了网络和媒体宣传。通过广泛宣传,罗湖“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辖区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与罗湖交警大队联合组织了机动车外抛垃圾的专项执法行动,通过媒体宣传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应。
8.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顺利接管并提升了银湖片区环卫保洁工作,提高人民南、口岸片区和东门步行街等重点片区清扫保洁标准。落实环卫全覆盖,积极做好过渡期后城中村清扫保洁的招标工作,将城中村(含原二线插花地)清扫保洁单价由11.01元/平方米·年提至14.47元/平方米·年,并采用公开采购预选供应商形式确定城中村(含原二线插花地)清扫保洁服务企业。通过成立应急突击队、加强巡查监督和考核等手段,在“两大扫、全天候”的保洁模式下,全区路面基本做到了“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平时与节假日一个样,白天与夜间一个样,大街与小巷一个样,日常与应急一个样”的“五个一样”保洁标准。依法依规做好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和余泥渣土临时受纳场地设立许可(跨区设立的除外)的行政许可审批工作。
9.垃圾清运外包服务招标。认真筹备并组织了新一轮垃圾清运外包服务招标工作,组织各街道与中标企业签订了“垃圾清运外包与公厕管理”三方合同。垃圾清运及配套公厕管理服务实现平稳交接。对五家新中标企业垃圾清运及配套公厕管理服务质量考核工作进入正轨。
10.垃圾减量分类与餐厨垃圾收运。积极推进小区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工作,全区60个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小区)的启动运行情况顺利通过市分类办的检查验收,进入巩固阶段。积极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宣传,全区共印发宣传海报近5千组、宣传手册近2万册,举办了2013年青少年公益环保节垃圾减量分类实践活动、校际垃圾减量分类争先创优、城市U站垃圾分类环保宣传接力活动、六一垃圾分类大比拼活动、环保夏令营社区垃圾分类调查活动等系列活动。连续4年开展花盆回收行动,2013年回收各类花盆3万个。利用小区、学校等平台开展绿色低碳宣传,引导市民自觉形成垃圾减量分类意识。完成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特许经营企业的招募工作,签订罗湖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积极推进罗湖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工程的建设工作,推动全区餐厨垃圾收运协议的签订工作。
11.环卫配套设施改造及更新。完成彭年、畔山、时代广场、人民公园4个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公厕升级改造工作。采购1000套两厢分类果皮箱和200个圆桶玻璃缸果皮箱,对市政道路损坏、缺失的果皮箱进行了更新、补充,并在新增道路上设置果皮箱。
12.爱国卫生运动及禽流感防控。组织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灭鼠灭蟑周”活动,对全区集贸市场开展消毒技术培训,禁止市场外活禽经营,干预居民饲养活禽,发放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小册子和宣传画共3万份、除“四害”药物共800公斤;开展集体宿舍臭虫普查普治以及专项培训宣传工作,完成全区52家企业23栋集体宿舍41600㎡宿舍的臭虫消杀任务;病媒生物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基础防控设施逐步完成,全年5次针对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组织开展应急消杀,除输入性病例外全区无续发病例。全面清理卫生死角,组织东门市场、罗湖区水产综合批发市场开展“除四害”工作;完成各街道(含城中村、二线插花地)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外包招标工作,全区10个街道办已从预选的供应商中确立服务单位,并已签订消杀合同,进场开展工作。结合“清洁深圳月”活动,每季度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团委、义工联开展“义务服务行动日”活动。3个省级“卫生村”、4个市级“卫生村”的创建工作已完成并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三)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效能
13.打造“天眼城管”。今年我区数字化城管平台在已接入750个一类监控点的基础上,将逐步完成3002个电子防控工程二类监控点的接入工作,借助可视探头,结合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员的信息采集,扩大罗湖辖区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范围,提高数字化城管案件监督和督办力度、精准度,打造“天眼城管”。全年,通过视频监控共发现720宗市容环境问题。从10月起,区数字化城管针对向车窗往外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开展实时监控,主动获取并固定市民乱扔垃圾、烟头等不文明行为的有效证据。
14.推行市容环境“路长制”、“片长制”管理。牵头制发了《罗湖区道路“路长制”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街道班子成员担任辖区道路“路长”,承担主要监管责任,统筹城管、执法、社区专干、环卫、绿化、消杀外包企业作业人员、辖区民警等力量,激发基层管理队伍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采取联合执法、综合整治的工作方式,着重解决了“见事不管事,管事不见事”的问题,实现城市管理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为配合区“路长制”管理工作落实,局配套推出局领导市容督查“片长制”管理工作方案,由局处以上领导带责任科室分片负责十个街道路面市容环境的巡查和督查工作。督促了全区市容环境质量的提升。
15.建立城市管理专家咨询库。为提高我区城市管理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城市管理专家咨询库,设置了城市规划组、景观灯光组、园林绿化组、环境卫生组等四个专业组,邀请9专家学者组成。6月初,召开了2013年城市管理专家咨询会,会上专家为罗湖城市管理诊断把脉、建言献策,帮助我区科学规划城市管理工作,从顶层规划设计推动我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提升。
16.开展“罗湖市容随手拍”活动。2013年初,“罗湖城事”官方微博、微信帐号在新浪、腾讯正式开通,接受市民举报的城市管理中的问题,方便市民群众参与罗湖城市管理,目前“罗湖城事”新浪和腾讯官方微博粉丝近8万人。去年6月份,我局在全市首创“罗湖市容随手拍”活动,市民可以随时将身边的市容问题通过“罗湖城事”微博、微信、彩信发送到数字化平台。截至12月底,市民通过“罗湖市容随手拍”反映案件5538宗,符合立案5098宗。为扩大影响,激发市民积极性,我局先后在罗湖东门文化广场和罗湖区委大堂举办数字化城管和“罗湖市容随手拍”的专题宣传活动,并与罗湖区义工联合会共同商议联合制发了《罗湖区“罗湖市容·随手拍”义务服务行动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将“随手拍”折算成义工服务时间,受到广大市民特别是义工们的普遍欢迎。
(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市容环境综合考核
17.市、区级市容环境考核工作。区市容考核领导小组继续通过“考、促、帮”的方式,加强上下沟通联系,及时解决发现问题,协助各街道办完成了全年迎检工作,并对各街道办暗检申诉和申请免检区域材料进行审核,多次到各街道走访,面对面为各街道分析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对照考核评分标准,按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要求,瞄准“同城同质、全区覆盖”目标,将城中村纳入区市容考核范围,进行单独排名,考核成绩与城中村发展资金挂钩,促进城中村与主城区的一体化管理。坚持每月组织各专业部门召开区市容考核领导小组研讨会,每季度组织召开市容考核总结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建设了“罗湖区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系统”,实现区、街道两级信息对接,促进区级考核信息交换传递、情况反馈更加高效和规范,深化了区级考核。
18.强化数字化平台作用。加强数字化城管队伍建设,提升数字化城管中心发现、处置、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年我区城管监督中心共完成案件193475宗。其中信息采集员上报一般案件159074宗,12319电话投诉案件7506宗,其他投诉(网站举报、信访举报等)案件3216宗,罗湖市容随手拍案件5098宗,视频监控案件720宗;快速简易案件17861宗。派遣市属责任部门处理的案件38085宗;9项专项普查共上报4537宗案件;清理上交市城管局的小广告1436800张,信息采集员人均清理小广告45张/天。
19.开展市容问题普查。围绕打造“最干净城区”和“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监督覆盖面,以普查形式专项统计我区城市管理问题。今年,我区绿化、行道树、暗检等9个专项问题统计上报共4537宗,均已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对群众投诉和普查、考核、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加大巡查、监督力度,并以《罗湖城管通报》的形式予以公开督办。2013年截至12月,共发布《罗湖城管通报》25期,大部分通报的问题都得到各街道办的及时整改。
(五)加强市容秩序整治,营造整洁有序城区环境
20.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和联合救助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季节性市容秩序整治工作,重点针对乱摆卖、烧烤档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及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疏导。在开展日常巡查整治的同时,组织街道综合执法队开展了无牌无证午托机构、环卫执法、户外广告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全年立案查处1921宗案件,无一起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共处理民事诉讼案件5宗,4宗判决本局胜诉,另1宗在审理中;共处理劳动仲裁案件4宗,均以调解方式结案;共办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8宗。截至年底,我区综合执法共清理乱摆卖169836宗,乱张贴380350张,乱涂写、乱刻画115121处,暂停电信号码2274个,查处占道经营13406宗,查处超线摆卖13047宗,违法养犬1438宗,非法教育培训和非法校外午托机构38家,园林绿化违法案件7宗,拆除乱搭建136处,拆除乱搭建5043平方米,劝离流浪乞讨人员2550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6人。
21.强化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针对辖区特殊群体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与罗湖公安分局巡警(机训)大队建立了处置特殊群体违法行为联动工作机制,专门安排3名少数民族民警,协助处理特殊群体违反法律法规的查处疏导工作,以保障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各街道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情况开展了调研,在总结联合执法工作的基础上,与罗湖公安分局联合印发了《罗湖区城管公安联合执法机制》。
22.加强泥头车管理。将余泥渣土污染列入日常巡查内容,同时,联合区安监局、区住建局等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泥头车安全管理“两牌两证”专项执法行动,专门抽调1名执法人员参加区联合执法小组,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年各执法队共开展泥头车安全管理专项执法行动378次,会同其它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76次,查处1宗泥头车“两牌两证”不齐全,查处违法施工企业15家,违法车辆15辆,沿途洒漏32宗,偷排乱倒3宗,未密闭化或车体不洁15宗。自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和余泥渣土临时受纳场地设立许可(跨区设立的除外)的行政许可审批权下放以来,我局已办理19个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证和3个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证。
23.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组织开展了全区户外广告整治专项行动,全区共出动人员2691人、专业拆除队11支,查处未经审批广告488宗、存在安全隐患广告20宗,拆除各类广告牌221块、横幅134条,移除占道灯箱163个,引导市民办理广告审批手续371次,派发宣传提示2690份。市政府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下放我区后,我局完善了户外广告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制定了《罗湖区户外广告设置许可工作方案》报区政府审批。自户外广告行政审批权下放以来,我区共办理户外广告设置申请123宗,其中经营性户外广告54宗,门店招牌广告64宗,LED电子显示屏初审5宗。
24.规范的士司机就餐点。对全区的士司机就餐影响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的情况进行了规范,并着手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探索建立集中、规范、便利的出租车司机用餐点,解决出租车司机就餐难的问题》督办项目的落实,多方调研并大力协调市、区规划国土等部门和相关企业、居民小区解决“的士驿站”建设项目用地问题。最终在延芳路选址建设“的士驿站”,目前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六)推进宠物厕所建设,加强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管理
25.开展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和文明养犬宣传。以宣传法律法规和文明养犬知识、开展犬只饲养情况普查、加强养犬管理费征收以及对饲养禁养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开展专项执法、对流浪犬只组织收容等为整治内容,全年共开展了三期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对辖区犬只豢养情况和全区宠物医院、宠物店进行了普查,建立了与福田爱护动物协会的合作,加强了对收容犬只的管理。专项整治期间,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707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441车次,处理涉犬案件和群众投放1322宗,其中小型犬1051只,大型犬、烈性犬271只,立案118宗,收容流浪犬、无主犬、弃养犬534只。加大文明养犬宣传,联合区委宣传部分别在东门和南湖举办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先后在辖区街道办组织了68场文明养犬进社区宣传活动。结合专项整治活动,宣传活动共派发文明养犬纸巾盒近1万个、宣传单张、倡议书、养犬条例、通告等约3万份(张)。通过“罗湖城事”微博发动网络宣传,组织“文明养犬有奖问答微活动”,吸引了8万微博“粉丝”和广大市民的积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6.推广文明养犬小区自治经验和宠物公厕建设。为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提高犬主自律意识,促进养犬管理工作由政府包办向社会参与、居民自治模式的转变,我局在全区选取19个住宅小区作推广金碧苑文明养犬业委会自治和淘金山文明养犬犬主自律模式。为倡导市民文明养犬,提升辖区市容环境水平,我局在百仕达三期等30个小区试点基础上,继续在全区各物业小区、城中村、社区公园推广安装建设宠物厕所1107个,拾便箱132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安装建设任务。
(七)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打造廉洁和谐队伍。
27.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打造廉洁和谐队伍。一是以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为抓手,在全局干部职工实行以“定人、定岗、定责任、定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四定”量化考核,实行“领导考核科长,科长考核科员”,每月进行考核通报,年底综合亮成绩、评优劣,激发干部队伍“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的激情,实现了“队伍提神、工作提速、效能提高、服务提升”。 二是大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处级领导兼任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以党建促管理、上水平、促维稳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渣土所党支部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该所连续9年被全市评为余泥渣土管理先进单位。在各基层所队开展党员示范路、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服务窗口、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三是加强党内关爱和扶贫济困。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对口帮扶贫困村困难学生、困难群众320人次。四是反对“四风”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局机关作风整体反映良好,对外服务窗口评价满意率100%。党建工作使城管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全面提升。全年我局获区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表彰18次,另有24人次获区级以上表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粤ICP备19055111号 网站标识码:4403030003 |
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建议IE8,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492号
信访投诉电话:82201625信访投诉邮箱:lh_xfj@szlh.gov.cn执法投诉电话:82201635执法投诉邮箱:lh_zftsjb@szlh.gov.cn